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峰 《飞碟探索》2003,(2):30-31
新世纪的第一年,2000年10月7日,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李政道先生在人民大会堂做了《物理的挑战》的报告。他指出,21世纪人类科技面临四大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全宇宙90%以上的物质是暗物质?这不由使我联想起1994年6月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凤凰山的UFO接触案;联想起目击者孟照国三次被外星人接走并登临飞碟的事件;联想起哈工大陈功富教授对此所做的调研和报告。那么,孟照国的经历和李政道先生的暗物质理论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外星智慧生命真的存在吗?如果它们存在,对我们地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又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某些宗教和传统文化中,咒语恐怕是最难说清楚的一种神秘现象了。它不但在东方有,在西方和各民族中都有。从某种意义上讲,咒语实际上是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语言作为一种物质形式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也具有物理性——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转换。  相似文献   

3.
牛顿力学时代以研究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意义为顺序,最后用数学方法加以描述。微观世界是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微观世界经过上一世纪的研究,建立了一整套成功的数学模型,但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微观的物理图景。  相似文献   

4.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学科。其将太阳和太阳风控制的日球层空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太阳/太阳风与行星/彗星的上层大气、电离层、磁层乃至星际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空间物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科学,空间物理探测是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空间基础设施和人类高技术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调科学与应用的密切结合。近年来,空间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地球系统科学”的顶层战略设计,梳理总结近年来空间物理各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凝练中国空间物理学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空间物理各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看看你的周围。墙壁、你坐的椅子、你自己的身体——它们似乎全都是真实的、立体的。然而,有这样一种可能性:我们在宇宙中看到的一切——包括你我——可能只不过是一幅全息图罢了。(全息图是以激光为光源,用全景照相机将被摄体记录在高分辨率的全息胶片上构成的图,它以干涉条纹形式存在。全息图是一种三维图像,它与传统的照片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照片呈现的是真实的物理图像,而全息图则包含了被记录物体的尺寸、形状、亮度和对比度等信息。)  相似文献   

6.
粒子物理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科学,而且将变得更令人胆战心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于2008年9月10日启动了全世界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将第一束粒子流射人位于地下100米深、27千米长的一个加速轨道,从而标志着近期最雄心勃勃,同时备受争议的粒子物理实验正式开始。一些批评人士担心,这项实验有可能会引发黑洞,从而吞噬整个地球。  相似文献   

7.
应当仔细分析和研究由于外星人物理效应系统的存在而导致的后果——废弃物问题。在外星人物理效应系统中所利用的胶子链,实际上是不可消除的,从能量守恒定律中可找到这个结论的依据。目前已知,能量守恒定律是100余年前由迈耶尔创立的,而其他守恒定律多达12个,但没得到验证,它们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但实际上,可以把那些未得到论证的12个守恒定律作为公理的某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假如一个年轻人,他觉得自己一生的目的就是要做革命性的发展的话,他应该去学习天文物理学。——杨振宁2019年8月14日,人类再次探测到引力波。对引力波的直接观测开始于4年前,截至今天的每一次发现,都是新颖的,都是令人兴奋的新闻,至少值得科学家兴奋。以前探测到的引力波要么来自两个黑洞的并合,要么来自两个中子星的并合,但2019年8月14日这次不一样,这次引力波来自一个黑洞和一个中子星的并合。这三种引力波事件,构成了一种新型的观测天文学——引力波天文学。  相似文献   

9.
《空间科学学报》2003,23(3):240-240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2003年1O月17—22日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空间物理界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盛大的、综合性的学术讨论会。近3年来,我国空间物理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国家在第十个五年计划里,启动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重点项目和优先资助领域计划等,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史上有过一次著名的“费城实验”,即富兰克林1752年在费城用风筝把雷电收集到莱顿瓶中。在伪科学史上,也有过一次“费城实验”,比前者著名得多,有无数的文章、书籍、电影、电视在介绍、讨论它。这是现代邪教宣传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个事件。在中文邪教网站上,有一篇《神秘的空间突破实验——美国海军费城实验简介》,提供了一个很常见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铷原子钟物理部分是铷原子钟的原子鉴频器,决定铷原子钟的短期和长期稳定度(1s以上),其中使用了金属铷、玻璃、镍铁合金等材料和一些双极性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器件,其核心部件铷泡是一个采用特殊真空工艺制造的器件,这些材料、器件和工艺的低剂量率辐射效应需要实验评价。本文提出并完成了铷原子钟物理部分的低剂量率辐射实验,采用Co60γ源,辐射剂量率0.01rad(Si)/s,总剂量50krad(Si),对铷原子钟物理部分和铷泡的辐射效应分别进行了实验评估。这项研究更加真实地逼近了空间的电离辐射,实验数据对于星载铷原子钟的在轨运行监测和下一代星载铷原子钟的抗辐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很少对卫星绕地球的轨道运动进行模拟,即使在卫星间相对轨道运动的全物理仿真中也没有考虑地心引力差和惯性力项的存在,因此其逼真度受到了影响.提出一种在共面圆轨道近距离卫星相对运动全物理仿真中引入地心引力差和惯性力项的方法,提高了物理仿真实验的逼真度.  相似文献   

13.
1981年1月8日,在法国特朗·恩·普罗旺斯地区,发生了一起著名的留有物理证据的UFO案例。该案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事件中,有人看到一只UFO降落,并在它离开后的很短时间内找到了物理痕迹。法国的一个政府机构分析了样品,并公布了不寻常的结果。事件的过程很简单,但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位52岁的技术人员——伦纳特·尼古莱在下午大约17时,正在外面他的坡地的高处干活,这时他听到东边一声呼啸。他转过身来,看到一个物体,像“用两个盘子在边缘用胶互相粘住的有点凸出的碟形物,带有一个约20厘米宽的中心环”。这只飞碟飞过靠近尼…  相似文献   

14.
Dick式辐射计天线物理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辐射计接收的亮温度。设计一种实验方法,通过改变天线物理温度,测量辐射计输出电压,依据二元回归分析方法推出天线的辐射效率,实验中的外推曲线与测量数据吻合。给出了天线物理温度变化和辐射计接收亮温度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低重力状态下观察液体沸腾是个不可思议的实验。它有很多的娱乐成分.但是它也使科学家们获得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6.
日月 《太空探索》2007,(1):58-59
日全食是神奇无比的天象,更可贵的是它还在科学史上建立了赫赫功勋。 事实上,在日全食短短三五分钟时间内,月轮把光焰无际的日面全部挡没了,使得平时难以见到的太阳高层大气——色球层与日冕层露出了真容,提供了难得的研究它们的机缘,因为在色球层和日冕层所发生的很多物理过程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地球及人类,正因为如此,所以科学家们常常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追寻它,从中得到一些科学发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守恒光滑法CSA(Conservative Smoothing Approach)是解决传统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法稳定性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在SPH法中运用所谓的守恒光滑法并不能保证系统的总物理量(质量、动量或者能量)在每个时间步均守恒,而是随着时间在理论值附近波动,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一定的影响.对此提出了守恒光滑法的修正公式,对SPH控制方程得到的各个粒子的物理量进行CSA光滑,然后运用文中提出的CSA的修正公式把对该粒子物理量的改变量加权平均给邻域内各个粒子,从而确保了SPH算法中系统的总物理量(质量、动量以及能量等)在每个时间步均守恒,而且由于减少了CSA对SPH得到的各个粒子物理量的过分光滑,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物理意义、理论推导以及文中的算例均证明了这种修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奎格 《飞碟探索》2011,(9):13-13
如果物理学家被迫要以一个词来说明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理由,他们通常会回答“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粒子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它是现今最成功的粒子理论中还没有被找到的粒子。在粒子物理史上,新对撞机在能量上的跃升是前所未见的。我们不知道它会发现什么,但是它所找到的东西以及所撞见的新问题,必将改变粒子物理的面貌,而且将影响相关的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近一年紧张的筹备和建设,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已于近日正式投入教学运行。该实验室由北航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巴黎路易十四预科学校共同建设,近期将开设的应用物理与电子学以及光学等实验课程,从实验项目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要求,均按法国著名的路易十四预科学校的模式进行,物理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大部分从法国进口,教学任务由中、法两国教师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20.
王祖远 《飞碟探索》2014,(10):29-29
历史上有许多人尝试证明灵魂确实存在。1921年,物理学家邓肯·麦克道格尔设计并进行了著名的“21克实验”。他通过测量人在死亡那一刻的体重减少来证明人的灵魂已逸出人体。他测量的6个人在死亡时体重分别有11克至43克(并非都是21克)的减轻。他认为这就是灵魂的实际重量。但后续的实验都无法重现麦克道格尔的结果。一些研究人员把体重减少的原因归结于一些物理作用,比如人体水分的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