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邢健 《机场建设》2009,(2):25-29
首都机场是我国的门户机场,也是地位最重要、运输特别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首都机场耶扩建工程包括第三号航站楼T3A和T3B(总称T3航站楼),地面交通中心GTC、航站区和飞行区及配套建设工程,新建的第三号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扩建工程T3航站区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随着空中流量的不断增多,地面航空器和机动车辆的有效管理要求日益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当然是建设新机场、增建跑道和滑行道,从而增大地面的容量,但这受土地、资金和时间的制约,要在近期内解决好机场场面交通的拥挤和冲突问题,还需要借助于技术先进的地面管理设施,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保证管制员在全天候条件下,掌握场面的活动情况,提高场面运行率,减少场面冲突,确保地面安全。二、首都机场安装场面监视雷达的必要性(一)首都机场的现状首都机场作为我国大陆地区最大、起降架次最多的机场之一,是中国空中的主…  相似文献   

3.
首都机场是我国的门户机场,也是地位最重要、运输特别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T3扩建工程包括第三号航站楼T3A和T3B(总称T3航站楼),地面交通中心GTC、航站区和飞行区及配套建设工程,新建的第三号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扩建工程T3航站区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国际航空港往往是城市的窗口,机场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机场高效、有序的正常运作离不开地面交通的有效支持。对那些在国家、地区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型机场、枢纽机场而言,地面交通复杂、流量大,顺畅的地面交通系统对机场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机场综合交通规划是机场规划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赵冰  王诺  杨春霞 《国际航空》2009,(10):47-48
本文通过回顾世界各国海上机场的建设过程,归纳了构建海上机场在环境保护、交通规划以及地基沉降对策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可为我国沿海城市进行新机场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我国民航机场地面交通控制/管理的现状、发展和需求,浦东机场地面交通控制/管理的框架和实施方案。介绍了雷达数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全球卫星导航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和自动化集成技术等在地面交通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以及地面交通控制/管理系统对现代化大、中型机场在安全、可靠、准确和更快捷服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高级一地面活动引导和控制系统(A-SMGCS)的提出随着机场规模的扩大,机场布局愈发复杂,对地面活动引导和控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难度也越来越大。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地面交通事故,如飞机危险接近、车辆与飞机争道抢行等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因此,管理好机场地面交通对于保证运行安全和提高机场效益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绝大多数机场运行是依靠塔台管制员、飞行员、车辆驾驶员根据目视观察,估计出各自与其它飞机、车辆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再采用相应措施避免冲突发生。但随着机场平面布局的复杂化、交通密度的增加、天气恶劣等原因,再维持传统的“看见和被看见(see and be seen)”的原则(这里的“看见和被看见”是广义的,不单指在能见度低时的,而更多的是指在能见度好的情况下,机场高密度流量和布局复杂的情况下,塔台管制员、飞行员和车辆驾驶员是否还有能力清晰地看到对方,和被对方看到),此时实施对机场地面活动引导和控制,已经超出了人们正常的承受能力。因此,地面活动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自90年代中期以来,航空运输较发达国家对机场地面活动引导和控制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利用自动控制原理和当今最新的信息及网络技术,对原有的SMGCS进行改造,逐步完善并加强原有各种功能使之自动化,形成了A—SMGCS的原型机。并在欧洲几个机场的运行环境中进行了示范运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东亚枢纽地位,首都机场面临激烈竞争“中国到日本、北美、欧洲最便捷的中转机场”,这是韩国仁川机场投放在新浪网的广告,针对中国国际中转旅客进行的宣传。面对打到家门口的广告,同样将自己定位于“东亚门户”的首都机场已经着实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原民航总局)联合颁布了《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2015年,机场总数达到244个左右,全国80%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时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服务的总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82%,上述区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全国总量的96%。《规划》是我国民航发展史上唯一由国务院批准并实施的机场布局规划,颁布实施以来效果显著,对我国民用机场总体布局、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同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随着民航运输内外部  相似文献   

10.
ConstructingtheAirportRailwaytoEnhancetheEconomicBenefits机场铁路不仅可以方便机场和城市之间的地面交通,而且正越来越多地取代支线航空运输。机场铁路最佳选择机场是现代化高速航空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机场经营的好坏或往返机场的交通的快速程度或拥挤状况直接影响航空公司和机场的效益、效率、信誉和形象。由于机场噪声扰民,机场自从诞生以来一直不受邻居欢迎。现在去机场的交通问题和机场人员拥挤问题不仅是影响机场和航空公司经营效益的关键问题,而且也成为社会各界和环境保护部门考虑的主要问题。机场是航空旅客最集中和各种…  相似文献   

11.
一、“首都机场现象”概述近年来,首都机场以其超常规发展成为国内机场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并引起国内机场业界的高度关注“。首都机场现象”无疑是中国机场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典型和代表,首都机场走过的路,将是国内其它机场今后要走的路,探讨“首都机场现象”,对于国内机场业的发展有现实和历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机场建设》2006,(3):F0003-F0003
2006年7月13日下午,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启动大会在北京成宏酒店举行。建设集团公司领导,在京单位全体员工,成员企业主要领导,京外分公司党政主要领导。项目部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北京空港航空地面服务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3.
首都国际机场奥运扩建工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首都地区航空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机场各类主要设施能力陆续饱和,突出的矛盾是跑道容量紧张、站坪机位不足、航站楼容量趋于饱和。为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航空运输需求,加速将首都机场建成大型复合枢纽机场,适应北京地区航空业务量增长的需要,经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发展改革委于2003年8月30日批复同意对首都机场进行扩建。建设的必要性1.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需要首都机场是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据预测,2008年8月的奥运月北京的航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56万人次(相当于2012年高峰月的水平,约合年旅客吞吐…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1月16日,随着扩建工程的核心部分——新航站楼中标建筑方案的宣布,由于投资巨大而备受关注的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终于不再是悬念,此前机场扩建总平面规划方案已经得到确定。作为首都机场第三次大规模的扩建,本项工程还担负着建设枢纽和服务奥运的任务,从而具有区别于以往扩建的特点。本刊组文三篇,从不同角度把首都机场奥运扩建工程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机场建设》2005,(1):2-2
2004年9月17日,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在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此次党代会是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党组的直接领导下,经过总公司党委认真细致地筹备,各基层党委、支部积极配合支持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16.
李妍 《机场建设》2005,(2):35-37
为提高首都机场的运行保障能力,特别是涉及空中飞行器安全的空管设施的建设,经过十几年来的建设,首都机场已经建成了由卫星、数字微波网、光纤等先进技术组成的通信网,改善了数话通信质量,提高了效率,使雷达信息的传输、飞行情报传输和对空指挥通信畅通、便捷;机场导航设备也不断完善,配置了本场DVOR/DME,双向着陆方向都配备了仪表着陆系统,现运行的36R ILS已具备Ⅱ类开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重要非竞赛场馆之一,首都机场是奥运专包机和航班的主降机场。携手奥运,对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创建安全、高效、便捷、优质的一流空港,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使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迈入一个新的腾飞起点。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支线机场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以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不断加快机场建设速度的同时,机场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9.
《机场建设》2006,(G00):F0003-F0004
一、前言 机场工程民航科研基地自2004年4月10日经民航总局批准正式成立以来,在依托单位——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所属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民航大学以及科研基地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民航总局《民航科研基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关于机场工程民航科研基地立项(代可研)的批复》的精神和要求,本着“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经过科研基地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民用机场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民航事业的建设,涉及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旅游、贸易、商业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都有重大的影响。由于机场建设投资需求量大,成本回收周期年,因此如何搞好机场建设的设计规划,改进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取得最佳经营效益,一直是各国政府民航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为此,不少国家在扩大机场功能、改善所有制结构及经营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机场功能由单一向多功能、商业化发展传统上机场的功能比较单一,基本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