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复合材料补片的胶接修理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地介绍了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理过程中的所涉及到的可修性、修理方案、修理效率和耐久性寿命等问题,可为损伤金属飞机结构的胶接修理提供评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结构中的广泛应用,航空复合材料修补技术也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复合材料单面胶接维修方法,将抛物线型损伤演化规律应用于胶层的损伤分析。对商业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建立了数值模型,研究了补片尺寸与厚度对修补结构压缩强度的影响。对复合材料胶接修补结构试验件进行剩余强度试验,研究了补片形状、尺寸、厚度等参数对修补后结构压缩剩余强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3.
在曲面复合材料胶接修补中,补片的形状尺寸对胶接强度有较大影响。采用“三板模型”对修补结构进行三维8节点各向同性体元和8节点各向异性层合板元的有限元建模分析,从多个参变量的计算结果得到如下结论:补片的面积为孔面积的5~10倍、厚度为孔深的40%-55%、补片端部的尖削比达到14时,修补结构的强度恢复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的BP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了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分析模型,结合采用复合材料胶接修理的正交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为训练和检测神经网络提供样本,有效地利用了神经网络、试验设计技术与有限元分析的优点。胶接修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神经网络模型对胶接参数与修理效果之间关系的预测与试验结果一致,说明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参数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合材料损伤结构胶接补强修补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复合材料层合板采用20节点等参元、对于胶层采用节理单元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针对胶接补强修补的两种形式--贴补和挖补编制了相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静力分析,获得了修补参数对修补效果的影响曲线,据此来初步确定最佳的修补参数。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裂纹板胶接复合材料补片后,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结果表明:增加补片的宽度和厚度,或者减少补片的长度,都可以提高结构的修补效果。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的优越性及关键技术,详细论述了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的设计分析以及修补的无损检测和试验验证,追踪报道了补片胶接修补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飞机结构损伤的复合材料胶接修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归纳并分析了国内外30年来在复合材料胶接修补研究中所取得的效果,以及最近10年的最新研究动态,涉及损伤修补设计,有限元精确分析,智能修补等,并指出了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复合材料层合板胶接补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意四边形四节点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单元的基础上,推导了相应的八节点胶单元,并采用蔡-希尔强度理论以及蔡氏刚度退化准则,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胶接补强结构进行刚度分析和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程序。通过算例,对不同的补强面积对结构挠度的影响,以及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处补强结构的破坏载荷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胶接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胶接工艺对于复合材料胶接性能的影响.对于已经固化的复合材料,对比了使用SY-D15表面处理剂前后胶接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SY-D15表面处理剂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胶接试样的剪切强度,而且对于提高复合材料胶接体系的剥离性能也有明显的作用.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对胶接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增韧的环氧基复合材料和环氧胶黏剂之间的粘接效果最好.碳纤维预浸料和胶黏剂之间的共固化取得了极好的胶接性能.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含穿透损伤挖补维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在单、双向拉伸载荷作用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各铺层的材料主方向的应力分布,采用最大应力强度准则计算了挖补维修前后结构的单、双向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单向拉伸载荷状态下,维修后结构强度恢复系数为88.1%,初始损伤为面内剪切失效;双向拉伸载荷状态下,维修后结构强度恢复系数为97.6%,初始损伤为纤维拉伸断裂。最佳表面额外贴补层数量为1至2层,过多贴补层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使维修后结构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泡沫夹层结构斜坡过渡区域的三维(3D)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斜坡过渡区域的坡度角分析优化。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Nastran,建立了考虑斜坡过渡区面板铺层递减的泡沫夹层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结构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一步讨论了坡度角对于夹层结构过渡区域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夹层结构坡度角在25°~30°时能够达到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及减轻结构质量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3.
Z-pin增强泡沫夹层结构面压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Z-pin增强泡沫夹层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形式,能够克服传统蜂窝夹层结构的诸多缺陷。采用预浸碳纤维增强Rohacell夹芯,进行Z-pin角度为15°和25°,夹芯厚度分别为12.7mm和8mm两种Z-pin增强泡沫夹层结构的面内压缩性能试验,并与相同批次和尺寸的未增强件进行对比,考察其对传统泡沫夹层结构的增强作用。试验发现X状Z-pin增强能够大幅度提高夹层结构的压缩强度与刚度。同时,增强材料表现出与传统泡沫夹层结构不同的压缩变形与破坏模式。证实Z-pin的弹性屈曲控制着结构的压缩强度,夹芯厚度和Z-pin角度影响Z-pin屈曲的计算长度,从而成为材料压缩强度的控制因数。在此基础上,考虑面板对Z-pin的有限转动约束,通过引进约束修正系数改进现有的压缩强度预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抗冲击性能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泡沫夹芯结构的低速冲击问题采用试验及数值分析的手段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冲击能量下泡沫夹芯结构的冲击响应特点,并利用数值分析手段揭示了冲击损伤的破坏机理,同时计算得到了该夹芯结构的临界冲击能量,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  相似文献   

15.
详细描述了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及几种常用芯材的性能特点,综合分析了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在飞机上的应用案例,对各种夹层结构芯材成型工艺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探析,得到了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性能概况及使用工艺要求,可为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X-cor增强泡沫夹层结构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涛  矫桂琼  杜龙 《航空学报》2008,29(6):1542-1549
 研究了碳纤维X-cor销钉增强泡沫夹层结构的常规力学性能。自行设计工艺,制造了X-cor增强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并进行了多种材料/几何参数下的平压、三点弯曲和芯子剪切试验,得到了系列试验数据,并观察记录了较全面的结构破坏模式;倾斜的X-cor销钉对夹层结构性能的增强效果大大优于垂直销钉的增强效果,倾斜X-cor增强泡沫夹层结构的抗弯刚度和破坏载荷大幅提高;X-cor增强泡沫夹层结构在弯曲载荷下具有较强的二次承载能力;X-cor增强泡沫夹层结构在弯曲和剪切载荷下均呈现明显的渐进失效过程,在初始裂纹出现后,直到最终破坏发生还有较长的损伤扩展过程,这一过程是增强相限制芯材裂纹大规模扩展的结果,表明X-cor增强泡沫夹层结构在初始裂纹出现后还具有较强的持续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合材料梯形波纹夹层板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一个三步优化方法。第1步和第3步以结构质量为目标函数,使用广义简约梯度法进行尺寸优化,第2步以临界载荷为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进行铺层优化。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对PMI泡沫夹层结构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玻璃钢面板及其泡沫夹层结构性能、面板成型、泡沫热成形、泡沫拼接、玻璃钢泡沫夹层结构成型及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确定了玻璃钢外面板、预先固化,然后与泡沫等复合组装,最后铺覆内面板,整体进罐固化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玻璃钢面板纵、横向拉伸强度为602、593 MPa,模量为26.0、27.2 GPa,满足设计强度≥350 MPa、模量≥25 GPa的要求;玻璃钢/PMI泡沫夹层结构泡沫密度为(110±10)kg/m3,厚度28 mm,纵、横向侧压强度为32.9、30.5 MPa、模量为2.31、2.38 GPa,满足设计指标侧压强度≥25 MPa、模量≥2.0 GPa的要求,采用玻璃钢/PMI泡沫夹层结构分步固化成型工艺研制的首件新型号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推导了基于Huf假设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主要理论公式,采用8结点Serendipity元素,推出相应的有限元列式的[B]和[D]阵,这种元素既是协调元又是高精元,对于研究分析复合材料结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金属板裂纹复合材料补片修复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以应力强度因子(SIF)为判据,利用L9(34)型正交实验考察了各补片参数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9%置信度水平下,补片厚度的贡献率为68.77%,铺层顺序的贡献率为29.59%,而补片长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不明显。结合工程应用实际与正交分析结果,利用设计好的补片对含中心贯穿裂纹的铝合金板进行了修复,并对修复结构进行了静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修补后静强度为未修复裂纹板的1.32倍,恢复至完好板的97.2%,延伸率为未修复裂纹板的2.24倍,恢复至完好板的50.7%。结论:选用长度为40 mm,厚度为1.2 mm,铺层顺序为[0°/90°]s的正方形补片时修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