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耀寰 《飞碟探索》2013,(11):62-63
天文望远镜可分为折射和反射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从荷兰听到望远镜的新技术,自行制造出折射望远镜。1668年,牛顿用凹面镜聚焦,设计出反射望远镜,解决透镜的色差问题。还有一种望远镜不用透镜和反射镜,也能搜寻宇宙天体,这个望远镜和爱因斯坦有关。爱因斯坦没有发明或制造望远镜,但根据广义相对论,我们利用时空的扭曲,可以达到望远镜的功能,观测几十亿光年远的天体。说穿了,爱因斯坦的望远镜是利用万有引力,观察非常遥远的星体,甚至可以“看到”没有电磁波的暗物质,堪称为引力望远镜。  相似文献   

2.
刘岩 《飞碟探索》2012,(6):50-51
进入21世纪,人类已迈入信息的文明时代,而人类文明的源泉,则来自于古希腊的黄金时代,即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00年。在那段近100年的时间里,古希腊井喷式地出现了一批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的著作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调。虽然那个时代距今已经2500年之久了,但是,回顾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是今天仍然被那个时代的阳光普照的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河马的祖先     
李有观 《飞碟探索》2013,(11):47-47
河马懒洋洋地泡在水池中,看起来似乎挺温驯的,甚至有点滑稽,但事实上,它的性格与其外形完全相反。河马不仅凶残而且十分暴躁,再加上领域性极强,任何接近它的动物,它都会主动攻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生物之一。而且河马在陆地上的行动非常迅速,其最快时速可达40千米,是非洲每年杀死人最多的动物。由于河马的巨大体型与攻击性,它几乎没有天敌,连鳄鱼与狮子都时常被其杀害。所以在河马的故乡非洲,它们有着令人恐惧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4.
希特勒之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一个谜。美、英等国认为,希特勒已死,但始终未获得尸体。苏联尽管在攻克柏林之后,在纳粹元首的掩蔽部里发现了一具怀疑是希特勒的尸体,并于1945年5月8日进行了尸体解剖,但是尸体已被严重烧焦,变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5.
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因为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恐龙灭绝于它们自己的屁。道理似乎很简单:恐龙吃了大量的有机食物后,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屁,这些屁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类。大量的恐龙产生大量的屁,这就改变了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增多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地球最终变成了一个大温室,  相似文献   

6.
摩苏尔(Mosul)位于首都巴格达以北500千米的底格里斯河上游西岸,北部和东南部与库尔德控制的两个自治省相毗邻,是伊拉克的第三大城市,人口约150万,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和土库曼人,有“北方门户”之称。  相似文献   

7.
江先华 《飞碟探索》2012,(11):40-42
在我们的地球之外,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吗?有人相信有,有人认为这只是科幻的东西,也有些人说那是无稽之谈。是的,讨论外星人的问题,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摸不着边的感觉,甚至会认为这是无聊的、不切实际的事情。然而,地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实现邀游太空的梦想,需要利用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对宇宙进行研究。而有关外星人的问题,也就成了一项严肃的科学探索任务,科学界也因此开始认真对待有关外星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林岳 《飞碟探索》2011,(11):35-35
地球上的土壤岌岌可危。过去10年来,中国西北干旱尘暴区的状况,内蒙古草原的沙漠化,以及横越非洲中北部的广阔沙尘暴,都可作为见证。在某些地方,土壤流失每公顷一年超过50吨,比土壤形成的速率快100倍。换句话说,在某些地方,我们每年流失将近0.5厘米土壤层的珍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夜,伸手不见五指,北风呼啦啦地吹,一场敌后特种侦察战斗打响了,特种作战分队在无准备情况下,突然接到“敌后特种侦察作战”命令。10分钟左右,全员全装紧急出动,奔袭到40千米外的侦察区域。一个个小黑点从千米高空跃离机舱、陆地、水下战斗员多路出击,直逼敌要害目标。由9人组成的突击组采取单兵驾驭翼伞的跟进方式,突然垂直空降到敌防御阵地,对重要目标,防御工事进行突击。跟进战斗的掩护组,迅速通过敌炮火拦阻区,抗击敌反空降,夺取机场周围各高地,掩护破袭组乘机实施破袭。为破袭敌导弹阵地和机场,破袭组利用“GPS”卫星导航仪,臂长尺等测距工具和各种有效方法。迅速驾驶随队空投的伞兵突击车向敌纵深实施打击,并利用车载火器将占据导弹基地和机场洞库之敌消灭。当接近导弹发射阵地,临时军用机场,装甲目标时,破袭组立即利用手中的无线电通信工具,快速准确地向后方指挥部报告。在激烈的战斗中,越点攻击组迅速编队升空,向敌指挥部发起连续的攻击。“出击!”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特种作战队员们迅速采取小群多路,多方位进攻的方式冲进敌指挥所,里外配合,层层出击,只用半小时就占据了有利地形,控制了机场。敌指挥所被捣毁!通信枢纽瘫痪!导弹阵地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初期,美国南方海岸平原的景观,还和几千年、几万年前相差不多。从佛罗里达和弗吉尼亚往西,一路延伸到得州的大灌木丛国家保留地,原始的柏树和阔叶林环绕着大王松构成的狭长地带,而这里,就是被西班牙探险家找到的新大陆门户。这片野地里的代表性鸟种,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14,(9):11-11
“防滑鞋,没问题!冰镐,没问题!安全带,没问题!攀岩扣。没问题!”对设备进行认真确认后,我准备攀登奥林匹斯山。我没有丝毫的畏惧。对征服火星上最高的火山。我显得泰然自若,并确信会有一番非同寻常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一见这标题,你可能会说,人造卫星绕地球不断地旋转以及旋转的道理,在前面几节中已经介绍过,怎么还要向我们介绍呢?这可是个误会。这里所要讲的卫星旋转不是卫星绕地球旋转,而是指卫星绕着自身对称轴的旋转。就好比我们的地球既围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又围绕地轴自转一样。当然,不是所有的卫星都要自旋,而是某一类卫星。  相似文献   

13.
在2007年10月23日清晨,墨西哥南部离格雷罗市不远的塔芭尼斯村,农妇埃梅内希尔正在厨房准备全家人的早餐。突然,她惊讶地发现自己脚下的地面上印出了一张人的面孔,表情木然,看上去就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般。埃梅内希尔顿时吓了一大跳,找来扫帚想赶快把它扫掉,可无论她怎么扫,也扫不掉那张清晰的面部轮廓,尤其是那对眼睛,似乎越扫睁得越大。  相似文献   

14.
崖墓是古代葬俗之一,即将棺椁置于峭崖绝壁上,壁上或有天然洞穴,或人工凿穴,或设桩架棺,所以名称也各异,现在一般统称为悬棺或崖墓。中国福建省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小藏峰的危崖上,有不少木板纵横插在峭壁的岩缝之中,当地人把这叫“虹桥板”;还有的洞穴里有一半在内一半在外的悬棺。这种悬棺形似船状,名叫“船棺”,又叫“架壑船”,它在风雨之中已经保存了几百年、几千年。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战场上,伴随坦克、机械化部队进行机动作战的自行火炮,一直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自行火炮不仅机动性好,生存能力强,而且发射新型弹药还可显著增大射程。长期以来,西方大部分国家以155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为标准化武器,并与多管火箭炮相匹配,两者相得益彰。中国和东欧国家一般都用122毫米和152毫米口径的火炮,少数国家也装备了部分口径更大的火炮。不过,近年来有些东欧国家开始广泛使用北约国家的155毫米自行火炮,随着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预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16.
欧阳 《飞碟探索》2008,(10):44-45
阳春三月,墨西哥中部茂密的冷杉林笼罩在和煦的阳光中。突然,一团黄黑相间的物体腾空而起,冲出冷杉林,弥散向天空,密密地遮天蔽日,像斑斓的云层罩在空中缓缓向北移动。每年的此时,科学家古维都会举起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大声说:“看啊,帝王蝶开始迁徙了!”  相似文献   

17.
傅民杰 《飞碟探索》2013,(11):16-16
类人生物具有肤色类型特点,这符合地球人的基本种族特点,从而使我们得出一个推断,类人生物抑或是被外星人从地球人中劫持的,抑或是外星人在实验基地中繁育出来的,并遵照外星人的指令登陆地球,进而成为地球种族的始祖。这两种情况都源于类人生物和地球人的血缘关系。根据类人生物中具有普通地球人所没有的灰色和绿色皮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最大的可能是外星人在它们的实验基地中繁育出这些具有肤色差异的类人生物。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种族都是由外星人培育出来的,然而,各个种族的类人生物登陆地球后,部分类人生物,其中包括独眼巨人,都由于地球上严峻的气候条件而灭绝,从而仅在神话故事中留下蛛丝马迹。不过,类人生物同地球人的血缘关系已被一系列事实所证明,例如,目前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地球人被类人生物神秘劫持,或对其进行周期性劫持,还发生同地球上女性的肉体接触,以及诱拐地球人志愿去外星为它们“效力”等事件。  相似文献   

18.
“三十六计,走为上”是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的战术思想,这在谋略中也是上策。在大海行船时,也多是采用“惹不起躲着走”的战略战术。对于手无寸铁的船员来讲,为了安全,一切以防为先,如防火、防盗、防风浪等,特别是现在的防海盗。可是,有些东西防不胜防,别说是普通的商船无能为力,就连美国的航空母舰也有头疼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我打算带你们去地球72%的地方,做16分钟的旅行,好,请系好安全带。很好,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我们将沉浸在我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20.
在1722年4月5日,荷兰航海家雅各布·罗格文及其同伴航行在南太平洋海域。突然,负责嘹望的水手发现远方的海面上有一个绿点,看上去像是陆地,就立即报告罗格文。罗格文听到后惊诧不已,因为航海图上没有标明这片海域有任何陆地。他命令船只向绿点靠拢,驶近后发现这是一个岛屿。这一天正好是复活节,于是罗格文就命名此岛为复活节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