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58年10月到1973年4月,美国航宇局为了探测月球、行星际空间和外行星,共发射了11颗先驱者号探测器,其中1972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对木星和土星进行了探测,是最早探测这两颗行星的太空飞行器。先驱者10号是1972年3月2日发射的。它于1973年12月3日从距木星13万公里的地方飞过,进行了所谓的飞越式探测。由于只是路过,而不是进入木星轨道,所以该探测器此后仍一直不停地向前飞行着。目前它距太阳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0,(3):36-37
从 1958年 10月到 1973年4月 ,美国航宇局为了探测月球、行星际空间和外行星 ,共发射了11颗先驱者号探测器 ,其中 1972和 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 10号和11号对木星和土星进行了探测 ,是最早探测这两颗行星的太空飞行器。先驱者 10号是 1972年 3月2日发射的。它于 1973年 12月 3日从距木星 13万公里的地方飞过 ,进行了所谓的飞越式探测。由于只是路过 ,而不是进入木星轨道 ,所以该探测器此后仍一直不停地向前飞行着。目前它距太阳约 10 9.2亿公里 ,是日地间距离的近 74倍。尽管已离家非常遥远 ,而且“年事已高”,但该探测器仍一直在向我们提供着…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规划,瞄准工程方案可行,对使用多次借力的地木转移轨道及行星飞越飞行轨道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首先,对星际飞越目标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满足任务约束的星际飞越目标;其次,对行星际飞行序列进行了优选,从探测器发射日期、发射双曲剩余速度的平方(C3)、深空机动、木星到达C3和总的任务时间角度,对比分析了多个星际飞行序列,给出了最优序列设计结果;最后,基于工程约束,对探测器的连续发射机会进行了优化设计,给出了探测器连续8天、11天和16天发射所需的发射C3和深空机动大小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在2029—2032年期间,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最优的深空飞行序列为地球-金星-地球-地球-木星-天王星,最优的发射日期集中在2029年10月份。  相似文献   

4.
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多次发射推迟之后终于顺利启程 ,追随先行一步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踏上了前往火星找寻水和生命存在的痕迹的旅程。“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 2 0 0 3年 7月 7日 2 3时 18分 (北京时间 8日 11时 18分 )由“德尔塔 2”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原定于 6月 2 5日发射 ,但是由于天气和技术原因 ,发射工作被连续推迟了 5次。如果一切顺利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宇航局 6月 10日发射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将于 2 0 0 4年 1月在火星上着陆。美国发射“机遇”…  相似文献   

5.
电推进在深空探测主推进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观荣  康小录 《火箭推进》2012,38(4):1-8,48
随着太阳能电池阵列电功率的不断增长,高比冲电推进在深空探测主推进任务中的应用成为现实,且有明显增加趋势。在我国实施两次月球探测任务之后,深空探测将成为我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美国、日本和欧洲相继发射了四个由电推进执行主推进的深空探测器-深空一号探测器、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智慧一号月球探测器和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极大地提升了深空进入能力,且获得了很多科学数据。本文分析深空探测主推进对电推进的需求,对电推进在深空探测主推进任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深空探测推进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思飞  徐菁 《航天》2011,(9):34-39
北京时间8月6日零点25分,美国航宇局用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起飞,发射了新型木星探测器"朱诺"号。火箭升空53分钟后,两者分离,  相似文献   

7.
从1959年首次进行探月(前苏联的月球1号)以来,人类已对月球进行了近90次探测;赴火星的探测器也发射了30多个。到目前为止,除冥王星外,人类对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进行了初步探测。1998年以前,这些空间探测器的推进系统都是采用化学火箭发动机。1998年之后,陆续出现了用电火箭推进的空间探测器,如美国的深空1号、日本的缪斯C(又称隼鸟号)和欧空局的斯玛特1。为什么要用电火箭推进?它有什么特点?探测器飞行结果如何?本文对此作简要的介绍,以求引起人们的了解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世界深空探测获得丰硕成果(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年来世界深空探测的重要进展 2008年是世界深空探测获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月球探测方面,印度成功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轨道器月船1号,中国的嫦娥1号月球卫星绘制了目前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全月球影像图,韩国也研制出自己的月球探测器,美国则联合八国航天局签署了无人探月协议。在太阳系行星探测方面,美国的凤凰号探测器成功地在火星极区着陆并证实土壤中存在水冰,  相似文献   

9.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4):23-23
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当地时间2011年8月5日12时25分,由一枚"阿特拉斯5"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朱诺"号是美国宇航局"新前线"计划(New Frontiers)支持的第二项探测计划。按照计划,"朱诺"号探测器经过将近5年、长达32×10^8km的旅程后  相似文献   

10.
<正>2.2天文导航作为主要导航手段(1)深空一号的自主天文导航1998年10月24日发射的深空一号是NASA新千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任务。在发射之后的9个月内,深空一号就成功地测试了全部12项的新技术,还进行了小行星布莱叶的近点飞行。在  相似文献   

11.
深空机动对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轨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长征(LM)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转移轨道时,因低温入轨级最长允许滑行时间及测控限制,有效发射日期窗口亟需拓展的问题,采用主矢量理论结合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研究了探测器深空机动(DSM)对优化运载火箭发射火星转移轨道的作用。在发射直接转移火星探测轨道算法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包含引力影响球(SOI)内近地及近火飞行段后,采用主矢量获取深空机动最优猜测初值的分析算法,通过直接使用探测器近火点目标轨道参数优化运载火箭发射轨道,研究对比不同优化目标及设计约束下深空机动的分析结果,证实深空机动对降低转移轨道总发射能量需求、拓展发射日期窗口的高效性;该算法已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张佩 《航天员》2011,(6):76-7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多次发射过航天器探索太阳系的行星,有趣的是,2011年8月4号,他们让3个十分特别的乐高小人偶随着“朱偌”号探测器飞往木星(木星的英文取自罗马天神朱庇特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10):48-48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字宙神5—551型火箭8月513在卡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朱诺”木星探测器。探测器由洛马航天公司建造.重约3627公斤.靠3个巨型太阳能电池阵供电。它将在2016年7月初进入绕木星两极运行的大椭圆轨道,对木星大气层、内部构造、成分、巨大的磁场和大红斑等进行一年的探测.  相似文献   

14.
司马杭仁 《航天》2009,(7):46-48
“卡西尼”曾被定为是美国发射的最后1个大探测器.此后美国只研制和发射小型空间探测器.但最近美国又计划研制“木星冰卫环行”核动力探测器.它将是美国航宇局有史以来所建造最大的空间探测器.估计造价在约30亿-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袁越 《中国航天》2000,(4):29-30
美国航宇局的近地小行星交会 ( NEAR,简称“尼尔”)探测器 2月 1 4日在茫茫太空中多游荡了一年后 ,终于进入了围绕爱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这是人类制造和发射的航天器首次成功地进入围绕小行星运行的轨道。在此之前 ,人造航天器已进入过6个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这 6个天体分别是地球、月球、太阳、火星、金星和木星。尼尔的成功入轨 ,使爱神星成了第 7个有人造航天器环绕其飞行的天体。首次尝试尼尔是美国航宇局在其低成本行星科学探测计划——发现计划下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 ,重80 5公斤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设计和建…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4):408-408
美国东部时间8月5日12时25分,重达4t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在"阿特拉斯5"型火箭的托举下,奔向茫茫太空。按照计划,该探测器经过5年长达32亿km的漫漫征途后,将于2016年7月抵达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轨道。此后,它将在木星辐射带中运行一年,围绕木星极地飞行33圈,了解木星是否存在水和固体内核,并研究其内部构造、大气、极光和磁场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9,(11):7-10
2007年10月24日.流传千年的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变成了现实.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蛾1号月球探测卫星飞向月球.并于2007年11月20日传回所拍摄的月面图像。它也是中国第一个深空探测器.成为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史上第三个里程碑。此举还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闻新  金泽茜 《航天》2012,(7):60-61
“旅行者”2号是美国航宇局于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无人星际探测器。它依次拜访了木星、土星和天王星,1989年8月25日到达海王星附近,对被4850千米厚的云层覆盖的海王星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9.
第三十一次飞行(STS-34) 轨道器:亚特兰蒂斯号 飞行时间:1989年10月18-23日 宇航员:唐纳德·威廉斯,迈克·卡利,埃伦·贝克(女),张富林和香农·卢西德(女) 飞行任务:发射了一颗探索木星的伽利略号探测器。这颗探测器重2550公斤,装有一核动力装置,配有17种科学仪器,用于勘测木星大气层构成、云层结构、温度、磁场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张福林第二次乘航天飞机飞行。 第三十二次飞行(STS-aa) 轨道器:发现号 飞行时间:1989年11月22~27日 宇航员:弗雷德里克·格雷戈里,桑尼·卡特,凯瑟林·桑顿(女),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和约翰·布拉哈 飞行任务:这是航天飞机第五次执行秘密军事任务。它在太空部署了一颗重2.5吨的军事间谍卫星,用于监测地面的军事行动和电子信号。 第三十三次飞行(STS-32) 轨道器:哥伦比亚号 飞行时间:1990年1月9~20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3,(12):39-39
美国航宇局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用将近8年时间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之后,于9月21日以48.2公里/秒的速度撞向木星大气层,并被烧毁,从而结束了它长达14年的太空之旅。该计划最早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旨在通过对有“小太阳系”之称的木星系统进行研究来更好地认识太阳系的演化和系外行星特性。1989年10月18日,重1.35吨的伽利略探测器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并于1995年12月飞到木星上空。途中,它的高增益天线未能展开,使科学家们最终不得不改用低增益天线。由它携带的大气探测装置在58分钟的下落过程中向主探测器发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