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航天之窗     
用水银望远镜监测太空垃圾 留在太空轨道上的废弃卫星和运载火箭碎片,构成太空垃圾,与微流星体一样,对正常飞行的航天器造成威胁。美国航天飞机在飞行中就曾几次紧急降低轨道高度,以避让太空垃圾,而被微型太空垃圾击中的次数则更多。为了航天器和载人航天活动的安全,需要对数以千计的太空垃圾进行监测。这不是一件简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太空环保",目前已逐渐形成监测预警、航天器防护和空间环境保护三大工程体系应对空间碎片问题,有效减缓了空间碎片的产生,得到国际社会好评。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产生的太空废弃物,也称"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5月23日,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颁奖典礼任香港举行。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颁奖典礼致辞时表示,国家的航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希望香港的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国家在航天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通过向全港中学生征集物理和生物的太空搭载实验设计方案,旨在激发香港中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联合主办的"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10月14日下午在香港正式启动,比赛获奖的实验设计方案将有机会在"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进行实验示范。全港中学均可组队参赛,设计适合于太空环境进行的科学实验。本次比赛将根据初赛实验方案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太空垃圾对运行卫星的威胁越来越令人担忧。为保护卫星不受其危害,航天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卫星防护措施,这里只简单地作一个介绍。在诸多的卫星防护方案中,有些明显不实际的不多赘述。比如,垃圾回收方案,在目前起码是极不经济的,并且对于非常小的垃圾回收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保护卫星不受附近物体的袭击,在其周围设一个禁区的方案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太空垃圾只受自然力的控制,靠明令禁止并不能改变其轨道。有些卫星防护措施尚存争议,比如设置处理轨道问题。其做法是把不再使用的卫星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德国召开的在第四届欧洲航天局理事会部长级会议上,英国议会负责工业和技术的国务副大臣兼英国航天部长、贸工部长劳德·利德撰文评述英国政府在欧洲航天局中的作用,以及英国民用航天政策的基本目标。劳德·利德认为,很多与航天活动利益攸关的国家正在审视航天政策。目前,进入太空的阶段正处于降温趋势,各国都在设法经济合理地利用太空,尽管国家经费有限,仍决心以航天活动取代其他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7.
小草 《国际太空》1990,(5):24-25
说起外层空间,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它是一个纯洁、安宁、真空的世界。殊不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的介入,如今的外层空间已经发生变化。在那里既有运行的各种人造航天器,如卫星、飞船等,也有大到卫星,小到粒子的大大小小轨道垃圾,它们改变并污染着外层空间的自然环境。人类航天活动的增多,使太空垃圾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外层空间环境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人们不尽要问,太空垃圾由哪些东西组成,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毋庸置疑,太空垃圾主要来源于人造物体。在被跟踪的地球轨道物体中,工作卫星  相似文献   

8.
舒怀 《国际太空》2014,(12):50-52
各国航天领域几乎清一色的活动的都是国家队。作为私营航天企业,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突破了美国航天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瓶颈,开创了"太空的士"的全新商业模式;而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小米公司)仅仅成立4年,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仅次于三星公司和苹果公司,创造了国产手机的奇迹。这两家公司都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人类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航天活动以来,虽然航天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发射卫星失败的事例仍在频繁出现。故障率最高的就是发射阶段,大多数卫星的失败都是由于运载火箭故障造成的,使许多工作状态完好的卫星报废或被置入了错误的无用轨道,成了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0.
第六节清除太空垃圾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只是刚刚开始,现在来谈论清除太空垃圾,防止太空污染,保护太空资源的问题,是否为时过早,甚至有点“杞人忧天”呢?不是的,今天,茫茫太空中已经积累了一批太空垃圾。太空垃圾指的是:工作寿命终止或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而被弃置的航天器;在空中游荡和燃烧完的运载火箭末级;在发射和运行期间被抛弃的航天器的许多零件、部件,如航天器的整流罩、防尘罩、螺杆、螺帽等;还有飞行器在太空中爆炸解体而形成的碎片等。此外,航天员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也是一种垃圾。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到200…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4月24日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航天创造美好生活"。"中国航天日"前后,全国各地举办了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200余项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其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联合昌平区政府在北京农业嘉年华太空家园馆共同主办的航天主题日庆祝活动尤为引人关注。在太空家园馆内,观众不仅可以亲眼看到太空穿心莲、太空芽苗菜、太空叶菜,了解太空育种知识,还可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太空旅游"这一概念广为传播。目前,除了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外,已经有7位真正的游客成为人类太空旅游的先驱。当然,这些富豪为此所付出的巨资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如何让太空游的价格降下来,让普通人也玩得起太空游?这是国际商业航天巨头们日思夜想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步入商业航天时代,中国航天也不甘人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些机构,相继提出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文学作品中,太空旅行除了娱乐功能,还起到了两点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人类主流观点认为太空旅行或到达其他星球是遥不可及的,但太空旅行之梦却一直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并且几个世纪以来就像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一直照亮着人们探索太空奥秘的道路。其次,它还像一面镜子,不仅反映公众对太空旅行的兴趣度,还反映各个时期航天科技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全球太空经济规模2022年增长8%,预计未来5年内将实现41%的增长。近一年来,美国、日本、印度、韩国、新西兰和欧盟等主要航天国家和经济体都发布了相关战略文件和政策,以推动航天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航天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为维护自身利益,美国航天政策不断调整,太空军事化战略也昭然若揭。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美国航天发展政策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类已将6000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这些航天器在广泛服务社会的同时,在航天器发射和"寿终正寝"后将变成空间碎片(太空垃圾),这些太空幽灵正在威胁着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十多年来,如何清除太空垃圾,如何减缓太空垃圾的威胁,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十五"以来,中国政府在发展航天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太空环保"问题,许多中国航天工作者在为减缓和对付太空垃圾而孜孜不倦地工作,中国在空间碎片科学研究和  相似文献   

16.
<正>请看一看下面这张图吧!这是一张通过电脑生成的地球周围太空垃圾图。图中,我们美丽的地球被一层层紧箍咒样的太空垃圾包围着,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多达50万个人造太空垃圾以每秒8.05千米的速度围绕地球运行,它们随时可能撞击飞船,造成船毁人亡,毁坏价值连城的卫星,造成太空垃圾泛滥,更可能威胁到出舱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随着太空探索的推进,太空垃圾的数量将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17.
王朋 《太空探索》2006,(8):36-41
航天测控网宇宙浩瀚无垠,无数神秘深蕴其中。自古至今人类都在探索其奥妙。从地球进入太空,从太空中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家园、利用太空资源为我们人类服务、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手段就是航天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飞行。事隔  相似文献   

18.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相继上天之后,大家对航天员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与重视,也让大家更加关注除了载人航天之外更多的航天知识。实际上,除了载人飞行以外,国际国内每年发射的卫星和其他航天器都要搭载一些特殊的“航天员”,大家了解比较多的一类是试验用小动物、种子、卫生医药样本等,除了这些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类太空仪器设备,其中包括马上要为大家介绍的原子钟家族中的“航天员”——铷原子钟。  相似文献   

19.
吕哲 《飞碟探索》2002,(3):35-36
20世纪50年代,当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各种航天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为征服自然而欢呼雀跃,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总有一天,那些完成了历史使命而因为无法回收被废弃在太空中的航天器,会变成致命的太空垃圾,从而给人类自己带来难以想像的麻烦。现在,各种太空垃圾不仅威胁到了在太空飞行的卫星,而且已危及地球上的居民,人类再也不能对这类垃圾熟视无睹了。事实上,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也分布着一些自然生成的“宇宙碎屑”。它们大多是彗星和流星的残骸或者是宇宙尘埃的聚合物,它们是自然界生成的太空垃圾。而我们所谓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20.
隋阳  杨开 《国际太空》2023,(8):49-54
<正>“织女星”(Vega)火箭自2012年首飞以来,在欧洲航天运输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然构成了欧洲独立进入太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织女星”火箭基础上迭代出了织女星-C火箭,于2022年7月成功首飞,除此之外,欧洲正在研制织女星-E改进型火箭,进一步增强太空运输能力。除了对火箭进行改进,还对上面级进行了升级规划,设计了通用模块化可扩展组件轨道载荷平台,成为“织女星”通用化轨道空间服务系统,能连接多种型号的适配器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