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简称二部)创建于1958年10月8日,是我国最早组建的地空导弹总体设计部,主要承担先进防御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研发、设计、集成与试验等工作。建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上级机关的亲切关怀下,在集团公司和二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二部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10,(5):F0002-F0002,1
<正>中国航天三院第三总体设计部(以下均简称三部)成立于1960年4月26日,是我国飞航产品总体设计部,主要承担飞航产品的研究开发、总体设计、系统集成、试验验证和售后服务等任务。半个世纪以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三部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忠诚履行  相似文献   

3.
二、组织在美国的空间仪器制造公司中,凡有关电磁相容性的工作均由系统设计部承担,系统设计部应具有各种尺寸的屏蔽试验室和相应的测试设备,以便进行电磁相容性的基本实验、卫星元部件的鉴定试验以及系统鉴定试验。该设计部的技术人员专门从事电磁相容性的工作,并在卫星分系统和仪器设计部门的配合下,预先了解系统设计和线路设计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此外,该设计部还承担有关部  相似文献   

4.
朴素的五层大楼,与其他研究相比略显陈旧的办公室,这一切很难与业界赫赫有名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一部")联系在一起.而当我们在楼道中与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不期而遇时,终于体会到这儿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在那些普通的办公室门上贴着一个个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的名字:岑拯、贺祖明、荆木春、范瑞祥……从1958年4月2日创建至今,这个已有50年历史的一部被喻为"中国运载火箭总设计师的摇篮"--从这栋大楼里走出了11位两院院士,20多位型号两总,至今无一家科研单位可与之媲美.  相似文献   

5.
正早上一来到实验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一部)的健康管理设计师徐昊习惯性地查看了8台阿里云服务器的日志分析结果和服务运行状态。进入到后台大数据中心后,徐昊可以浏览在上海、广东珠海、浙江湖州等地部署的智慧路灯所采集的实时监测信息和统计分析情况,查看所有Alphablue(一部自主研发的空气净化器)用户的使用时间和行为分析结果,又跟进了一下同样是自主开发的军民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 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通信卫星计划中心主任鲁希年(Bruce B.Lusignan)教授于1980年11月25日至12月3日来京访问。在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的主持下,先后举行了五次卫星通信及广播的学术讲座和两次技术座谈。  相似文献   

7.
空间物理现象的特点是参数多、范围广、变化大、相关性强,因此需要经常进行综合性观测。为此.1971年3月“实践”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以后,我国就着手考虑空间物理探测卫星的研制。1972年4月.“实践”二号作为我国第一颗专用干空间物理探测的科学实验卫星列入了国家计划。七机部责成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和空间物理研究所对“实践”二号卫星的探测任务。探测仪器和卫星的技术途径等.进行调查研究。后来.由于航天技术发展规划的调整,发射“实践“二号卫星的运载火箭又几经变动.“实践“二号卫星的设计方案也经过多次演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     
<正>嫦娥五号真空热试验完成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是探月三期工程的首发星,承担着探月三期返回再入验证任务。日前,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真空热试验圆满完成。图为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返回器与返回器支架对接的总装操作。(航讯)我国火箭助推器回收技术进入试验验证阶段近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在火箭助推器回收技术上取得阶段性进展。这意味着我国未来或可实现火箭助推器的安全可控回收。  相似文献   

9.
<正> 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屠善澄为团长,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胡文瑞、物理研究所陈熙琛、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鲁子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范剑峰和我国驻美使馆程永曾等同志组成的微重力代表团于今年6月20日至7月8日,先后访问了美国航天局(NASA)总部、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路易斯研究中心、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约翰逊空间飞行中心,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私人空间工业公司以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km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1月13日至14日,由国防科技工业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URSI中国国家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委员会、《宇航计测技术》编辑部联合举办的"2018国防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在福建厦门成功召开。参会代表220余名,来自核、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等军工行业,以及军队、中科院、高校等90多家单位。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航天科工集团科技与质量部、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产品保证部等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葛军所长主持大会开幕式并代表主办方致辞。相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4月24日,中国航天迎来了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应用,展现航天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激发创业热情,推动航天事业进一步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主场活动在古都——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和西北工业大学承办,由开幕式、科普展览、系列对话、报告会、论坛等16场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遨游太空五年之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任务接力开展。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二阶段的首发空间飞行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与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所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将为我国空间站  相似文献   

14.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二号"于9月8日起飞,这是2014年发生的坠毁事故后该太空飞机的首次试飞。维珍银河公司的第二艘"太空船二号"命名为"维珍团结号太空船",它与母机"白骑士二号"一同从母舰上起飞。尽管"团结号"在整个试飞过程中都与母机相连,但此次试验是2014年10月31日维珍公司首架太空船——"企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好事多磨。高分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比原计划晚来了半年多。然而,作为高分专项工程第二颗光学遥感卫星,高分二号卫星对于我国遥感卫星技术及应用产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里程碑意义,使其光芒并未因成功的曲折性衰减分毫。8月19日,高分二号卫星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完美托举下,腾空  相似文献   

16.
9月中旬,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从172万千米外深空,传回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这些数据是嫦娥二号从月球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过程中,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γ射线谱仪等三种有效载荷开机,所获取的空间环境探测数据。根据工程总体安排,将于近日择机再次开启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7月31日22时20分,"龙江二号"月球轨道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圆满完成环月探测任务,在地面飞行控制人员的精心操控下,按计划在月球背面预定区域受控撞月。解读:"龙江二号"微卫星整星重量仅47千克,于2018年5月21日随鹊桥号中继星搭载发射,同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2月29日,美国国防部和日本防卫省宣布,在日本京都府京丹后市Kyogamisaki部署第二个陆军海军/移动式雷达监视雷达(AN/TPY-2),以增强日本和美国本土的弹道导弹防御的传感器覆盖。Kyogamisaki通信站点雷达将增强位于日本北部车力基地的一部现有雷达。在日本防卫省的帮助下,美国国防部部署和测试该雷达,并在日本修  相似文献   

19.
<正>3月31日23时5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呼啸着划破夜空,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一刻意义非凡,它标志着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的首颗星正式开启征程。中继卫星主要是服务于航天器的卫星。通俗地讲,中继卫星就是一个位于36000公里上空的数据中转站,可以"居高临下"观测在中低轨道运行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为进一步普及航天知识,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庆祝中国航天日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指导下,在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法学会大力支持下,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全国"神箭神舟"杯航天知识大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