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新消息     
肖昊 《国际太空》2006,(3):24-24
天顶-3海射火箭2月15日成功发射回声星-10直播卫星回声星-10由美国洛马公司研制,重4333kg,设计寿命15年。日本M-5火箭2月22日成功发射自制红外天文卫星ASTRO-F它运行在高745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设计寿命550天。日本多功能运输卫星-2(MTSAT-2)2月18日由H-2A火箭发射升空其质量为  相似文献   

2.
□□据8月14日报道,日本科技部计划在大约4年的时间里投资200亿日元(合1.68亿美元)改装H-2A火箭,使其运载能力增加一倍。日本此举的目的是通过增加H-2A火箭有效载荷运载能力使其达到能够与欧洲“阿里安”等火箭竞争的水平,并且通过降低商业卫星发射成本来提高H-2A火箭的竞争力。此外,日本还想增加每次发射运往“国际空间站”的货物量。 改装后,H-2A火箭一级的直径将从4m增加到5m,还要增加一台主发动机,以提高其运载能力。新型H-2A火箭将能够把重4t的通信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负责设计和生产火箭,并且将负担开发…  相似文献   

3.
<正>采用"一箭多星"发射不仅可充分利用火箭的发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可按照所需搭载卫星的质量或体积合理地分担发射费用,这为中、小型卫星乃至立方体卫星开启了好、快、省的发射之路。当今,全球航天强国和大国(或地区),如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日本等都掌握并在有效地利用"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日本于2009年完成了"一箭八星"发射,引起了广泛关注。2014年,H-2A火箭又进行了"一箭八星"发射。1日本"一箭多星"发射情况日本的"一箭多星"发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前主要是演练和验证"一箭多星"发射技术。1986年8月12日,日本首次利用H-1  相似文献   

4.
<正>3月1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5号机"。这是H-2A火箭连续第二次发射与国防有关的卫星。该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本次发射前日本共有6颗卫星在轨工作,包括3颗光学卫星和3颗雷达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光学分辨率0.6米,雷达分辨率优于1米,将接替2011年12月发射的"雷达3号机"卫星。  相似文献   

5.
<正>3月26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光学5号机"。这是H-2A火箭2月1日发射"IGS-雷达预备机"后今年第二次发射侦察卫星,也是该火箭在不到6个月内第4次发射。"光学5号机"是IGS侦  相似文献   

6.
天兵 《国际太空》2006,(11):1-6
□□2006年9月11日,日本照相侦察卫星--信息搜集卫星-3a(IGS-3a)由三菱重工公司建造的H-2A-F10火箭成功发射,成为日本正在构建的全球信息处理系统的第3颗在轨运行的卫星.这是自2003年11月H-2A发射第2对照相侦察卫星(见图1)失败以来,日本火箭太空公司(RSC)进行的第4次发射(H-2A火箭在2005年2月26日、2006年1月24日和2月18日进行的3次发射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7.
天兵 《太空探索》2006,(11):46-49
2006年9月11日,日本用三菱重工建造的H-2A火箭,从日本南部的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1颗名叫信息搜集卫星-3A的照相侦察卫星,为日本正在构建的全球情报处理系统送去第3颗卫星,这是自2003年11月H-2A发射2颗照相侦察卫星失败以来,日本火箭太空公司的第4次发射。  相似文献   

8.
<正>英国卫星运营商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将成为日本三菱重工公司下一代H-3火箭的首家商业客户。发射定于2022年进行,具体发射哪颗卫星尚未确定。这是国际移动卫星公司第二次与三菱重工开展商业发射服务合作。三菱重工自2014年开始设计H-3火箭,拟用来接替H-2A和H-2B。该公司希望能每年用H-3发射6~10次,目前该公司每年发射3~4次。  相似文献   

9.
闻斋 《国际太空》2006,(3):32-32
2006年1月24日,日本"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又叫"大地"(Daichi)]由H-2A F8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向太平洋上空飞行约16min后,卫星与火箭分离.之后卫星进入高约700km、轨道倾角为98.16°的太阳同步轨道,并展开太阳电池翼.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05年2月26日,日本用H-2A火箭把多用途运输卫星-1R送入太空起,H-2A一直保持了百发百中的记录。2009年,又成功发射了新型运载火箭H-2B,使日本运载火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稳扎稳打的H-2A前些几年,日本运载火箭屡受挫折。1998年和1999年2次发射H-2火箭失败后,日本的航天计划成了众矢之的。为此,日本决定停止生产H-2火箭,而  相似文献   

11.
<正>2月21日,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由俄能源火箭航天公司为埃及国家遥感与空间科学局建造的"埃及星"A遥感卫星。卫星原定于1小时18分钟后分离,发射在第三级工作阶段出现问题,"弗雷盖特"第四级及其有效载荷进入了一条近地点偏低的飞行路线,但"弗雷盖特"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担心太空探索公司"重型猎鹰"火箭启用时间推迟,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已从国际发射服务公司预订了一次"质子"火箭发射,准备在2017年用来发射"欧罗巴星"/"希腊星"3卫星,但并未透露卫星名称和发射时间。"欧罗巴星"/"希腊星"3正在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建造,由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和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共有。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在星上设有一个Ku波段有效载荷,国际移动  相似文献   

13.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6,(4):12-15
日本1月之间两度发射2月18日,H-2A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多用途运输星”(MTSAT)2。这是H-2A自2001年8月首射以来的第9次发射。该卫星造价140亿日元,包括太阳能帆板在内总长约30米,重约4.65吨,是日本迄今发射的最重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它将和2005年2月发射的MTSAT-1R一起执行航空管制任务。在2010年MTSAT-1R正式退役后多用途运输星将正式接手气象观测任务。2月22日,M-5固体火箭在鹿儿岛发射场升空,成功地发射了“天文”F红外天文卫星、“立方体东京工大工程星”和一个太阳帆板展开试验装置“。天文”F发射后两周进…  相似文献   

14.
<正>巴西明星一号公司将从劳拉空间系统公司采购一颗名为"星一"D2多有效载荷通信卫星。"星一"D2重6200千克,将配备商用C、Ku和Ka波段容量,并配备一个军用X波段有效载荷,覆盖范围包括中南美以及大西洋部分区域。该星将在2019年由阿里安5火箭发射。明星一号公司拥有9颗卫星,是拉美最大的卫星运营商。  相似文献   

15.
1986年8月13日,日本发射了第一枚H-1运载火箭。这次在种子岛航天中心的发射并不能充分显示 H-1火箭的运载能力。因为它最终将是一枚三级运载火箭,而这次试飞的只是两级火箭。它的第三级 M-3S2固体发动机正在日产公司进行最后阶段的研制,将于1987年发射 Assro-C x 射线天文卫星时投入使用。最终的 H-1三级运载火箭应能把550公斤有效载荷射入地球静止轨道,相当于  相似文献   

16.
正2月2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光学6号机"。H-2A为两级火箭,两级均采用低温氢氧发动机,可根据任务需要捆绑2台或4台SRB-A3型固体发动机。IGS系统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2月12日,日本H-2A-202型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3号”雷达侦察卫星,用于监视朝鲜的导弹和核计划及开展自然灾害监测。这是H-2A火箭第20次发射和第19次发射成功。日本现有3颗光学侦察卫星在轨工作,2011年9月新发射的另一颗光学卫星尚未投入使用。有两颗雷达卫星被成功发射入轨,但后来因故障报废。  相似文献   

18.
日本计划从1986年进入对 ETS-6卫星的详细研制阶段,并计划在1992年用日本的第一枚 H-2火箭将这颗卫星送入轨道。卫星是2×3×2.8米的箱型。卫星内装载的有效载荷、推进系统和电子设备总重  相似文献   

19.
8月25日,日本宇宙探索局宣布,因发现H-2A火箭箭上通信与指令数据处理系统存在故障,日本下一颗“情报收集卫星”原定8月28日的发射被无限期推迟。由三菱重工公司建造的火箭是在种子岛航天中心进行发射准备时发现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宇宙探索局(JAXA)计划在12月份发射一枚专门面向纳型卫星的运载火箭。这种火箭由原本用来开展宇宙空间观测的SS-520探空火箭改装而成,有望把发射费用降低到较大型H-2A和"艾普西龙"火箭的十分之一,即几百万美元。该火箭由石川岛播磨重工公司宇航部门制造,高10米,直径约50厘米,将在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