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在测控试验现场,针对测控设备状态和测控数据的质量信息,采用智能自动监测技术对设备和测控数据进行实时监视以及动态分析,提出了科学的异常判决方法和处理方案,开发了试验质量信息综合分析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测控流程智能化管控、测控信息自动分析处理和质量信息自动化管理。在多颗卫星的跟踪验证中,质量信息监测系统对卫星长期管理的宏参数宏配置下发、标校和目标捕获与跟踪等任务过程能够进行准确监视,可以及时监测到测控数据和测控时间的异常并报警,并能够自动生成任务实施登记表等测控质量报表。实验表明,质量信息监测系统软硬件设计完善、状态监测点设置合理、判读测控事件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与飞机通信寻址报告系统(ACARS)两种数据链路的优缺点;提出了以ADS-B监视为主,将两种数据链路数据融合的思想.研究数据融合算法,构建数据融合模型,并编程实现了ADS-B/ACARS组合空域监视软件.现场运行证明,系统增大了多源监视范围、丰富了监视信息、提高了监视精度.  相似文献   

3.
从测控任务实际出发,对测控站测控信息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和分类,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数据异常判决方法。开发了测控信息自动监视报警系统,对测站测控信息进行实时监视、显示和异常情况报警,并将语音报警提示接入测站调度系统,实现了对测站测控数据的全程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4.
为监视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稳定度以为后续飞行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信息熵的航天器姿态稳定监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加权信息熵计算航天器姿态局部时域内的非线性变化复杂度,进而量化评估航天器的姿态稳定性,可对航天器的姿态稳定进行自动辅助监视和判断。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期间的17次调姿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发现了某次调姿后俯仰角和偏航角均未收敛和稳定,此现象在任务期间并未被测控人员监视发现,进一步证明亟需开展航天器姿态稳定自动辅助监视和判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于研发大型民用客机航路管制与监视系统验证与测试平台,以实现机地数据通信系统环境下的航路管制与监视信息的数据地面接收和处理;同时,依照现有的空管航路管制与监视功能的国际标准和相关区域的运行要求,实现地面管制系统向机载系统的数据发布。该项研究成果能对口飞机机载数据链相关的ATC(Air Traffic Control空中交通管制)功能和部分监视功能ADS-C(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Contract合同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提供对应的地面收发端,监控机载系统数据状态。该成果可以配合飞机研发过程中的试验和排故,并为适航验证工作提供有力的准备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气流绕流喷油杆的大量的冷吹风试验,对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及整理,拟合了一个经验公式.试验证明此拟合公式精度良好,误差小于7%.可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试验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雷测数据动态滞后误差,分析了雷达伺服系统产生动态滞后误差的原因,采用实用的统计分群滤波方法对数据进行有效修正,从而提高数据处理精度。通过对同一问题数据进行3种不同的处理,比对各种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动相关监视(ADS)数据对空域内的飞机实施监视和管制,是未来新航行系统(FAN)及有效的空中交通管理(ATM)的一项重要技术内容。为了解国际上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探讨适应于中国国情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和保证手段,提高对使用ADS、VHF、卫星通信及区域管制中心自动化系统的认识,寻求向新航行系统过渡的实施方案和方法,中国民航总局空管局曾在去年3~1O月,在首都机场组织进行了自动相关监视演示飞行试验。除空管局外,民航华北空管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美波音公司、联合航空公司、雷神公司及  相似文献   

9.
支持内容分析的网络监视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网络发生异常时,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进行监视和分析,是网管人员解决网络故障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介绍一种支持多种平台及内容分析的网络监视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简要介绍其中所涉及的数据包截获、数据包分析以及应用数据重组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可以监听网管人员感兴趣的数据包,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出其遵守的协议以及其应用层数据,同时支持将应用层数据进行重组,恢复到被监视用户所看到数据的格式,达到与被监视用户相同的显示效果。该系统的实现,为网管人员有效地管理网络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时分多址信道数据接收处理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相应的自动相关监视数据的接收、处理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接收到了各国飞机的飞行数据,经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导出了对应的处理结论,给出了自动相关监视数据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机大部件数字化柔性装配过程,面向制孔现场局部区域开敞性差、人工观察视角受限、制孔过程信息可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现场数据驱动的翼身制孔过程三维实时可视化监视方案。提出了面向现场可视化监视的制孔系统数据集,描述了虚实制孔场景的数据集成流程,根据实际需求给出了三维视角管理和孔位特征实时可视化生成的实现方法。基于CATIA平台开发实现了制孔过程三维可视化现场监视原型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与现场设备服务器的连接,实时获取制孔过程数据,能够直观、动态、多维地展现实际制孔过程,提高对飞机大部件制孔过程的现场监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量测数据自校准融合方法,给出量测数据系统误差(未知输入)的自识别自校准公式与计算步骤,能够自动对量测数据中事先无法校准的系统误差进行识别、估计、补偿和修正,从而减小系统误差的影响。建立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公式与计算步骤,进而降低偶然误差的影响。分别对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并进行了大量实例计算和仿真模拟验证。从两个算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的相对误差至少要比传统方法减小45%,且计算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监视报警系统作为旋翼试验塔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试验的全过程提供实时、直观、准确的数据显示,同时对超过设定值的参数发出声光报警,为试验提供直接的判断。本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监视报警技术在实际测试工作中的特点、难点及其减少误报率所采取抗干扰技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新航行系统中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正常运用的首要条件是对所管理的空域实施有效的监视。随着监视雷达的合理分布和数量增加,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的逐步应用,可实现所需监视空域的覆盖。由于网络的互连可使独立的各监视传感器集成为一个综合监视系统。综合监视系统是由多传感器组成,因而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将不适应综合监视系统的需要,刮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多传感器多种数据源的信息处理。二、监视系统的集成目前监视系统有一次监现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和新航行系统中的自动相关监视(ADS)、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状态难以监测的现状,文章采用小波包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综合振动能量指标,用于监视滚动轴承状态。采用滚动轴承实验数据对该方法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综合振动能量指标能够有效发现滚动轴承早期故障,对早期故障程度反应能力强,优于一些其他传统的监视指标。  相似文献   

16.
基于航空卫星通信的飞行监视,即自动相关监视(ADS),是航空卫星移动业务(AMSS)通信应用新领域,是建立在航空卫星通信基础上的一种新的飞行监视技术。该文介绍了基本ADS报告信息电文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含义,着重阐述将所收到的ADS数据进行处理,并以直观易懂的表格及图象形式显示出来,便于确切地知道飞机的四维位置(纬度、经度、高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7.
信息流量监控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试验信息系统在流量监控方面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信息流监视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对现有信息流量监视技术及信息流量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信息流监视分析系统的主要特点、总体设计、应用层协议、系统功能及系统接入方式进行了详细设计。初步试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实时监视各种应用协议在网络中的传输情况和应用分布情况,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网络拥塞情况和违规报文,保障实时任务数据的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8.
研发大型民用客机航路管制与监视系统验证及测试平台,从而实现机地数据通信系统环境下的航路管制与监视信息的数据地面接收和处理;同时,依照现有的空管航路管制与监视功能的国际标准和相关区域的运行要求,实现地面管制系统向机载系统的数据发布。该项研究成果能对口飞机机载数据链相关的ATC(Air Traffic Control,空中交通管制)功能和部分监视功能ADS-C(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Contract,合同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提供对应的地面收发端,监控机载系统数据状态。  相似文献   

19.
实际试验任务的外测数据处理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段处理。此外,连续波干涉仪的定位数据常常在段与段之间的出现台阶跳,有时会严重影响弹道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航应优先发展ADS-B应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监视能力、加强航空企业对飞行运行的监视、改善航空器协同避撞性能,这是“十一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业加快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新一代ADS-B航行监视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因此,“十一五”期间——自动相关监视(ADS)技术,是基于卫星定位和地/空数据链通信的航空器运行监视技术。最初,ADS技术是为越洋飞行的航空器在无法进行雷达监视的情况下,希望利用卫星实施监视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ADS概念下衍生的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不仅成功应用于无雷达地区的远程航空器运行监视,而且与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