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史研究》的主要宗旨应是研究。 1 998年第 4期 (6 3)“航空史话”栏目中《惨痛的教训》——对彭谦同志“回忆人民空军第一次战斗起飞”的补充和商榷一文算是应宗旨进行的研究。我觉得应向姜长英教授学习 ,过去他办杂志很注意刊登持不同意见的航空史研究文章 ,如对直升机和直升飞机的争论意见 ,他谦虚 ,不以权威自居 ,反对他的观点文章他照样刊登。他就很注意提倡民主研究 ,提倡争议 ,提倡民主辩论 ,“百家争鸣”嘛 !我认为越辩越明 ,越辩越正确、准确 ,对航空史史料的正确、全面有好处。学术研究应是民主、平等 ,畅所欲言 ,不论职位高…  相似文献   

2.
在飞行领域,我们经常说有“数”飞遍天下,无“数”寸步难行。例如,在起飞滑跑阶段发生特殊情况的机率相当大,一旦遇险,是继续起飞还是中止起飞,这对机长是个严峻的考验。而“V1”速度,正是机长在起飞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决定“走/停”、争取生存的关键依据和界限。2000年10月10日,原中国西南航空公司陈志勇机组驾B757/2821号机执行SZ408(加德满都-拉萨)航班,飞机起飞增速至130海里/小时时,突然从跑道右前方草丛中窜起一只老鹰,并以低于驾驶舱的高度从右向左急速穿越跑道,随即机组听到“砰”的一声,同时飞机伴有明显的晃动、偏转及发动机…  相似文献   

3.
黄老师 :《航空史研究》2 0 0 0年第 2期 (即 6 9期 )已收到 ,这期内容很丰富 ,上面有一篇张汝火英同志的“回忆交通大学航空模型研讨会 (ASC)”一文 ,因我当年也是该会会员 ,故倍感亲切。详阅该文后 ,本着为史实负责的态度 ,对有一处提出疑问 ,即 :第 30页左栏第 1 8行起的一段中舱身橡筋动力模型第一名究竟是谁 (张汝火英 Vs王学让 ) ?创记录的留空时间究竟是多少 (1 1分 45秒 Vs1 1分 5 2秒 ) ?我当时在现场与王学让在一起 ,目睹他的舱身橡筋动力航模起飞、盘旋上升、滑翔、遇上升气液、再缓慢盘旋、在高空滑翔、远飞出视界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1996年1月15~18日“工程系统最优设计”。成人教育大学集团。加利福尼亚州塔霍湖。1996 年1月15~19日“Spreadsheet辅助的系统工程与最优化设计会议”。联系电话(818)995-6335。1996年且月16~18日“美国航空与航天战略及战术导弹系统协会会议”。加利福尼亚蒙特雷县,联系电话:(202)6467400,传真(202)646-7508。  相似文献   

5.
《航空史研究》编辑部并郭军同志:您们好! 1995年9月25日,接到1995年第3期(总50期)《航空史研究》杂志,拜读了39536部队地勤战士郭军同志的大作“再论‘第一’”。看到“辽宁丹东(安东)浪头”几个字,心中感到很亲切,因为,此处是半个世纪前我在抗美援朝时作战的起降机场,在这里我和美国侵略军浴血奋战过,它记载着我年青时代的战斗经历。  相似文献   

6.
拙作《空军航空博物馆“乐士文”l号飞机说明辨正》(载《航空史研究》)1995年第4期及1996年第2期,简称《辨正》,下同)从原始历史文献记载,有关人员(包括黄光锐、杨添霭、区润忠等人)的回忆,近人著述中有关宋庆龄乘坐“乐士文” l号飞机试飞的不同说法等方面,论定宋庆龄没有乘坐“乐士文”1号飞机试飞.发表后,韩明阳、盂力发表了《为“乐士文——1号”飞机正史》(见第62期),(简称《正史》),以黄光锐、唐铎、杨添霭、区润忠等当年“亲身实践者”于70年后所作的回忆,否定拙作《辨正》中关于宋庆龄没有乘坐“乐士文” l号飞机试飞的主张,并“不客气地提醒”“想否定‘乐士文'1号飞机若干历史问题的先生们”,必须  相似文献   

7.
对飞行员而言,中断起飞(RTO)是时间紧迫生死攸关的问题.因为实施不当的中断起飞而导致的飞机事故或事故征候的可能性目前无法完全消除,中断起飞遂成为对飞行员决策能力的有力挑战,一直困扰着机组人员,甚至被某些飞行员视为畏途.粗略一看,飞行员的中断起飞决策是在“是” 与“否”之间作出选择,似乎十分简单,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实际上决策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飞行员的中断起飞决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只有那些具有较高决策能力的飞行员才能作出准确的中断起飞决策.  相似文献   

8.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军职离休干部,曾经当过国务院国家体委的军事体育局局长(国务院、中央军委双层领导),对新中国开展滑翔运动的历史有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的体验。1997年夏,我看到两篇关于呼吁航空航天开展早期教育的文章,一篇是《航空知识》在1994年第7期上报导了1996年岁末,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季文美教授、中国空气动力学家庄逢甘博士、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顾诵芬研高工以及屠基达先生等130名航空专家、学者,上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建议在我国开展早期航空航天教育。另一篇是1997年夏秋季节,空军“招飞办”主任白力牛大校撰文,希望在全国已经开展招飞工作的一百多个地市中,都能有一两个“飞行员预备班”,并在进行试验、摸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我写的“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于1996年4月出版了,57期的“航空史研究”上刊登了一些人的评价,这里是对自己书的评论。 八十年代初,我写信给几家大图书馆,问他们有没有关于航空历史的图书。给我回信的只有北京图书馆一家。回信告诉我,中华书局出的张鸿《古代飞行的故事》。此书1965年初版,印了16700本,1981年再版,印了10400本。1965年本,我早已买过,还想要1981年本。我去西安新华书店,没有买到,后来到北京新华书店,仍未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纵向飞行品质要求中“操纵期望参数CAP”、“机动飞行中的操纵运动”和“起飞中的纵向操纵”三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对不使用控制增稳的飞机,CAP参数中A种飞行阶段一级下边界要求0.28显得偏高,特别是对带有较多外挂物要进行对地攻击的飞机更难于满足;对单位过载杆位移的要求,原OTT中要求X~n>12mm/g比较含糊,把它理解为对整个飞行包线内所求飞行情况的要求,并且作为力臂调节器设计中变臂比选择的重要依据,可能有问题,应该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确定出适合我国情况的X~n要求;对起飞中的纵向操纵应考虑飞机起飞滑跑时加速度的影响,队为MIL-F-8785B中要求在0.9V_(min)达到起飞离地姿态和OTT中要求在0.8V_(离地)抬前轮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消息两则     
一、坐谈会北京航空联谊会将在今年(1997年)举办纪念“八一四”空战六十周年坐谈会.二、张镒同志生平(编者按:张镒同志为我刊热情题字,不幸他于96年冬去世,值此表示深切悼念,特转载他的生平介绍)张镒同志生平中国民航总局第一研究所副司局级调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北京黄埔同学会顾问张镒同志,于1996年11月26日逝世,享年80岁.张镒同志1917年2月15日生于贵州省盘县.1933年就读于黄埔军校10期步兵科,后经选拔进人中央空军军官学校9期轰炸科学习,1944年5月赴美国飞行学院学习.1948年9月在中国航空公司任副驾驶.1949年11月9日毅  相似文献   

12.
地面效应对舰载机起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地面效应(以下简称“地效”)对近地飞行时飞机的迎角、升力、阻力和洗流场都有明显影响,而尤以升力效应对起飞特性的影响最为严重。舰载机在飞离甲板瞬间地效升力突然损失,可能导致“下沉”现象,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本文的工作包括两个主要方面:1.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在不同离陆高度时全机气动参数的计算方法。2.研究舰载机在飞离甲板瞬间因突然失去地效而导致起飞特性的变化,特别是下沉问题。算例表明,地效使得甲板起飞和地面起飞特性有明显区别,是舰载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国防部宣布,将“垂直起飞和回收”(VLAR)无人机技术验证的合同(约200万美元)只给波音公司,用以验证该公司的“直升机翼”(Heliwing)无人机技术。此事使有关的工业厂商甚感意外,他们原预计,国防部至少会选择两个以上的合同商。贝尔直升机公司最感到惊讶,因为他们的“鹰眼”(Eagle Eye)倾转旋翼无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 :本刊收到韩明阳同志的严正声明已是 5月 10日了 ,当时第二期 (即 69期 )早已开印了 ,所以只好在本期上刊出 ,应该说是没有耽误吧 !对于本严正声明 ,我们很为纳闷 ,怎么韩明阳同志连自己做的事都不知道了 ,使人费解。在此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 :我刊于 99年 6月的 65期上刊出“一大怪事”一文后 ,收到一些稿件及信件 ,包括韩明阳的“保卫航空史研究的旗手”(此标题是我们加的 )一信 ,信中说“姜长英是当代中国航空史研究的旗手 ,应勇敢地保卫他 ,不允许任何人纂改历史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可以说 ,就是在他的促进下 ,我们后来才发表了两批文章的 )这些稿件信件均刊于 99年 12月的67期上。这下又来了一些稿件和信件 ,但正值学校放寒假 ,基本上都是开学时才收到的 ,所以只能在今年 6月份的 69期上 ,才刊出这些。其中包括韩明阳同志于 2月 2 4日写的信 ,其中称“最近我看一些保卫旗手的文章 ,我感到主攻目标是对的……。”我们想信韩是看到 67期上的文章 ,才写出此信的 ,而“保卫旗手”还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呢 !可那时不来声明 ,还反而“感到主攻目标是对的。”到五月份才来这严正声明 ,我们实在不好理解。有兴趣的读者 ,可以对照 67期及 69期阅读之。至于这场“争论”是否毫无意义容后再议之  相似文献   

15.
CJ828大型客机平衡场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起飞性能是大型客机飞行性能技术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平衡场长角度对大型干线客机CJ828的起飞性能进行估算分析.在海平面和高原气候下,对“加速-起飞”和“加速-停止”两种情况的飞机起飞场长进行计算,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平衡场长和失效速度.针对拉萨贡嘎机场,评价高原起飞性能.从起飞重量、机场高度、发动机推力和机翼面积四个角度分析平衡场长的影响因素.最终确定CJ828起飞性能.  相似文献   

16.
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NavAir)将计划在AV—8B“鹞”式飞机上率先使用民用软件和硬件标准。这项计划开始于6年前,NavAir打算用新的任务计算机(MSC)和战斗管理计算机(WMC)代替AV—8BVSTOL(垂直/短距起飞及着陆)战斗机上的任务及外挂管理计算机,以便增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波音公司前不久公开展示了由原麦道公司从1992年开始秘密研制的“食肉身”(bird of prey)隐身技术验证机(详见本刊下期的专文分析)。该机1996年秋季首飞,总共完成了38次试飞。“食肉乌”翼展约为7米,机长14.3米,机重约3360千克。 (姜)  相似文献   

18.
信息动态     
涵道风扇无人驾驶机用重油发动机飞行奥罗拉飞行科学公司已开始飞行试验装燃烧JP8或喷气A级燃油的重油发动机的“金眼”80垂直起飞无人驾驶飞行器(UAV)。涵道风扇可带机翼UAV系列中的最新型号“金眼”80用于参加美国国防远景研究计划局(DARPA)“制式飞行器”(OAV-Ⅱ)的竞争并用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0月,我随以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司长、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昭东为团长的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代表团赴奥地利、德国,参加了国际信息文献联合会(FID)第48届学术年会,参观了“’96慕尼黑国际电子通讯及信息技术博览会”,顺访了德、奥两国的信息、图书、科研机构及一些企业。有机会看到了世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了解了世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动向,使我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20.
邦巴迪尔公务机分公司(以下简称邦巴迪尔公司)正在设计的“全球快车”公务机与美国湾流航空航天公司(以下简称湾流公司)设计的“湾流”5,互为竞争对手,将争夺航程6500海里、单价约3500万美元的喷气公务飞机市场.据称,这个市场的收益至少100亿美元.市场争夺白热化湾流公司于1992年开始研制“湾流”4双发喷气公务机的后继机“湾流”5,并计划1996年11月交付首架;一年以后邦巴迪尔公司开始“全球快车”计划的预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