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控制系统,采用姿控发动机和格栅舵的小型多级固体运载火箭开展了运载能力分析研究.给出了运载火箭飞行方案,提出了一种飞行程序角的工程设计方法.给出了姿控发动机工作模型,建立了六自由度弹道计算和优化模型,采用混合进化算法进行弹道优化,并给出了仿真算例.仿真计算及分析表明,小型多级固体运载火箭满足发射小卫星的运载能力要求,姿控发动机推进剂分配方案合理,为总体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绪言“侦察兵”是美国第一个四级全固体发动机的运载火箭。据美刊报导,由于它连续37次发射获得成功,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小型运载火箭。早在1957年中期,美国国家航宇局(NASA)的兰利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Center)就开始着手研究一种采用固体发动机的小型运载火箭,与此同时,美国空军也想研制一种先进的固体试验火箭,后经两家协商确定搞一个共同方案,由兰利研究中心负责系统管理,于1957年5月开始研制,运载火箭命名为“侦察兵”(Scout)。同年兰利研究中心与各家承包商签订了各级固体发动机的研制合同,1959年4月从十三家承包商中选定林一  相似文献   

3.
自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事故以来,美国一直在积极地发展军用和民用一次性运载火箭。这些火箭有宇宙神2、德尔它2、大力神2、大力神4、新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先进发射系统以及Shuttle-C,此外,还研制了一种外形完全不同的小型运载火箭——飞马座空射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4.
闭路制导在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运载火箭发动机推力偏差和秒耗量偏差大,导致关机点时间偏差也大,因此偏差轨道和按标称值飞行的标准轨道之间偏差大,传统的摄动制导难以满足对卫星高入轨精度的要求。针对固体运载火箭的上述特点,本文提出具有工程意义的闭路制导方法。实现闭路制导的关键之一是需要速度的求解。本文根据运载火箭的实时飞行状态和卫星轨道元素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简单实用的需要速度,并应用于发射近圆轨道卫星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的闭路制导控制中。经过数学仿真验证,证明本文中的方法在各种干扰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J-1火箭首飞成功,有效载荷沉入大海日本的小型全固体运载火箭J-1于今年2月12日从种子岛航天中心的大峡发射场进行了它的首次发射,成功地把高超音速飞行试验件(HYFLEX)送入预定的亚轨道,但遗憾的是该试验件未及回收就因系缆断裂而沉入海底。J-1是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小型全固体运载火箭的技术特点和主要型号的性能水平;分析了小型运载火箭用固体发动机的当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迭代制导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华滨  李伶 《航天控制》2002,20(2):29-37
通过引入“平均引力”的简化假设 ,利用Pontiyagin极小原理推导了一组可自动起步 ,满足 1~ 5个卫星轨道终端条件的迭代制导方程 ,并应用于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三级飞行段、滑行段以及入轨段的制导控制  相似文献   

8.
美轨道科学公司(OSC)完成了一种低成本运载火箭(LCLV)的首次飞行。2月6日从 Wallops 岛为美国空军弹道导弹局和战略防御倡仪机构进行的发射是一次亚轨道飞行。LCLV 是从轨道科学公司星鸟系列中派生的一种新型三级固体推进剂火箭。它由黄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开展了固体运载火箭底部对流热环境计算研究。采用线性化热力学参数的单一介质简化处理方法,模拟了发动机喷流与高速主流的流场,得到了热流与温度参数,并与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固体运载火箭底部存在较为严酷的对流热环境,本文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真实飞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为固体运载火箭的热环境与防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大篷车(美国)孙广勃大篷车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系列是由航天服务公司设计的。1990年,该公司被EER系统公司买下,所以这种火箭现在属于EER系统公司。1981年8月,当时的航天服务公司曾从得克萨斯附近的一座岛上对它的第一种火箭(称为灰毛...  相似文献   

11.
Peeb.  C  辛平 《上海航天》1989,(5):9-11
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美国便竭力要为空军和民用用户提供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这些运载火箭包括“阿特拉斯”Ⅱ、“德尔它”Ⅱ、“大力神”Ⅳ,以及新研制的大推力先进运载火箭(ALV)和航天飞机C.与此同时,美国还正研制一种飞行轨迹全然不同的小型运载火箭——“飞马座”空中发射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2.
水平空中发射固体有翼运载火箭轨道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水平空中发射固体有翼运载火箭的飞行特点,提出了一种飞行程序角的工程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三级飞行段及滑行段飞行程序角的表达式,建立了发射轨道优化模型,应用基于方向的遗传算法对其发射轨道进行了优化。该方法适用于水平空中发射固体火箭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弹道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希祥  江振宇  张为华 《宇航学报》2010,31(5):1304-1309
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了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弹道优化设计问题。设计了固体运载 火箭上升段飞行程序,构建了固体运载火箭弹道优化设计问题的粒子群算法,通过控制参数 改进和引入函数拉伸策略,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能有效 解决固体运载火箭弹道优化设计问题,优化方案末助推级液体推进剂消耗比原方案减少11.1 %,算法收敛速度快,需设置参数少,易于工程实现。可为固体运载火箭弹道优化设计 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外固体运载火箭技术的新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毅强 《固体火箭技术》2012,(5):569-572,582
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快速进入空间的有效手段,已成为目前各国航天运输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国外固体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四方面总结出其发展趋势,即向低成本、高可靠、快速机动发射发展;向固体运载与导弹技术共用发展,深层次拓宽军民融合领域;向与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大型固体助推器技术共同发展,并充分利用成熟技术;向模块化、可扩展化设计发展。最后,对国内发展固体小型运载火箭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力神ⅣB运载火箭在过去的12次飞行中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其中,它的大型轻质固体发动机采用改性推进剂、三段石墨复合材料壳体和柔性喷管,是经飞行考验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之一.芯级火箭一、二级发动机推进剂为四氧化二氮/混肼50、半人马座上面级发动机为液氢/液氧,可把超过5760kg的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广泛运用于各种型号运载火箭的高能量半人马座上面级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能三次起动,第一次点火到达停泊轨道,在停泊轨道第二次点火将自身和卫星送入大椭圆轨道,经5到7小时滑行后再次点火到达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在大力神Ⅳ/半人马座运载火箭上它的工作时间创造了最长的记录.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国已把为军用、民用和商用的低成本、高可靠进入太空方案列为重点项目.预计到2000年,对于低地轨道空间运输系统的有效载荷能力要求,可能会达到2268~2722t.固体火箭在满足这一要求方面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事实上,美国目前的太空入轨级(近地点和远地点发动机)、五分之四的运载火箭助推级和第五代运载火箭新型号,都使用或准备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 今后的空间站、星球大战计划及太空探索,都需要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支持;正在研制  相似文献   

17.
美空军最终选中了通用动力公司的宇宙神—半人马座2火箭作为新的军用中型运载火箭(MLV-2)。在这以前,美国空军已经接受用麦道公司的德尔它2以及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的大力神2和大力神4作为军用中型运载火箭(MLV-1)。这些运载火箭大部分将用来代替航天飞机发射军用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防预研计划局(DARPA)将协助航天数据公司研制和验证一种新型航天运载器。这种运载器是由MX导弹第一级和有翼的飞马座运载火箭部件组合而成的。 研制这种运载火箭的目的在于为美国国防部提供发射第一个快速反应军用卫星的能力。 这种新型火箭称作金牛座标准小型运载火箭(SSLV),是  相似文献   

19.
<正>一、艾普斯龙火箭情况简介艾普斯龙(Epsilon)火箭是日本2007年开始研发的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和远程投送能力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取代已退役的M-V固体运载火箭。火箭全长24.4m、直径2.6m、质量91t。该型火箭在设计上具有很多独到之处,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以实现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发射的目的。2013年9月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成功发射了首枚艾普斯龙火箭。2016年12月,进行  相似文献   

20.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于1990年11月26日用一枚新型德尔它-Ⅱ运载火箭为美国空军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海星(Navstar)卫星.这是德尔它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1次发射,是称为德尔它-Ⅱ7925的新型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服务. 德尔它-Ⅱ7925型运载火箭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助推器,并且加大了第一级主发动机的喷管、新型固体火箭助推器采用石墨环氧发动机(GEMS),该发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