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把火箭长度由32米增加到35米,总起飞推力达到280吨,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1.8吨提高到2.5吨,以满足发射更重的返回式卫星的需要,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  相似文献   

2.
金兑 《太空探索》2001,(8):16-17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是为发射美国的铱卫星,在长征二号丙火箭基础上经过改型而发展的一种多用途低轨道运载火箭。 1993年4月,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铱星发射服务合同。按合同要  相似文献   

3.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2-43
1992年,为了发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铱卫星,对长征二号丙火箭进行改进设计,研制成功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有两种型号:一种是发射铱星的长征二号丙/FP火箭,另一种是发射“双星计划”的长征二号丙/SM火箭。  相似文献   

4.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36-39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经过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全长约4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3.9吨.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液体运载火箭技术是在液体弹道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为长征一号,是以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为原型进行研制的.尔后,又在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我国的第二种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经过研制,衍生出了长征二号系列火箭、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和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所以长征一号和长征二号研制成功的历程即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创建历程.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07,(8):36-39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经过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全长约4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3.9吨。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07,(8):26-27
序号运载火箭名称发射日期航天器名称结果地点1长征一号1970.04.24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酒泉2长征一号1971.03.03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酒泉3长征二号1974.11.05返回式卫星失败酒泉4长征二号1975.11.26第1颗返回式卫星成功酒泉5长征二号1976.12.07第2颗返回式卫星成功酒泉6长征二号1978.01.26第3颗返回式卫星成功酒泉7长征二号丙1982.09.09第4颗返回式卫星成功酒泉8长征二号丙1983.08.19第5颗返回式卫星成功酒泉9长征三号1984.01.29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失败西昌10长征三号1984.04.08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西昌11长征二号丙…  相似文献   

8.
金兑 《太空探索》2001,(6):16-17
长征二号丁是由上海航天局于1990年开始研制的一种两级液体运载火箭,用于发射新型返回式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1992年8月9日它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成功,在长征二号火箭家族中崭露头角。 上海航天局的科技人员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研制  相似文献   

9.
8月18日17时2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9月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按计划已空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于受到"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影响,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 1990年7月16日北京夏令时9时40分,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助推火箭和一、二级火箭正常飞行,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这枚火箭是由我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  相似文献   

11.
金兑 《太空探索》2001,(7):22-25
1986年,在世界航天发射流年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同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长征二号E火箭的最大特点是首次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并  相似文献   

12.
序号运载火箭名称发射中心发射日期卫星名称星箭分离轨道备注1长征一号酒泉1970.04.24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近地轨道成功2长征一号酒泉1971.03.03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近地轨道成功3长征二号酒泉1974.11.05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失败4长征二号酒泉1975.1126第1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5长征二号酒泉1976.1207第2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6长征二号酒泉197801.26第3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7长征二号丙酒泉1982.09.09第4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8长征二号丙酒泉1983.08.19第5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9长征三号西昌1984.01.29试验卫星大椭…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A、B星(“环境一号”A、B星)送入太空,约51min后,卫星准确进入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担任此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是该系列火箭的第31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  相似文献   

14.
“长二捆”火箭 工程的立项为了发展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适应对外发射服务的需要,1986年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提出了研制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简称“长二捆”火箭)的方案设想,并开展了部分前期  相似文献   

15.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0-41
1990年开始研制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用于发射新型返回式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利用长征四号火箭的研制成果,以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长征二号丁火箭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金兑 《太空探索》2001,(2):18-18
1970年在远程导弹的基础上,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主持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用于发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 长征二号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箭长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总推力280吨,其近地椭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8吨。经过4年的研制,1974年11月5日第一枚长征二号火箭进行发射试验,但由于箭上控制系统一根导线折断,火箭升空后20秒飞行姿态失控。最后火箭自毁爆炸,残骸坠于发射场附近,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三十七届国际宇航会议上,中国和日本发表了他们用于发射小型卫星的运载火箭的资料。中国运载火箭为“长征二号”,可携带2~4颗卫星进入低轨道。日本的运载火箭为三级固体火箭,可发射20公斤小型卫星。  相似文献   

18.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8-51
1992年,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专门为发射神舟号飞船研制成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从1992年开始研制,经适应性修改,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11.2吨,不仅可以发射各种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还可用于发射月球探测器或星际探测器。1999年11月20日,它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遨游21d、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第二天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2005年8月2日,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素有“金牌火箭”美称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20.
武铠 《太空探索》2004,(10):2-3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3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传来的捷报。这3次发射升空的火箭,同属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