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罗杰 《国际航空》2009,(11):21-23
构架在数据链基础上的无人机通信技术正在快速发展。透过“全球鹰”长航时无人机的数据链通信系统,我们可以了解无人机通信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网电空间数据链的认知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海涛  钱一名  方正 《航空学报》2016,37(11):3476-3484
为了增强复杂电磁环境中网电空间数据链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发送-感知-接收(T-S-R)工作模式的同时收发认知抗干扰(SCAJ)技术,通过在感知/接收周期内动态分配感知、接收时隙而实现实时抗干扰。针对所提同时收发抗干扰策略,研究了基于能量检测的干扰感知性能,推导出衰落信道下干扰检测概率的闭式表达,并分析了同时收发认知抗干扰系统容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同时收发认知抗干扰技术提升了网电空间数据链的干扰感知能力,且在自干扰较低时能够提高网电空间数据链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中型无人机系统实现远程测控与信息传输的技术需求,在参考国外"捕食者"、"全球鹰"等先进无人机系统技术体制和实现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商业或军用通信卫星作为空中中继平台,建立无人机卫星中继数据链,实现我国远程无人机系统的超视距遥控、遥测和侦察信息实时传输的解决方案,这对延伸无人机系统的作用距离、提高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无人机系统卫星中继数据链的技术体制,提出了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对具体的工程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人机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分析了包括隐身技术、飞行控制技术、抗截获传输技术、动力技术、数据链技术、发射与回收技术、作战任务系统规划技术等无人机相关技术;探讨了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具有半双工数据链变形无人机地面操控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Windows平台下供外场使用的便携式变形无人机地面站一体化设计方法。采用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消息与内存共享机制,实现了变形无人机数据链从物理半双工到虚拟全双工的转换,完成了便携式变形无人机地面站的工程化。经外场试飞验证,该地面站在虚拟全双工模式下数据指令最短发送周期能够达到20ms,其性能已经达到物理全双工系统的指标,为今后研制开发低成本、小型化的无人机一体化地面站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遥控驾驶关键技术研究与飞行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团结  方威  王锋 《飞行力学》2011,29(2):17-19,24
无人机遥控驾驶方式相对程控方式来说,在时间延迟、情景遥现、数据链性能优化以及飞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这些因素也成为了困扰无人机遥控驾驶发展和应用的关键.借鉴无人机技术验证平台地面闭环试验的结果,以时间延迟、数据链路性能为重点针对无人机遥控驾驶所面临的各种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关键技术解决方...  相似文献   

7.
王琛  周洲 《飞行力学》2012,30(2):147-150
为了改善在数据链时延情况下察打无人机的性能,对造成时延的因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数据链时延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并对无人机整个控制回路的各个节点的响应方式,提出了一种时间-事件-事件-时间驱动方式,使得无人机数据链的时延序列具有Markov性,同时给出了状态转移矩阵的求取方法。为了改善无人机的响应特性,采用最优控制的方法对时延进行了补偿,并基于某无人机平台验证了补偿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引入使得无人机的动态响应特性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数据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无人机及其数据链,重点对无人机数据链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分为地面试验和空中飞行两个阶段。在地面试验阶段,提出了一种研究数据链性能的方法和两个测试指标,初步了解了地面操纵性能;在空中飞行阶段,着重分析了数据链受干扰情况下对地面操纵的影响及一些应对策略,评价了地面遥控状态下的飞行性能。  相似文献   

9.
航空数据链是现代航空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弥补话音通信的不足、实现空地一体化的自动化指挥控制和提高航空兵整体作战能力意义重大.本文在对数据链概念、作用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立足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航空兵作战的信息保障需求,研究与探讨了军事航空数据链系统的抗干扰技术与体制.  相似文献   

10.
该文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传输系统应用于无人机下行数据链路中,基于无人机通信信道的组成、冲激响应模型,构建了无人机链路中的OFDM通信系统.针对无人机信道快时变和高动态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给出了在无人机飞行状态下误码率性能的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OFDM信道估计算法可以满足未来无人机下行数据链路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1.
《飞机设计》2010,30(1):8-8
<正>1征文范围及内容(1)我国无人机行业的产业政策及管理方式探讨;(2)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国内外无人机研发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无人机系统总体技术、平台总体综合设计技术、动力装置\技术、飞行控制与管理、导航技术测控与数据链技术、武器化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12.
方威  李德尚  邹泉 《飞行力学》2015,33(1):87-91
为满足无人机遥控飞行试验中数据链传输的高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提出了数据帧设计和处理技术,加入拼帧机制并改进了数据链传输性能。通过在理想仿真环境、半实物仿真环境和真实飞行中对帧处理技术的研究,总结了拼帧设计思路和方法。最后,通过分析遥控飞行试验的测试数据,验证了帧设计及处理技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小型无人机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了无人机的结构设计和算法,阐述了弹射起飞系统和伞降着陆系统的设计原理,采用嵌入式系统和GPS设计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控制、导航控制、任务控制系统和数据链,实现了空中机器人的自主飞行。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以其独特优势在侦察探测和武装打击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世界范围内多处战场上大放异彩。然而,针对无人机的干扰、诱骗和捕获问题不断发生,反无人机作战越来越成为各国军事研究热点。从无人机光学、热能散射、雷达反射、电磁信号、磁场和声学等目标特征分析了探测侦收技术,针对无人机测控和导航链路方面研究了干扰压制技术,并分析了对无人机的主要诱骗捕获方式。在此基础上,在探测侦收、干扰压制和诱骗捕获3个方面对无人机抗干扰防诱骗主要手段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中远程空空中继链路、自主导航技术、智能化以及信息安全一体化设计研究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战术数据链中纠错编码技术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术数据链是现代战场及时有效管理和了解高密集、快速变化的作战态势,传送信息的链路或网络,为作战飞机提供抗干扰、保密的数据通信和数字语音,同时要求信息的传输、处理、分发要做到安全、及时和有效,因此纠错编码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讨论了战术数据链中的RS纠错编/译码的具体设计方法,对其纠错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无人机)测控链路高抗干扰需求,给出了实现跳频速率20 000次/s的扩跳混合无人机测控数据链系统实现方案.系统采用跳频频率并行捕获模式.跳频源设计采用直接频率合成、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和PLL (Phase-Locked Loop,锁相环)相结合的混合频率合成技术.利用相位响应滤波器,通过正交调制技术完成MSK(Minimum Shift Keying,最小频移键控)、GMSK (Gaussian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最小频移键控)调制.通过推导得出2 bit差分解调输出与载波频率选择有关,且为四分之数据率的整数倍关系.然后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跳频频率间隔选取方法,即跳频间隔应当将临近跳频的主瓣分开,同时跳频载波频率应当设在其他跳频频谱的零点处.最后总结了高速扩跳频系统参数设计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在自主近距空中加油过程中,无人机通常利用机间数据链进行导航数据共享,解算获得高精度的相对导航信息.机间数据链受扰中断时,在常规相对导航策略失效的情况下,无人机通过搭载的态势感知传感器对未知环境进行探索.针对受油机与非合作目标加油机间中远距离相对导航问题,提出了一种测距测角信息下的相对状态估计算法.考虑到测距测角信息下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研究,分析总结无人机系统在侦察作战全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电磁干扰,结合无人机系统抗干扰特性,提出应对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无人机系统作战运用方法,有效提高了无人机在战场中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9.
工业动态     
正顺丰无人机与中国电科54所签战略合作协议6月8日,顺丰旗下无人机运营公司丰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发起并将联合行业内其他有影响力的组织,共同开展大型物流无人机通用测控数据链、通用地面站等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推进大型物流无人机通用测控数据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第一视角飞行模式,同时观察图像与导航数据来控制无人机飞行并实现着陆.第一视角飞行是一种基于无人机上加装无线图像传输设备,在地面看屏幕操控无人机的操作模式.无人机操纵员通过观察前视探测器拍摄的图像和导航数据控制遥控器,地面控制站捕捉遥控器的输出信号并把该信号通过数据链传至机载飞控系统,从而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该飞行模式的实现,提高了无人机飞行的机动性,突破了小型无人机只能在本场着陆的限制,使无人机可以在远离本场情况下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