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各种交际语言中,公示语是一种特殊形式,其具有的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是公示语区别于其他交际语言的特色功能,在旅游景区尤为常见。旅游景区公示语不仅担当了公示语功能,同时是国内外游客欣赏、了解景区风景及文化的重要渠道。对外国游客来说,景区公示语翻译重要性更是可见一斑。但综观国内景区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公示语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翻译的对错,同时还需要考虑外国游客的语言习惯。本文以桂林旅游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文本类型及英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示语术语的翻译:评《汉英公示语词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作为一种术语,具有意义上的单义性、规划的科学性、分类的系统性,其使用要遵循简明通俗、约定俗成的原则,其翻译要尽可能采用国际词语。《汉英公示语词典》对公示语翻译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统一作用。本文尝试分析公示语作为术语的特点,并结合该词典“航空旅行”一节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公示语术语翻译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翻译的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河南省公示语翻译现状,从语言生态维度和文化生态维度提出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互文性理论与公示语翻译紧密相连.以互文性理论为依据,对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公示语从微观互文性和宏观互文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其错误并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中英广告差异为基础,在翻译目的论的关照下,以个案分析为模式,加以对比赏析,试图证明目的论之于广告翻译的实践效力。本文认为,结合广告翻译以"文"图"钱"的特有目的,以目的论为理论背景,在广告翻译过程中可以摆脱原文的羁绊,重组、增删、变通、改写广告原文,实现广告的诱导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视角对作家隗静为小说《A1机场,一个美丽的传说》所作英译本中体现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并得出启示。通过文本分析总结出三种翻译策略及技巧,包括增译、省译及异化,得出译者要能把控翻译目的、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素养及扎实语言功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研究盗墓类题材电影字幕英译的翻译策略。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从归化和异化两方面对《盗墓笔记》《寻龙诀》两部盗墓类电影字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盗墓笔记》《寻龙诀》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实现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归化使电影中文化意味较强的表达更符合英语受众的理解习惯;而异化则在翻译过程中适当保留原语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让受众能从译文中感受到原语文化独特的异国情调,正是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巧妙结合使得《盗墓笔记》《寻龙诀》的字幕翻译取得了成功,并对其在海外的影片宣传和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安作为国内热门旅游城市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海外游客,对此西安迫切需要建设城市的多语旅游环境。完善的多语旅游环境不仅能与各国游客进行有效沟通,还可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形象。西安作为国内知名旅游城市其大部分景区还是以汉英双语公示语来为游客提供服务,这些景区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语旅游环境。西安多语旅游环境的现状如何以及旅游景区英语公示语对加强西安多语旅游环境的建设具有何种意义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的、译者翻译观、翻译行为发起人、译文受众等诸多因素对重译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探讨重译,有助于我们认识躲在不同译文之后的译者本身和译文赖以生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译本,也更深刻地认识重译在推介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的、译者翻译观、翻译行为发起人、译文受众等诸多因素对重译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探讨重译,有助于我们认识躲在不同译文之后的译者本身和译文赖以生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译本,也更深刻地认识重译在推介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它能传达人类的思想,所以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由于不同的地域起源和风俗习惯,中西方所产生的文化不同,这些文化在各自的语言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宗教信仰的不同、历史发展的变迁、逐渐形成的风俗习惯、人们头脑中的思维方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所以在翻译中就不得不考虑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既要考虑到相似性,又要考虑到差异性,本文主要从中英文化相似和差异入手,来阐述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37至1945年抗战时期的抗战语境对我国的翻译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赞助人的视角剖析Andre Lefevere的操纵论对抗战时期我国译介活动的影响和操纵,指出赞助人对翻译活动有其推动作用。也分析其对翻译过度操纵的局限性,以及翻译研究不应忽视对翻译本体的认知与把握。  相似文献   

13.
民航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民航英语翻译属于应用翻译范畴,应坚持目的性原则。本文从词汇、句法及文体三个层面,分析了民航翻译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并结合翻译实践,探讨了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外壁热流响应计算的导热反问题方法及其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组合结构外壁热响应特性,根据Beck’S序列函数法的思想,优化算法各个环节,建立应用多个温度测点、多个未来时间步的计算模型。通过假设热流呈三角波形变化开展数值验证,计算结构内部温度场,并取其中数点温度信息作为反问题输入条件反演得到外壁热流响应,得到热流误差不超过O.5%、温度误差不超过0.01%的理想结果,并得到测点数量及位置等因素对计算误差的影响。该计算方法可应用于包装结构在模拟火灾等特殊环境中的外壁热响应研究。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然后介绍了动物反谚语的形成规律。最后,通过对其中一条反谚语"All sb`s swans are geese"的认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读者对反谚语的解读取决于文本信息、读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关的社会阅历和日常生活知识等诸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化空缺现象是一种语言文化异质性的极致表现。如何弥补翻译中的文化空缺实现文本连贯重构无疑给译者带来巨大的挑战。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文化空缺的可译性及其翻译手段,如意译要做到对源文本的深度忠实等,希望为解决由文化空缺所带来的翻译问题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围绕沃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文,从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忠实三方面分析了本雅明的反传统翻译理论,指出译者的任务是:尽可能地发掘纯语言,确保语言生命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各大飞行院校和航空公司都加强了对飞行员英语能力的培训,但效果并不如人所愿。本文尝试着从翻译教学法角度,对目前飞行员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如何将翻译教学法具体运用于飞行员英语教学进行了阐释,以期对飞行员英语能力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中礼貌原则差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貌这一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文化中.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对礼貌原则不同的定义.本文就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便准确、得体地运用礼貌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基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指导,以《聊斋志异》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活动中不同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造成的翻译差异,以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