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主要论述了飞机结冰风洞试验的必要性;阐述了结冰风洞试验方法;给出了相似准则和模拟参数计算结果及分析;讨论了飞行高度和大尺度水滴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3.
继研究结冰模拟对Y-7飞机纵向特性影响之向,本文又介绍了结冰模拟对Y-7飞机横向特性及舵面效率的影响,在讨论其试验条件及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对结冰条件下的飞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相似转换是结冰风洞试验的重要技术手段,使用常见的相似转换方法有时会获得风洞能力外的转换结果,为了克服常见转换方法存在的适用范围限制,本文通过对相似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获得了试验参数在相似准则约束下的变化规律和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和相似转换方法,其转换流程分为由水滴惯性系数和驻点冻结系数控制的两个阶段,根据满足的相似参数不同分为四种模式:模式1可以同时满足所有主要相似参数和三种热平衡参数;模式2和模式3分别为ONERA方法和Ruff方法的改进;模式4直接使用了Olsen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对混合相似转换方法进行了验证,转换冰形与参考冰形基本一致,转换后的试验参数对比其他转换方法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相似转换是结冰风洞试验的重要技术手段,使用常见的相似转换方法有时会获得风洞能力外的转换结果,为了克服常见转换方法存在的适用范围限制,本文通过对相似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获得了试验参数在相似准则约束下的变化规律和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和相似转换方法,其转换流程分为由水滴惯性系数和驻点冻结系数控制的两个阶段,根据满足的相似参数不同分为四种模式:模式1可以同时满足所有主要相似参数和三种热平衡参数;模式2和模式3分别为ONERA方法和Ruff方法的改进;模式4直接使用了Olsen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对混合相似转换方法进行了验证,转换冰形与参考冰形基本一致,转换后的试验参数对比其他转换方法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绕轴旋转圆柱结冰特性结冰风洞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绕轴旋转物体结冰是一种常见的结冰现象,如风力机叶片和直升机旋翼结冰等。针对该旋转模型的结冰问题,以绕轴旋转圆柱为对象,进行了结冰风洞试验研究。试验在自行设计的利用自然低温的结冰风洞系统中完成。在对结冰风洞试验能力进行验证后,对具有不同直径、转速和结冰时间的旋转圆柱结冰进行了试验,建立了旋转圆柱的结冰分析与评价方法,分析了转速、圆柱直径、结冰时间等对圆柱结冰形状主要特征量的影响规律,包括结冰面积、无因次结冰面积、驻点厚度、无因次驻点厚度、驻点偏转角、无因次结冰上下极限等,获得了旋转圆柱的结冰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构建了旋转圆柱结冰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绕轴旋转物体结冰特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
国产 Y—7型飞机是70年代末期开始由西安飞机制造厂成批生产,80年代初开始投入民航营运飞行的。至今已有十几年了。西飞对 Y—7基本型从设计到制造工艺不断地进行改进,使飞机和机载设备的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民航执管 Y—7飞机的广大机务人员,全面落实适航当局制定的关于 Y—7飞机的各项持续适航规  相似文献   

9.
1998年11月“珠海’98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展不广我国新一代支线客机Y7-200A,随后,该机及到广州等10个机场进行巡回试飞表演。我国支线航空工业经历10年艰苦徘徊后终于走上一个新的起点。一、Y7-200A是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支线客机Y7-200A飞机原型机是Y7,但该机作了一系列重大改进。动力装置采用加拿大普惠公司PW-127C涡桨发动机及高效率涡浆,采用了全新设计的机头和两人驾驶体制驾驶舱,提供了全新的自动驾驶系统和飞行指引系统,加装了辅助动力装置,起落架进行了减重设计并安装了电子防滑系统,客舱进行了重新布置。这…  相似文献   

10.
结冰风洞试验水滴直径选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冰风洞是开展飞机结冰研究的主要设备,确定合理的试验水滴大小,是选取结冰风洞试验条件的重要内容。为了研究结冰风洞试验水滴直径的选取原则,针对结冰风洞试验水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试验速度的大小,在推导结冰风洞试验水滴直径选取公式的基础上,用数值方法预测并对比了不同试验速度对水滴大小选取效果及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欧拉法数值计算了不同试验速度及相应试验水滴条件下,试验模型表面的水滴收集率,并与全尺寸物体表面的水滴收集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对于小水滴,当参考速度较低时,试验速度与参考速度的比值不能取得太低,参考速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试验速度与参考速度的比值又不能取得太高;对于大水滴,当参考速度较低时,试验速度与参考速度的比值也不能取得太低,当参考速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试验速度和相应试验水滴直径的改变对模型表面的水滴收集率影响较小,试验速度与参考速度的比值在0.3~1.0之间变动,均可以在模型和全尺寸物体上得到一致的水滴收集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飞机结冰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绕流流场计算、过冷水滴轨迹方程计算和结冰量计算,并给出冰层增长的两种模型;针对结冰风洞试验,指出液滴粒径和液态水含量的测量是试验的难点和重点,并总结上述两个结冰参数的测量方法;给出两种常规结冰缩比方法,并简单介绍混合缩比模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谢毅 《试飞研究》1996,(3):23-28,48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局认为结冰是发生多起飞机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NTSB对事故报告的调查统计表明,结冰事故中有影响的因素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飞行状态、飞行目的,飞机类型、驾驶员的经验和气象等。统计结果发现,事故地点和对应的地形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介绍了飞机和发动机自然结冰飞行试验和模拟结冰飞行试验的试验方法,着重分析了它们的试验特点,并对我国结冰试验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飞机表面的冰粒脱落可能会对安装在尾部的发动机和其他飞机部件造成破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飞行。在对实际结冰脱落过程进行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四自由度结冰脱落轨迹模型,应用3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冰粒运动方程,并嵌入了气动阻尼对冰粒轨迹的影响;同时将计算得到的冰粒轨迹及转角与文献中的计算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最后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形状、尺寸、初始俯仰角及气动阻尼对于冰粒运动轨迹的影响,为飞机表面结冰脱落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飞机结冰问题研究目前主要有3大手段:数值模拟、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这3大手段有着各自的局限性,其中,又以飞行试验最为耗费时间和资金。文中总结了机结冰相关研究方法现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介绍了模拟分析方法(Certification/Qualification by Analysis,CQbA)方法,给出了可用于CQbA相关工作的软件和设备简介。CQbA方法主要以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研究,强调各方法自身优点的协同关系,进行飞机结冰问题的研究和适航相关结果的认证,以实现高效、经济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17.
飞机结冰冰形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不同气象环境下飞机部件的结冰外形是飞机结冰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开展结冰气动分析、结冰防护设计、结冰飞行操作和结冰适航取证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冰形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从接触测量方法和非接触测量方法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现有冰形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及测量原理,系统分析总结了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飞机结冰和结冰风洞试验的特点,归纳了冰形测量技术下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全类型结冰的精确测量、结冰全貌三维测量和结冰生长过程实时测量等,同时,从基础测量手段与数值计算融合发展的角度,展望了冰形测量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关于飞机结冰的多重安全边界问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边界保护是保障飞机安全性的重要方面,对目前国内外飞机结冰安全边界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对飞机结冰致灾物理链路的影响因素及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从飞行力学角度出发的安全边界尚未全面考虑飞机结冰致灾复杂物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飞机结冰多重安全边界的概念,将飞机结冰的安全边界分为气象边界、冰形边界和飞行安全边界。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和实际应用,按照飞机结冰导致性能恶化的影响程度、飞行操纵影响程度等对边界又进行了多重属性划分。进一步梳理了多重安全边界研究需解决的主要关键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相关研究方向,可为飞机设计、适航认证、飞行操纵、航路规划、分级优化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动力装置在结冰条件下的试车台试验和整个动力装置的飞行试验,试验方法,试验应注意的事项,试验时应记录的参数,文中还阐述了结冰对飞机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进行结冰试验所要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应注意的事项,对试飞员和机组人员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20.
张强  刘艳  高正红 《飞行力学》2011,29(3):4-7,11
基于飞机结冰参量模型对飞机在结冰条件下的飞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一种飞机结冰参量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并针对一定结冰气象条件下的不同结冰时间对飞机的结冰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估,基于小扰动理论对飞机结冰前和不同结冰严重程度下的纵向、横侧动稳定性以及操纵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结冰严重程度对飞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