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二手部件相较于新部件价格更低,加上近几年燃油价格持续走低,促使二手部件仍处于高需求阶段。航空公司愿意选择二手部件以降低维修成本,但同时也希望获得更精简的供应链以及能提供全方位维修服务的供应商的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航空公司实现了连续八年的总体盈利,除了全球经济发展向好的原因之外,有部分原因是各方都在持续降低成本。这对于二手可用航材(USM)供应商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需求推动市场航空公司的战略转变促进了市场对于USM的需求。航空公司现在基本接受了自有飞机的拆解件用于自有的同型飞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COVID-19新冠病毒大流行严重影响了全球航空市场,部件MRO市场预计在短期内也将未能幸免。尽管可以预知运营商的维修支出会有所下降且存在一些定价压力,但发动机和航空结构部件供应商认为需求将总体保持稳定,同时预计未来OEM参与部附件维修市场的方式将会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
正燃油价格、老旧飞机的退役、以及OEM的产品战略都是影响二手航电航材市场的因素。当前,由于新型飞机兼容性好以及航电部件更新慢,旧型航电部件需求仍然存在,多家公司认为二手航电航材市场将呈现稳定增长。随着许多航空公司持续削减成本,同时大量老旧飞机接近退役,再加上航电产品OEM的推波助澜,二手航电航材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首先,二手航电航材市场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市场。据ICF咨询公司预计,全球二手航电航材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约4亿美元以3.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一代飞机逐渐投入运营,老旧飞机的在役规模不断缩减。在油价日渐回升的情况下,虽然机体部件拆解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缓,但对特定发动机类型的拆解或租赁需求仍在急剧上升。2014年以前,飞机和发动机拆解市场的利润十分丰厚,因为运营商都希望将经济性不佳的、老旧的飞机拆解后,再利用其拥有剩余寿命的部件,通过降低飞机的维修备件成本压低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所以他们非常愿意寻找资产管理公司和具有拆卸能力的维修企业进  相似文献   

5.
<正>无人机等技术正不断进入航空维修领域,帮助维修企业提高效率、扩大产能、降低成本。飞机机体、发动机、部件的制造商商(OEM)都在不断创新使其产品服务时间更久、更可靠、所需的维修频率更低且更易维修。但有的创新则是源于大型维修企业、航空公司以及小型维修服务供应商等产业链下游用户,因为这些企业的地面维修人员和航线维护工程师  相似文献   

6.
尽管这5个"适当"的库存管理理念适合于所有行业,但对于航空维修企业而言尤为关键.没有哪个运营商愿意将备件闲置在某一库房,而在另一处却因为缺少这个部件而使飞机被迫停场.对于运营管理者而言,什么也比不上可以"以防万一"的库存重要.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并不愿意将过多的资金押在零备件库存上以确保部件的可用率.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售后服务市场备件紧缺且运营商控制维修成本压力较大的环境下,运营商纷纷考虑选择"拥有者自制件"(OOPP),不仅可以缩短交货周期、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提高可靠性、加强对供应链资源的控制,能够满足运营商赶上潮流和高效维护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3D打印和增材制造等先进技术也为这类服务铺平了道路。目前,OOPP主要集中于客舱内饰件等第3类零件,未来很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扩展至如机体和发动机组件等第1和第2类零件。  相似文献   

8.
尽管在OEM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以及行业各方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的推动下,民航售后服务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如何保证全年维修业务量的均衡这一难题几十年来都在困扰着机体维修企业。  相似文献   

9.
<正>单一货源、故障不可预测性、供应链长等原因推动了航空公司、维修企业对维修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为了降低维修供应链的风险,优秀的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总是备有备份计划以应对不测。供应链风险是指供应链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使供应链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的大小及可能性。航空公司传统的库存管理通常关注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价格"获得"合适的备件"这4个"合适",航材管理人员主要关注的是需要备件的种类和数量、备件成本、以及  相似文献   

10.
<正>国内航空公司在航材互援与维修合作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但是部附件维修企业之间的合作却很罕见。随着后疫情时代供应链紧张的情况进一步加剧、OEM在技术资料和备件供应等方面的限制加剧以及各个MRO之间因为资源不平衡带来的维修成本差异愈发明显,维修企业之间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本文将从资源共享、修理外委、能力共建、委托采购和修理方案的推广等五个维度探讨部附件维修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