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图像处理中,光照始终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弱化光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函数叠加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合理的Gamma值变化曲线,使Gamma矫正方法充分适应了图像中光照变化的实际情况,并有效防止了Gamma矫正可能产生的图像失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改善图像光照条件、提高图像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刁伟鹤  毛峡  常乐 《航空学报》2010,31(10):2026-2033
 目标混淆度(DTC)和目标遮隐度(DTS)是两个有效的红外小目标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然而它们不能够评价大目标图像的质量。针对该问题,对两个指标的定义进行了拓展,实现了对红外小目标图像质量和红外大目标图像质量的统一描述。对于小目标图像,修正了两个指标原有的计算方法,分别体现了背景噪声引入虚警的能力和背景区域遮隐目标的能力;对于大目标图像,提出了该图像条件下两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分别体现了背景区域与目标区域的相似程度以及图像中目标信息与已知信息相比偏离的程度。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与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如信噪比、杂波尺度等相比,本文方法在红外自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更为有效,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3.
在航空电子系统的综合试验中,由视景系统生成的地面景物和目标屏幕图像,可供导航、警戒及攻击阶段的系统功能/性能演示之用。  相似文献   

4.
围绕飞机在生产、交付时期的固有可靠性保证问题,从影响飞行性能的主要因素入手,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和建立可靠性框图,提出了飞机在生产、交付时期的飞行性能可靠性的评定内容和评定方法。引言通常,衡量航空产品的主要指标应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产品的功能或性能;二是它的可靠性;三是它的维修性。产品的功能或性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技术指标,如飞机的飞行速度、航程等战术技术性能。这些指标是产品的基本指标。如果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指标,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将受到影响,或者不能使用;但是,如果功能或性能指标再好,…  相似文献   

5.
模拟飞行效果很大程度地受着视景图像质量的影响,而视景图像质量又决定于调试的好坏。本文介绍了飞行模拟机视景图像调试的各项内容,并对如何更好、更安全地提高图像调试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A380的驾驶舱比现有的民航客机的略大10%,驾驶舱保持了空中客车系列飞机的一致性。其最明显的变化是在主仪表板上有8个相同的交互式显示屏,重新进行了结构配置,不同于以前飞机上的11个屏幕。飞行员可以用一个光标改变显示屏幕上的性能和导航目标。光标控制通过一个固定在基座上的无线跟踪球进行,通过光标控制,使得A380飞机从类似于MS-DOS系统向易于操作的Windows(视窗)系统升级,通过光标进行控制和发出指令。显示屏的新特征包括导航屏幕采用了分列式显示特征。除了传统的水平图像显示,还增加了垂直的图像显示。新的特征使飞行员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7.
吴迪  朱岱寅  田斌  朱兆达 《航空学报》2012,33(10):1905-1914
单脉冲技术通过比较单个脉冲多路回波信号的信息实现对目标角度位置的精确测量,广泛运用于跟踪雷达中。在雷达成像中引入单脉冲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前视这一合成孔径雷达(SAR)与多普勒波束锐化(DBS)成像盲区雷达图像的清晰度。本文着重对单脉冲成像算法的成像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从单脉冲和差比的概率密度函数出发,提出了目标图像位置失真、分辨率以及图像信噪比3个对图像质量进行衡量的指标。分析了决定这3个指标的系统及外部环境参数,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最终通过数值积分以及Monte-Carlo仿真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由于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影响,线阵列推扫所成的遥感图像表现出规律的条带失真,严重地影响图像质量。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条带消除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对实际遥感图像校正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机载光电载荷功能的不断完善,航空侦察监视任务对图像情报采集效率、质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飞行场景干扰因素较多导致图像拼接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性较好的局部精细拼接算法。首先,综合点特征与线特征建立射影不变特征子进行精确局部预配准;然后,基于准单应变换与共线性评价准则建立网格优化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透视关系改善方法以减小扭曲失真;最后,检索图像最优缝合线并优化融合效果。基于实际无人机载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比当前先进算法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0.2290,直线斜率保留能力平均提升了13.95%,一定程度上优化图像质量并改善扭曲失真,适用于无人机载成像领域。  相似文献   

10.
针对立体图像对的亮度差异问题和图像噪声问题研究图像的强化处理,图像预处理主要完成图像对极线校正和图像质量增强.极线校正部分以对极几何为基础研究立体图像对的校正算法.图像质量增强部分主要研究了立体图像对特有的亮度差异问题,并提出了应用直方图均衡化来校正亮度的方法.之后本文对图像噪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立体图像特点使用均值滤波和Gauss滤波平滑图像.在实验中,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实时图像处理能力是嵌入式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核心因素.为充分挖掘多核DSP性能,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出发,开展对多核DSP实时图像处理体系结构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 C6678的实时图像处理模块.采用FPGA进行实时图像的采集和缓存,利用四线RapidIO高速接口完成FPGA与DSP之间的数据传输,并设计了四级图像缓冲流水处理结构,实现了图像采集、缓存、处理和发送的并行进行.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块共享的实时图像处理多核协同处理机制,可以充分利用C6678八个核的优势,实现对图像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高温锻件的图像质量,采用数字滤光与物理滤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字滤光滤掉锻件图像的R分量,并把滤光片安装于彩色相机的镜头前,以实现物理滤光,采用图像对比度来评价其应用效果。本文在800~1200℃之间设置图像采样点,通过比较不同滤光片在不同采样点的图像对比度,确定滤光片的最优选择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使各个温度范围内的热态锻件获得最优的图像对比度,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传统模拟测量的各种评价方法,探讨数字图像的监测方法;专门针对任务图像系统提出一种图像质量的监测方法,并展望未来系统完全数字化后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刘发兴主持研制成功NHIAS金相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其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 该系统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实现了对金相显微图像的自动高精度检测,极大地提高了金相分析的科学性。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试样的移动、聚焦、分析和处理等全过程,都由载物台X、Y向自动驱动和自动聚焦软硬件完成,不需人工介入。完成一个夹杂物的试样测量(200个视场)不到2小时。一个视场的自动聚焦时间小于8秒,功能齐全。该系统可测量和区分钢中夹杂物的几何参数(如长度、面积、形状)和性质(脆性或塑性),并按美国和部颁标准进行评级;有较好的晶界重建功能;可测量钛合金的初生α相、  相似文献   

15.
滚动轴承振动性能保持可靠性与不确定性关系的动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亮  夏新涛  常振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1):2326-2338
提出用振动瞬时值的波动范围、振动平均值的波动范围、振动序列对应时间段内的平均波动范围3个指标来综合表征在轴承服役过程中其振动性能的不确定性,并定量分析3个不确定性指标与振动性能保持可靠性的内在具体关系。运用最大熵法和泊松过程理论,计算轴承的振动性能保持可靠度;基于灰自助法、自助法和最大熵法、经典统计法,依次计算3个不确定性指标值;建立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性能保持可靠性与3个不确定性指标的关系表达式。结果表明:对于案例1和案例2,性能保持可靠性与3个不确定性指标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843 7、-0779 8、-0759 7;-0835 4、-0843 9、-0808 2。两个案例均表明瞬时值的波动范围与平均波动范围对性能保持可靠性有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彩色图像的质量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矩阵模型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利用四元数矩阵对彩色图像建模,构造出图像的四元数矩阵模型;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一组奇异值向量;计算标准图像与失真图像对应奇异值向量间的欧式距离,获得失真映射图谱;由失真图谱计算两幅图像间的全局误差,作为失真图像的质量评价结果。通过对几组不同类型失真图像的评价测试,结果表明,方法对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感知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能够从失真映射图谱判定图像的失真类型。  相似文献   

17.
场旅客行李爆炸物CT检测成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影响,对重建图像的去噪处理是爆炸物CT检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机场旅客行李隐藏爆炸物快速检测、重建图像质量要求和引入的噪声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图像去噪算法将小波包分析与快速中值滤波相结合,并且对小波包系数运用一种新的阈值去噪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更有效地去除重建图像的噪声并保持图像的边缘细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平视显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出了平显检查仪的设计原则,系统阐述了软硬件结构以及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综合采用PXI和系统集成等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对平视显示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19.
扫描式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因不受光线、天气影响,能够提供宽测绘带图像而被广泛应用在海洋监测领域。但ScanSAR图像的扇贝效应(Scalloping)和子带拼接效应(Inter-Scan Banding,ISB)严重地降低图像质量,尤其在海陆相接一类的非平稳场景下,干扰更为严重,影响图像的应用效能。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层和卡尔曼滤波的ScanSAR图像扇贝效应和子带拼接效应的抑制方法。针对非平稳场景,先进行图像分层处理使其满足线性卡尔曼滤波需求;然后,利用加性二维周期函数对子图层的扇贝效应和子带拼接效应进行建模;再将卡尔曼滤波器应用于条纹抑制;最后,对真实ScanSAR图像数据的有效处理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最小风险炸弹位置(LRBL)结构是放置飞机上可疑爆炸物的装置,探究结构尺寸和炸药位置对其抗爆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为改进设计提供参考。基于正交试验设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LRBL 结构各危险部位的最大应变和变形为评价指标,分别运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LRBL 结构的罐体壁厚、底盖厚度、连接凸台厚度、剪切销直径和炸药位置5 个影响因素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00 g 炸药当量的工况下,各因素对LRBL 结构的抗爆性能的影响显著程度从大到小为:炸药位置、罐体壁厚、底盖厚度、凸台厚度和剪切销直径;结合评价指标综合分析得到各个因素最优水平下的LRBL 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