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立锦 《卫星应用》2006,14(1):22-28
展望了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业务的发展前景。简单介绍了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的市场需求和背景,以及直播卫星的建设目标。重点介绍了我国从阿尔卡特公司购买的中星9号直播卫星,对其技术特点和服务特点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江澄 《卫星应用》2000,8(2):1-7
介绍了我国卫星广播电视事业开创以来的发展、成果与特点;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卫星直播试验和有关设备,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音频卫星技术的发展现状,强调了我国发展音频直播卫星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卫星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闵士权 《卫星应用》2006,14(2):32-40
介绍了国外卫星电视直播的发展及应用,重点是阐述国外电视直播卫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重点介绍了一些卫星系统。此外,还简单介绍了数字多媒体直播卫星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情形下,我国直播卫星系统的上马条件已日趋成熟。进一步增加卫星电视广播节目频道并提高覆盖率,同时确保2008年奥运会节目的高质量广播将是我国第一代直播卫星系统所要实现的两大目标。从代表用户的卫星运营者的角度看直播卫星,主要关注的是直播星有效载荷的外特性。卫星平台的特性对于运营者而言,并不是十分重要,起码不是至关重要的,能保证有效载荷稳定正常地运行即可。而从卫星研制者的角度来看,对于采用成熟平台的卫星而言,在其研制过程中,最需要加以小心的分…  相似文献   

6.
梅剑平  周涛 《卫星应用》2000,8(1):40-41
广播电视“村村通”是我国的一项重点工程 ,广电部门为达到这个目标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卫星数字技术是其中不可帛少的一种,该文介绍了我国采用的卫星数字直播技术的特点,优越性,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景泉 《中国航天》1995,(9):30-32,35
数字式音频直播卫星系统及其发展王景泉目前建立对外广播的130多个国家中,大多为地面短波系统,不仅投资高(总投资约100亿美元,运营费10亿美元),而且这种波段的电台广播信号受电离层闪烁的影响,信号极不稳定,易受各种干扰。因此,近年来出现了用卫星音频直...  相似文献   

8.
从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轨位选择的角度出发,针对卫星波束覆盖区内存在的雨衰差异,提出雨衰平衡法,为我国卫星系统总体的早期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手段。同时,还以在Ku频段上的我国直播卫星为例,论证了在该方法下的我国直播卫星的最优轨位。  相似文献   

9.
闵长宁 《卫星应用》2003,11(3):1-10
鑫诺二号(SINOSAT-2)广播卫星是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旨在发展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事业,加快推动我国卫星通信、广播产业化进程,保护我国仅有的几个广播卫星轨道资源的一项新举措。SINOSAT-2是基于我国新一代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满足国内用户需求研制的一颗高性能广播电视专用卫星,为国家直播卫星项目的实施做好先期准备。卫星完全满足我国直播卫星系统空间段的技术要求。星上还采取了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移动多媒体直播卫星是移动卫星技术和直播卫星技术成功的结合,它能够满足人们对各种信息的多种需求。文章介绍了移动卫星和直播卫星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世界首颗数字多媒体移动直播卫星——移动广播卫星(MBSAT)系统及其地面手持终端,探讨了MBSAT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 1 993年 1 2月美国休斯卫星公司发射第一颗数字压缩直播卫星后 ,数字直播卫星 ( DBS)产业便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在美国 ,DBS发展迅猛 ,目前整个市场由直播电视和回声星两大公司竞相角逐 ,共拥有 8颗以上的在轨直播卫星 ,两家公司拥有用户超过 1 0 0 0万 ,显现了新兴产业的无限生机。由于为了保护现有有线电视网的商业利益 ,美国在立法上限制 DBS转播本地节目或在节目中插播广告。但最近这些立法已经得到修正。直播电视也已经与中西部及中南部的三家有线电视网经营者达成一项协议 ,使得直播电视节目可以进入这三家网 ,这些都表明…  相似文献   

12.
引言 直播卫星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卫星广播业务(以下简称BSS)。较之为了实现卫星固定业务和卫星移动业务的通信卫星系统,它们在系统结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其中最大的两个差异就在于单向性和广播性,即直播卫星系统面向最终用户进行的是单向式传输和点到面的广播式传输,而通信卫星系统则是双向式传输和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传输。 由于广播业务涉及到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敏感问题,因此各国的广播业务规划(包括BSS规划)不仅会引起国内业界的关注,同时也会吸引周边国家的注意,尤其是对于卫星广播这种覆盖范围广大…  相似文献   

13.
高大为 《卫星应用》1999,7(3):41-44
随着DVB-S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以及卫星制造技术朝着大功率,大容量、高寿命的方向发展,数字直播卫星(DBS)浪潮已汹涌而来。无论对于国家的相关部门还是对于广大卫视从业人员来说,新技术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无限的商机和前景。如果应对这一世纪性挑战,已成为有关主管、决策部门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一产业政策如何决策,直接关系我国卫视产业的前途和发展,更关系到民族信息产业的进步,如何开发  相似文献   

14.
郭炎生  何瑾 《卫星应用》2002,10(4):6-10
介绍了我国卫星数字电视传输发展历史,强调了建立中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在我国收听效果测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孙青 《中国航天》2005,(5):41-41
4月21日,中国第一代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系统———中星9号卫星订购合同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国总理温家宝和法国总理拉法兰出席了签字仪式。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海南和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睿思共同签署了《中星9号卫星购买合同》。中星9号  相似文献   

16.
天兵 《中国航天》1997,(6):13-15
向公众直接转播电视或声音的人造地球卫星叫直播卫星,也叫广播卫星。它是卫星直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空间直播发射台的作用。一、卫星通信新概念直播卫星是由通信卫星发展来的,但二者又有区别。例如,一般通信卫星的转发器输出功率仅10W左右,发射到地面的信号须用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5,(12):35-35
2005年12月5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通)与阿尔卡特阿来尼亚宇航公司在法国总理府签署了新一代中星6B通信广播卫星的设计和制造合同。这是中国卫通继引进中星9号直播卫星后,与阿尔卡特阿来尼亚宇航签订的第二个合同。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年初,对于我国依赖中星九号卫星接收电视信号的4000多万用户来说,是一段令人烦恼的时光:卫星信号无法接收,电视黑屏。其中原因是他们都在使用‘山寨锅”。国家广电总局从1月4日开始对中星九号直播信号的加密处理,使这些“山寨锅”陷于无法接收信号的瘫痪处境。  相似文献   

19.
吴导成 《卫星应用》2000,8(4):51-54
分析了卫星数字直接电视的特点,介绍了卫生数字直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指出卫星直接电视技术是提高我国电视覆盖率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先进手段。  相似文献   

20.
紫晓 《中国航天》2001,(8):14-17
直播卫星将风靡全球 1994年4月,美国在世界上首次推出多频道数字卫视直播业务,开创了人类直播电视的新时代。卫星直播业务一开通,就迅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仅4年间,美国就奇迹般地发展了800万用户。卫星直播业务在其它国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休斯公司开拓这一市场后,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大公司也竞相跻身这一领域,试图在21世纪初的全球通信卫星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共同瓜分卫星数字电视直播市场这块大蛋糕。风起云涌的卫星电视和声音直播业务将给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带来极大的享受。 卫星电视直播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