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以英语为口译的原、译语录音资料的分析,从意义储存方式、译语的搜觅等方面发现两种译员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于以英语为官方语的译员和以英语为外语的译员的区别,提出了新的观点。同时,借鉴个案研究的结果,将其运用于口译教学中,以提高口译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文介绍了网络拥塞的相关知识,着重分析了网络拥塞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避免网络拥塞的策略,(1)合理设计网络拓朴结构;(2)合理设计路由器的缓冲区;(3)增加资源能力;(4)均衡链路负载。由此可以看到,网络拥塞控制必须协调数据源和网络中间节点,乃至客户机一起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3.
先进制造车间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个与CAD/CAPP/CAM集成且具有一定柔性和适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车间,开发了先进制造车间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开发的总体思想及各主要模块的功能。通过车间生产计划系统、单元控制器、加工工作站和设备组成的递阶控制系统协调运行,实现了车间整体资源信息的集成和车间运行的统一协调、控制及调度。达到了缩短生产周期,均衡生产,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蠕动步态是解决火星车在火星松软表面行走或爬坡困难时提高牵引力的有效方法,合理设置蠕动步态对充分发挥火星车在松软地表上的移动性能至关重要。文章将Bekker等人的轮地力学理论用于整车蠕动步态的受力分析,通过建立火星车的运动学模型,分析关节的运动关系,得到蠕动步态的协调运动方案,并通过原理样机试验对该方案的作用效果进行验证,为主动悬架蠕动步态的轮速配合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低轨巨型星座有望对全球航天产业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将对现有外空全球治理机制和规则带来重要改变,开展低轨巨型星座国际协调机制研究对有关新规则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创新性地采用应用层、建设层和影响层3层架构,对低轨巨型星座国际协调需求以及现有国际协调机制的作用与不足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应用层国际协调需求主要包括电信服务市场准入、与地面通信系统融合、提升用户体验等3个方面;建设层国际协调需求主要包括频率轨位协调、设施共享、系统互联互操作、卫星系统研制和发射技术标准化、自由的全球化航天上游市场等5个方面;影响层国际协调需求主要包括应急通信服务、减少数字鸿沟和扶贫、空间碎片、频率干扰响应与处置以及天文观测等5个方面。低轨巨型星座运营商和政府监管机构在国际协调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未来有可能在国际上形成两种低轨巨型星座协调机制,一种服务于运营商利益,另一种则主要用于解决监管部门的诉求。  相似文献   

6.
论文针对高校教材管理部门建设问题,提出了高校教材管理工作应实现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观点.系统化是指建立高效灵活的教材管理协调机制,规范有序的教材日常管理制度.专业化是针对教材管理者而言,他们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的岗位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科学化是对教材管理工作提出严格的程序要求,即实现教材选用规范、计划合理、采购集中与灵活相结合、自编教材编审标准化等.  相似文献   

7.
回收分系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任务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关键分系统之一,为了实现结构布局优化、开伞载荷及系统稳定性兼容、轻小型化及高可靠性要求等目标,提出了非均衡载荷两级减速三伞方案、双冗余低电流弹盖拉伞优化方案、多敏感集成化回收控制方案、单点吊挂冗余解锁减速伞连接分离方案等。通过合理设计,完成仿真验证试验、地面验证试验、空投验证试验,确保了回收分系统协调匹配、工作可靠。在轨飞行数据结果表明:嫦娥五号探测器回收分系统工作性能稳定,满足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仿生集群系统感知功能与行为的视角,提出了空间感知网络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包括仿生可变构异构空间分布式智能感知网络设计、单星自主机动对准和协调操控、星群协同相对测量与控制等。在干扰对抗态势下,空间感知网络的生存智能需求是保持各节点的可变构型网络、异构分布式感知与协调控制,从抗扰、容错和节能等角度提出了未来智能感知网络所应具有的安全、绿色和免疫等特征。仿生空间感知网络的目标是通过可变构异构分布式星群设计,实现星群多源信息融合和“眼、耳、脑、体、群”的智能协调,提高感知网络的智能协调能力以及对于空地目标与空间态势的感知、理解、预判和机动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子战协调问题,详细论述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美军联合电子战协调的内容、各军种部队协调的程序以及电子战与情报的协调,为未来联合作战中战场电子战协调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带空间机械臂的充液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本文研究空间机械臂运动对充液航天器姿态的影响,讨论了利用机械臂调整充液航天器姿态问题、以及机械臂操作与航天器姿态稳定的协调问题。研究表明:影响充液航天器姿态的因素除了机械臂运动的路径,还有机械臂运动的时间、机械臂转角的变化规律、液体的粘性、质量和惯性张量等。其中机械臂运动时间的影响比较明显,而且机械臂运动得越慢对航天器姿态的影响越大。合理地选择机械臂操作时间和机械臂转角变化规律,可以实现机械臂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