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航天员心血管机能状态的研究贯穿于载人航天飞行的整个发展过程,系统地研究微重力条件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始于“礼炮-6”号空间站飞行,在“礼炮-7”号飞行中延续,而最丰富的信息来自于“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在“和平”号空间站15年的飞行期间,有28个乘员组的35名俄罗斯航天员,7名美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前苏联/俄罗斯的"礼炮"号系列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以及美国的"天空实验室",美国、欧洲、日本的"国际空间站"应用进行深入调研,归纳和总结国外空间站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梳理出其应用任务和技术,同时合理分析了国外在载人航天应用技术上的经验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国际空间站(ISS)乘组的健康保健和工效维持体系主要包括方法、措施,以及通常所说的医学保健体系结构,这已经在俄罗斯“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在轨长期任务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苏联于1983年首次使用了载人的组合式空间站。该空间站重47吨,它包括“礼炮7号”空间站、组合式结构的“宇宙1443”飞船和载有两名宇航员的“联盟 T9”运载飞船等三部分。空间站的第一批宇航员是42岁的宇航员弗拉基米尔·利亚霍夫和40岁的仪表  相似文献   

5.
研制“和平”号空间站的饮食保障系统(COn)时,遵循了连续性的原则。在设计和构成新的系统时,使用了性能好且大有改进的“礼炮-7”空间站饮食保障系统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07,(3)
宁夏银川读者袁眉问:国际空间站是由哪几个国家参与建设的?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它有什么用途呢?航天员回答: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空间站领域已大大落后于前苏联,当得知前苏联准备发射多模块积木式的“和平”号空间站时,便下决心在空间站技术上赶超前苏联。1984年1月25日,美国总统里根批准建造一个以美国为主、多国合作的长久性空间站计划——“自由”号。但是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个计划一变再变,几乎中途夭折。199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它进行了“大手术”,并吸收俄罗斯为正式合作  相似文献   

7.
伴随卫星在空间站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建造大型空间站是新世纪各主要空间大国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技术上却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新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去解决,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空间站伴随卫星技术问题。纵观近30年来空间站技术发展的历史,只有前苏联和美国两个国家先后发射了礼炮系列空间?..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器废物收集和处理沈学夫,沈力平载人航天中,由于微重力的影响,航天员的大、小便及其它废物的收集和处理成为一个难题。尽管为此作了长期研究,总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前苏联礼炮7号空间站的航天员列别杰夫在飞行日记中写道:“在宇宙中处理自己的大小便,可...  相似文献   

9.
盛世起“天宫”和平号诞生于前苏联航天活动的鼎盛时期,是前苏联第三代载人空间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9座空间站,被誉为“人造天宫”。它的设计工作始于1976年,1986年2月20日核心舱发射升空。接下来量子1号舱(1987年)、量子2号舱(1989年)、晶体号舱(1990年)、光谱号舱(1995年)和  相似文献   

10.
苏联于今年4月19日成功地发射了一艘新的空间站——礼炮7号,以继续进行停顿了约一年的礼炮号载人航天活动;同时,还将在飞行期间试验空间站上经过改进的各个分系统与设备。礼炮7号入轨三周后,苏联于5月13日发射了载有两人(指挥长别列佐沃  相似文献   

11.
和平号上六个月(上)70年代初,美国和前苏联空间机构开始探索在空间长期居住的可能性。1974年第三次天空实验室飞行后,美国把计划的重点放在短时间飞行的航天飞机上。而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则一直致力于延长宇航员的在轨时间,它先是发射了礼炮号空间站,后来...  相似文献   

12.
苏联前不久向礼炮-7号空间站发射了一个大型空间站延伸舱,这个延伸舱的大小与礼炮-7号空间站大体相当,并带有返回地球的再入飞行器,可使宇航员在不离开空间站的情况下将数百磅的研究成果和军事情报数据送回地面。些外,苏联还发射了10颗新的军用卫星,这些卫星主要是用于导弹预警、情报搜集和海洋搜索。这个大型空间站延伸舱的代号为宇宙1686,是于1985年9月27日,即苏联完成空间站部分乘员调换之后的第二天发射的。  相似文献   

13.
1月23日,罗曼年科和格列奇科进入“进步”号飞船进行安全检查。第二天他们将“进步”号货船上的干货,如二氧化碳吸收器、过滤器、清洁毛巾、水箱、食品、胶片和研究设备,卸下来搬进“礼炮-6”空间站,并开始准备传输燃料。连接管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自1961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以来,迄今已经30多年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载人航天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前苏联先后研制成功了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等系列载人飞船和礼炮号、和平号系列空间站,近来又在努力试验航天飞机。美国先后研制成功了水星号、双子星座号、阿波罗号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试验性空间站和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他们实现了载人航天、太空行走、月球探险和365天22小时39分钟长期太空生活的梦想。  相似文献   

15.
苏航天员的心理社会保障自从1977年11月29日礼炮6号发射以来,前苏联已经能够使不同国籍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员在空间相处3个月至1年以上。这是因为礼炮6号、礼炮7号及和平号轨道站,都有不止一个对接通道,为飞船运送补给,更新设备并会见航天员。随着航天任...  相似文献   

16.
庞言 《航天员》2011,(2):67-70
1971年4月19日,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由苏联研制并发射上天,从此以后,人类开始了可以在太空长期驻扎进行研究的探索新阶段。2011年4月19日是"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4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此刊登本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苏联礼炮7号空间站的设计要求,研制过程中制订的原则和标准,该空间站入轨后遇到的问题以及它与联盟T-13号飞船交会对接的情况。文中还介绍了苏联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的基础设施、各分系统及装置,并给出了和平号空间站的基本性能数据。  相似文献   

18.
国外空间站发展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氦 《中国航天》2003,(10):79-80
从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到现在,美苏共把9座空间站送上太空,目前还正在建造国际空间站。从总体结构上讲,这些空间站可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组合式空间站两大类,前者是指用运载火箭一次就能送入太空轨道运行的空间站,后者是指分多次运送入轨、由多个舱段或模块在软组装而成的空间站。 单模块或称单一式空间站具有所用硬件少、技术简单  相似文献   

19.
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始建于1916年4月,原是一家汽车生产厂。1922年开始转产飞机。1961年工厂更名为赫鲁尼切夫机器制造厂,并以前苏联当时的航空部长米哈伊尔·赫鲁尼切夫的名字命名。1962年工厂转产航天产品。由于其在俄罗斯航天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3年该厂被国家命名为“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的发展史可以生动地反映出前苏联/俄罗斯战略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空间站以及其它航天科技的历史发展情况。该中心曾先后研制和生产了M-4型高速战略轰炸机、质子号运载火箭、礼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美国的国际性自由号空间站计划的近况、经费、方案修改、救生艇方案和空间运输工具以及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计划和小型航天飞机计划等情况。文章还简略地说明了前苏联与美国合作建造空间站的可能性及前苏联与英国合作研究过渡型霍托尔(HOTOL)航天飞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