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0世纪,载人航天的成就是人类登上月球、发展航天飞机和建造大型空间站;21世纪,人类太空探索的目标是重返月球和飞向火星。所谓重返月球并不是重复美国阿波罗航天员的登月活动,在月球上停留几个小时或几天,而是将在月球上作长期或永久性停留。要在月球上作长期或永久性停留,就必须建造月球基地。所谓月球基地就是航天员在月面上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保障航天员在月球恶劣环境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建造月球基地首先要了解月球,特别是月球表面的环境和地形,否则就不可能为月球基地正确选址,也不可能很好完成基地建设和在月球上的…  相似文献   

2.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6,(12):42-45
关于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无论是在飞船上,航天飞机上或是空间站上,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问题,但航天员在月球基地上如何生活,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问题,阿波罗航天员虽然登上月球,但只是短暂停留,并没有在上面生活,因此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根据载人航天几十年的实践和经验,科学家对这个问题可以作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火星居民必须自己生产粮食,自己养活自己,不能靠地球的物资供应。这不是因为地球养活不起这些人,而是因为地球支付不起巨额的太空运输费用。如果火星基地有1万人口,每人每年消耗的食品按1.67吨计算,要将1万人的食品从地球运送到火星基地,每年约需7万亿美元。这是个天文数字。而且基地居民不仅需要吃,还要饮用水、生活用水和呼吸空气等。有人估计,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到选火星.对火星进行探索、开发和改造.要有一个落脚之地。这就是火星基地.基地有大有小.开始时比较小.结构和设施都比较简单.称为临时基地,或称火星前哨站。后来随着到火星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对火星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地结构从简单变得复杂,基地设施从不完善到完善.最后发展成为永久基地,甚至火星移民区。因此人类对火星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其实就是火星基地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谈到载人火星飞行时,首先想到的是航天员,在谈到航天员时,首先考虑的是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虽然实现载人火星飞行会遇到许多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但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莫过于航天员的选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任何复杂的技术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挑选火星航天员是另一回事。因为火星航天员面临着许多常人难于忍受的困难,人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巨系统,特别是人的心理,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因此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是一道至今还没有找到满意答案的难题。火星航天员的心理素质航天员如果在火星上停留1年,从地球到火星来回需要两年…  相似文献   

6.
NASA计划在1994年执行如下8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1.2月3日,发现号航天飞机载着6名航天员升空。这是第60次航天飞机飞行。2.3月3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带5名机组人员升空,执行1.4天的材料科学和技术验证实验(这次飞行已在3月4日~18日进行)。3.4月7日,奋进号航天飞机载6名航天员和探测地球资源的成像雷达装置执行g天5小时的地球观测任务。4.7月8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将载7名航天员和材料及生命科学实验室研究舱升空,执行13天8小时空间任务。5.8月18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带着6名机组人…  相似文献   

7.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人类将登陆火星。人类登陆火星的任务可能是一次国际合作任务,参与者将开发使航天员能够登陆火星并安全返回地球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1994年7月8日,随着“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升空,日本女航天员向井千秋把4条青蹲鱼和340颗青鳟鱼卵带到了太空。 太空吃生鱼片的梦想 为什么要把鱼带到太空呢?未来的航天活动需要航天员长期在太空停留,而他们的食物不能光依赖从地球带去,而应该设法在空间站或宇宙飞船里生产。目  相似文献   

9.
杭毅 《太空探索》1996,(2):36-38
长期在远离地球的宇宙空间生活,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是保证航天员的生存条件。要连续不断地供给他们氧气、水、食物,并清除废物,净化空气和水。生活必须品完全由地球补给,费用十分昂贵,有些(如火星之行)也难以做到。一个8名航天员生活的空间站,一年内需要食物、水和空气的总量约为64000kg,废物废水的累计量要超过60000kg。为了解决长期载人航天航天员的供给,人们正在研究设计一  相似文献   

10.
日本除按预定计划研制几种类型的运载火箭外,还在研制各种新型卫星。在载人飞行方面,它也不甘落后。现将日本有关未来空间载人计划与日本空间研究所月球探测计划作一概述。空间载人和不载人计划日本正继续发展准备载人和不载人的未来空间技术。准备载人的技术包括日本航天员在美国航天飞机上和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JEM)上将进行日本的各种空间实验。正在进行的空间计划还包括研制不载人的地球空间周游系统(ESRT)。这项计划将由H-2运载火箭和空间自动遥控装置及交会与对接(RVD)技术予以保证。这些基础实验将在第7…  相似文献   

11.
杭仁 《国际太空》1997,(4):16-16
据美国1997年1月6日至12日的《空间新闻》报道,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新的一份报告说,NASA在发射载人火星航天器之前,至少还需花10年时间,在地面上进一步研究深空辐射对生物的影响。这份题为“辐射对行星际航天员的危害:生物学问题及研究对策”的报告指出,NASA在对辐射危险及其对健康的有害影响获得更深人的了解之前,应当立即增加生物学和空间辐射物理学方面的研究经费,并推迟行星际飞行器辐射屏蔽的设计。在地球大气层和磁层外飞行的航天员受到两种辐射源的高强度辐照:一是太阳粒子事件;二是连续的高能宇宙射线。据认为,长期…  相似文献   

12.
人类对月球的开发和利用可能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建初级基地或称临时性基地;第二步是中级基地;第三步是高级基地或称永久性基地;最后一步是建月球移民区。当月球的开发和利用发展到最后一步的时候,将有大批的人移居到月球上去,开矿山、办工厂、搞旅游,给地球上的人类提供了一块“超大规模的殖民地”,这时,一些建设者将长期在月球上生活和工作,他们当中有少数人可能就在月球上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13.
徐菁 《国际太空》2011,(12):25-30
根据2011年7月28日的报道,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小行星藏在地球绕日轨道上,它已陪伴着地球渡过了至少几千年的时光。,这种小行星被称作“特洛伊小行星”,尽管其与地球距离比地月远得多,但由于轨道相近,它是最适合航天员探索的地方之一。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未来15年内很有可能对其进行研究甚至开发。研究者还认为,如果能够发现更多的“特洛伊小行星”,航天员能在这些小行星上寻找地球匮乏的贵重矿物。这一发现也为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开启了全新的视野。 长期以来,人类对于近地小行星(NEA)及更少见的近地彗星知之甚少。了解这些天体有助于人类获得太阳系形成的科学信息,这些天体上还可能存在具有潜在价值的太空物质。因此,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小行星探测列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未来载人航天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徐菁 《太空探索》2005,(4):12-14
人类要想飞出地球,前往月球和火星,并建立基地,需要解决诸多问题,而航天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是如何抵御太空辐射。  相似文献   

15.
闲话登月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航宇局华盛顿总部宣布:最早在2015年让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长期停留。为下一步进行载人火星探测等做准备,这不禁让人回想起.1961年5月2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演讲时宣布美国将在60年代结束前登陆月球的情景。时隔30多年.不管布什此举是否是其竞选总统的策略之一.月球探测再次抓住了公众的眼球。这里.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30年前的登月壮举。  相似文献   

16.
江山 《太空探索》2014,(2):30-31
1969年,当美国航天员准备首次登月时,地面指挥人员戏谑地对38万千米之外的航天员说,请关注一位带着兔子的中国姑娘。那时,光临月球,入驻广寒宫对中国人来说仍然停留在神话中,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世界上在职的航天员共有158名,其中35名是女性,占航天员总数的22%。这些女航天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男航天员为43岁;女航天员的平均体重是60.7千克,而男航天员为81.2千克;女航天员的平均身高比男航天员矮10厘米,脂肪比男航天员多11%,肌肉质量少8%;女航天员的血红蛋白质量比男航天员少10%~14%,有氧运动能力比男航天员低得多。虽然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除了年龄、体重和身高这些表面差别以外,在生理、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然而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呢?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又是经过怎样的特殊训练被培养出来的呢?日前,记者有幸进入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零距离感受了中国航天员的训练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迟惑 《太空探索》2013,(4):34-35
近几年月球探测再次成为国际宇航界的热点。因为数十年前的阿波罗计划已经实现了载人登月,那么仅仅重复前人已经做到的事情,就很难打动预算委员会了。所以,建立月球基地就成了合理的新目标。不但美国,欧洲也对月球基地很有兴趣。传统设计上的月球基地建设,都要从地球上运去各种建筑材料和构件,用航天员和机器人搭建。因为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建筑工作要比地球上轻松得多。不过真正困难的部分是  相似文献   

20.
3月12日,国际空间站遭受一块太空垃圾的威胁,站上3名航天员不得不按指令进入俄联盟号飞船内暂避。这块碎片并不大,宽约13厘米,来自一台星上发动机。它从距空间站约4.5千米处飞过。3月11日夜NASA才收到警告,已来不及让空间站采取机动措施。确认危险已过后,航天员们重返站内。整个过程持续了10分钟。让航天员躲进飞船是预防性措施,万一情况危急,飞船可与空间站脱离,把航天员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