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SiCp/Zn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显微组织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颗粒增强低熔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扩大锌合金的应用范围,本项工作采用旋涡搅拌法制备了SiCp/Zn基复合材料,并讨论了搅拌工艺参数,增强颗粒表面处理对复合效果的影响。显微组织观察表明:SiCp分布均匀程度取决于颗粒的表面处理以及复合工艺参数的控制。SiCp经高温焙烧后,其表面获得一层稳定的SiO2,从而有利于改善SiCp与基体锌合金的浸润性能。在基体中加入Mg等金属粉末,对于Si  相似文献   

2.
Si3N4/Si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力学性能及强韧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iC纳米粒子进入Si3N4基体使其力学性能大幅度增高,引起了研究者有大关注,本文评述了Si3N4/Si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芤及其力学性能,分析了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讨论了材料中存在的强化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颗粒增强低熔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和断裂特性,扩大锌合金的应用范围,本项工作采用流变铸造法制备了SiCp/Zn,Al2O3p/Zn基复合材料,对该材料进行了冲击韧性、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等性能测试,观察了其断口形貌,分析了其断裂特性,提出了此类复合材料的断裂模式。文中还讨论了增强颗粒的表面处理、粒子含量、粒径大小、粒于种类、基体合金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半固态搅拌法制造SiCp/ZL104复合材料进行了工艺试验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搅拌温度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因素,改进搅拌器的颗粒的预处理有助于材料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热压合成制备的SiC+MoSi2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其断口形貌分析,结合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度等力学性能和孔隙率、晶粒度的测试,初步探讨了SiC颗粒强韧化MoSi2复合材料的效果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30CrMnSiA钢管外圆磁力研磨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粘结Fe+SiC磁性料对30CrMnSiA钢管外圆进行磁力研磨试验,研究了磨料成分、粒度以及研磨时间与研磨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试验所得到的研磨表面粗糙度达到了Ra0.05μm。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磨削力、磨削温度、金属去除量、砂轮磨损形态、磨削方式以及工件表面形貌等多方面考察研究了树脂结合剂CBN砂轮在缓进磨削钛合金中的应用,并将其普通碳化硅砂轮的磨削性能作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缓进磨削中,CBN轮的磨削性能确实明显优于碳化硅砂轮。CBN砂轮磨削时的力,温度值均较SiC砂轮磨时要低,砂轮磨损速度远远低于SiC砂轮,磨削表面纹理也优于SiC砂轮。CBN砂轮缓磨钛合金时能长期保持锋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用山形缺口试样测量30CrMnSiNi2A钢和Al-7Si-0.45Mg铸造合金的断裂韧性,与标准测量方法测量的断裂韧性值进行比较,分析山形缺口试样测试的结果与标准断裂韧性试样测量结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ONTHECONSTRUCTIONOFAJACOBIMATRIXFROMITSSPECTRUMANDASUBMATRIXDaiHua(DepartmentofAppliedMathematics,Physics&Mechanics,NUAA29Yud...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团体粉末渗铌试验,分析了渗剂成分、渗入时间与温度对不同材料渗层的影响,研究与探讨了渗层的组织和性能。对45钢、T10钢、9CrSi钢和GCr15钢等材料采用铌铁粉末进行的渗铌处理,均可形成一定厚度的铌渗层,且表层硬度提高很多,摩擦力矩数值反映渗铌后摩擦系数减少。  相似文献   

11.
高比例SiCp/Al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无压渗透法工艺 ,选用不同颗粒度 ( 70 #,10 0 #,15 0 #,180 #) ,不同颗粒形状 (不规则多边形 ,近球形 )的SiC ,制备了不同基体材料 (纯铝 ,ZL10 1,ZL3 0 1)的复合材料试样 ,并用云栅干涉法对各试样的膨胀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SiCp Al的膨胀系数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下降 ,近球形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膨胀系数比不规则多边形要小 ,不同基体材料的复合材料的膨胀系数按着ZL10 1,纯铝 ,ZL3 0 1的顺序增大  相似文献   

12.
在温度为 3 65~ 5 65℃和应变速率为 2 .0 8× 1 0 - 3~5 .2 1× 1 0 - 1 s- 1 的范围内 ,测试了 Si Cp/ AZ3 1镁基复合材料的超塑性。在温度为 5 2 5℃和应变速率大于 1 0 - 1 s- 1的条件下 ,得到延伸率 2 2 8%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 m>0 .3 ,温度提高到 5 40℃时在更高的应变速率 (5 .2 1× 1 0 - 1s- 1 )下得到延伸率 1 95 %。 Si Cp细化了复合材料基体组织 ,在超塑性试样断口上观察到了丝棒状物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体积含量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提出了一种细观结构模型:将颗粒简化为同质、同尺寸的弹性圆球,两颗粒之间的连接基本简化为一弹塑性短圆柱体,并假设细观应力、应变和塑性区均为轴对称分布。其体和颗粒的变形行为分别简化为类似于弹性地基和弹性半空是,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反映一对颗粒法向和切向变形协调关系的两个积分方程。数值求解这两个方程,可得到一对颗粒间基体中细观应力的分布形式,从而建立颗粒对的细观弹塑性本构,采用平均化方法,进一步推导出材料宏观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文利用该模型对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实验进行了模拟,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  相似文献   

14.
High volume fraction SiCp/Al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possesses a variety of outstanding properties,such as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low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It is wide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especially in automotive and aerospace.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elevant paramet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by CO2 laser.Then the micro-hardness in different regions is measured.The effects of such parameters as laser power,middle layer thickness and welding speed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welded joints are discuss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ximum of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welded joints is attained at the laser power of 1 200 W,the welding speed of 1.5 m/min and the middle layer thickness of 0.3 mm.In addition,the mechanism of the improvement of micro-hardness on the weld bead is also analyzed.  相似文献   

15.
金属载体上线天线阻抗与辐射特性的矩量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线网格模拟金属载体表面,应用矩量法求出天线及载体网格上的电流分布,据此研究在该金属载体影响下的天线特性,在计算阻抗矩阵元素时,利用了非对称正弦偶极子辐射场的精确表达式,并采用了直接复数积分,简化了计算公式,本文给出了几种金属载体上线天线的阻抗与辐射特性的计算结果,它们与有关文献上的数据或实验结果一致,最后计算了一种舰船简单模型上两根线天线的远区辐射场及它们的自阻抗与互阻抗。  相似文献   

16.
利用余热生产金属型薄壁铁素体球铁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铸件余热,在金属型中生产薄壁铁素体球铁件。研究结果表明,当球化剂加入量为1.0%-1.5%,孕育剂为0.6%,刑内孕育剂为0.15%-0.2%时,可保证壁厚为4-6mm,带有坭芯的管道三通球铁铸件基本上不出现莱氏体。若铸件在开箱后本身温度高于840℃时进入600℃的保温炉,保温30min,可使基本铁素体量最高达85%。  相似文献   

17.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综述了复合材料家族中的新成员——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组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对6大类工艺方法的机理、特点、适用范围和现阶段开发程度,以及由这些制备工艺所开发出的新材料的优异的机械、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综合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在展望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广阔的应用前景基础上,指出了其制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