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分析了半导体致冷器的性能特征,介绍了发射车调温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并提出获取半导体致冷器最佳工作电流和调温系统最大致冷量的解决途径,同时着重讨论了几点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休斯飞机公司正在研制一种用于天基红外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的磁致冷器,其致冷温度低于通常采用的封闭式气体循环致冷器。磁致冷器利用磁致热效应将磁性材料交替磁化和去磁来改变温度,而常规封闭式气体循环致冷器是通过气体反复膨胀和压缩来产生低温的。 休斯公司光电和数据系统部已与美国空军空间动力实验室签订了一项价值490万美元的合同,来为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试验2台先进的磁致冷器。根据合同,休斯公司将对其在过去两年中研制的一台磁致冷器作进一步的测试和鉴定。休斯公司还将综合应用封闭式致冷器和磁致冷技术,设计和制造一种混合式致冷系统。  相似文献   

3.
何英 《中国航天》1992,(10):44-45
美国航天工业界即将生产第一个用于天基红外探测器的长寿命低温致冷系统。他们可能已于今年6月开始对两台闭环斯特林循环低温致冷器进行试验。根据设计,这两台致冷器的最低使用寿命为10年。 长寿命低温致冷器是NASA正在研制的地球观测系统(EOS)设备所需的关键技术。此外,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还准备将它用于智能眼天基红外探测器。 美国空军菲利浦实验室和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分别负责对SDIO和NASA的低温致冷器研制工作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不凝气体对航天器两相热控设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凝气体(NCG)是影响航天器两相热控系统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总结了NCG产生的机理,即材料相容性、物理吸附与脱附,以及空间极端环境下工质的分解;介绍了NCG对航天器传统热管、环路热管和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热性能的潜在危害,包括工作温度升高、总热导减小、启动困难,甚至引起运行失效;从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了NCG问题的抑制措施,如对于环路热管,可加装半导体致冷器,对于两相流体回路,可增大储液器体积或减少工质充装量。  相似文献   

5.
热式质量流量计是利用流体吸热至使温度变化来测量流量的传感器。特别适于小流量和高精度测量。当气体以一定速度流过管道时,加热的管子两端温度发生变化、利用温差和计算式可测知质量流量。在液体的场合,则使用致冷器冷却方式,再利用温差和计算式求出质量流量。  相似文献   

6.
在风云二号(FY-2)01批气象卫星的基础上,为提高辐射致冷器(以下简称辐冷器)的性能,对C星辐冷器太阳屏进行了改进.根据太阳屏保护膜厚度和翻边白漆等表面特性对辐冷器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保护膜厚度和改用耐紫外光的KS-Z无机漆等以改善C星太阳屏表面特性.地面试验和在轨测试结果表明,C星辐冷器温度和制冷量均在理论计算范围内,太阳屏技术改进有效.  相似文献   

7.
星用非金属材料出气物成分及污染光学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新研制的分子污染出气物成分检测分析设备,对空间辐射致冷器用的几种星用非金属材料的出气污染物进行测试,分析鉴定材料出气物的成分,确定材料在真空烘烤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物质源。利用试验获得的材料出气污染物对光学参数的影响数据,并结合光学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得到材料出气引起透镜光学参数变化的结果,为型号设计师提供直接的污染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8.
FY-2C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及其在轨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桂林  栾炳辉 《上海航天》2005,22(Z1):21-27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的性能、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为适应将3通道改为5通道而完成的5通道焦平面、光学系统、结构、电子学、红外探测器、辐射致冷器、光学薄膜和第二扫描结构等主要设计改进.卫星的在轨测试和运行结果表明,C星扫描辐射计在第一代自旋静止气象卫星上实现了包括中波红外的5通道同时对地观测,图像质量总体优于同类GMS5,METEOSAT-5静止气象卫星,与目前应用的GOES9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桥点火器在工程应用中通常为多个产品并联在同一供电回路中使用,以实现火工装置同步点火。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出现某个火工装置点火失败的现象。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桥点火器本身电阻变化对单路点火过程电流、电压的影响,对多路并联半导体桥电流响应特性的研究较少。半导体桥点火器在多路并联同步使用时,作用机理及故障原理不清限制了其在该场合中的应用。文章设计搭建了多路并联半导体桥点火器点火电路,通过试验发现点火器多路并联使用时,支路电流存在突然下降或上升速度缓慢的现象,均可能造成点火器半导体桥区烧蚀不完全或瞎火。结合半导体桥点火器的点火机理分析得出电路电流突然下降会导致相变过程中止、电流上升较慢会导致相变能量不足,均会造成半导体桥电爆能量无法正常释放,进而无法正常激发内部起爆药,这是半导体桥点火器用在多路并联电路情况时出现点火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东京芝浦电气公司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一种由无定形合金制作的电流控制元件。这种元件能够高效率地吸收、控制高频半导体电路中的尖峰电流和脉冲电流的杂乱部分,能保护半导体电路以硬减小电路的噪声等等。过去,为了保护半导体电路,往往用电阻或电容等控制电压尖峰,或者使用铁氧体磁珠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半导体发光条辐射定标源辐照场均匀性。从辐射度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计算了半导体发光条在焦面处产生的辐照度及其空间均匀性,并实际测试了辐照度空间均匀性,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相符。表明这种半导体发光条在均匀性方面满足轻小型卫星遥感器的星载辐射定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用于陆地卫星地面站中X波段GaAs FET(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的功能、结构及热电致冷器,该冷却器将场放前二只管子冷却到-50℃,整个场效应放大器(由4只管子组成)的性能可与同波段常温参放相比美。对美国SATELINK公司生产的场放进行測试,在8025—8400MHz频带范围内,场放噪声温度小于86.1K,增益大于40dB.在整机中,以太阳为标准源对系统G/T进行测试,当俯仰角≥5°时,G/T≥31.05dB/K,满足原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布雷顿循环和半导体温差联合发电技术在飞行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飞行器燃烧室高温壁面提出了初步的闭式布雷顿循环和半导体温差联合发电方案。首先,建立了简化的理论计算模型,开展了温度场计算分析;然后,根据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的关键节点温度和半导体温差电材料冷热端温差计算结果,给出联合发电系统的整体发电量和基本性能参数。研究结果为布雷顿循环和半导体温差联合发电系统在飞行器上的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闻新  纪龙  朱诗嘉 《中国航天》2011,(12):23-27
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器电源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化学电池、核电源和太阳电池阵列,而太阳能是航天器系统广泛应用的能源.太阳电池阵列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它像翅膀一样在航天器的两边展开,所以又称太阳翼.太阳翼上贴有半导体材料,如掺有5价磷和3价硼元素的硅片,常用的半导体材料还有单结砷化镓和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阵列靠这些半导体材料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半导体发光条辐射定标源辐照场均匀性,从辐射度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计算了计半导体发光条在焦面处产生的辐照度及其空间均匀性,并实际测试了辐照度空间均匀性,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相符,表明这种半导体发光条在均匀性方面满足轻小型卫星遥感器的星载辐射定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SiC、GaN)器件以其固有的大功率、耐高温及恶劣环境、抗辐照等特点,在替代传统的Si基器件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文章概述了第三代半导体(SiC)器件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内外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SiC)器件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并展望了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在空间太阳能电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GaN基半导体技术的空间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空间太阳能电站需要高效率、良好环境适应性和长寿命的新型光电转换材料和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从功率器件和太阳能电池两个方面,概述了宽禁带半导体在太阳能技术中的应用和研发动态。采用宽禁带半导体设计的GaN高效固态功放和禁带宽度从0.7 eV(InN)~3.4 eV(GaN)连续可调的InGaN直接带隙的太阳能电池具有可靠性高、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高抗辐射能力等优点。因此,随着GaN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进一步发展,可助推空间太阳能电站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这里介绍的半导体压力传感器(FPM-05G)具有小型、轻量、精度高的特点。半导体压力传感器利用了硅的压阻效应。在硅晶片上扩散形成电阻层,作成硅膜片,从而提高了压力灵敏度。将扩散电阻层组合成惠斯通电桥,然后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再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9.
半导体偶极子天线是硅和GaAs单片毫米波系统设计中的一种新型集成器件.该器件通过改变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于密度即可控制天线的辐射特性,这一点与传统的金属偶极子不同.本文将介绍评价硅和GaAs偶极子性能的数值计算法,还将讨论使其它器件和这类天线集成在一起的实际布局.  相似文献   

20.
半导体激光准直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KM6太阳模拟器光学装校系统的技术要求,文章提出了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束的两套准直方案.分别介绍了这两套技术方案的原理,并进行了比较,决定采用在激光器前加前准直光学系统的方案.介绍了准直光学系统的设计,并对所设计的光学镜头进行了像质分析;设计了与光学系统相配套的机械结构,给出了激光光束的准直性分析.结果表明:自行设计的半导体激光准直仪,技术指标明显优于市场上可提供的光束发散角为5~8 mrad的半导体激光准直仪.为KM6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装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