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根据飞机偏离运动的特征,用非线性运动方程组导算子矩阵研究副翼操纵时飞机的闭环稳定特性,获得了一种预测飞机偏离的新判据。对五架飞机偏离特性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判据简单有效、切实可行,并且跟Bihrle判据以及Weissman判据取得了较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2.
偏离特性和尾旋敏感度预测判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七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预测飞机偏离特性和尾旋敏感性的设计判据,所使用的判据参数是m_(y·DY)~β和LCDP,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用以预测偏离迎角的“β+δ轴稳定性指示”法。这些方法主要是针对具有后掠翼和大的I_y/I_x惯性比的飞机。文中简要推导了判据参数的由来以及判据的建立,並且提供了一些飞机的试飞或自由飞试验的数据与判据预测结果的比较,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的符合性较好。特别是判据参数所使用的静导数是设计人员早期可获得的数据之一,这样,在早期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就有可能以适当的可信度预测出全尺寸飞机的偏离特性和尾旋敏感性。开展飞行试验与风洞试验的这类相关性研究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某常规布局大型民用飞机的偏离特性与尾旋敏感性,在CARDC的FL-14水平风洞(Φ3. 2m)中进行了飞机模型的大迎角静态测力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充分挖掘,利用一系列的稳定性判据进行分析,获得了飞机的大致初始偏离迎角和偏离区间,并预测了飞机的尾旋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飞机大迎角飞行稳定判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地推导并分析了各种有关飞行稳定的简化判据:大迎角横向稳定性参数 m~β_(ydyn),预测大迎角偏离运动的 pelikan 判据,针对急滚运动的 phillips 准则以及横向操纵偏离参数LCDP 等。然后从五自由度飞机运动方程组的导算子矩阵出发,利用 Hurwitz 判据,推导出一个新的综合稳定性判据 PN<0,PN=(Km_z~αcosα—LCDP)(LCDP—m~β_(ydyn))该判据综合了各已有筒化判据,并沟通了这些判据的相互关系。通过某架飞机的具体计算,表明该判据判断大迎角飞行稳定性比各已有判据都更准确,而且跟目前比较有效的大迎角分析的 BACTM 方法的结果取得了广泛的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和研究了Bihrle判据,同时还用该判据对F-4,F-102、JJ-5、JJ-6等十个型号飞机的偏离特性进行了预测,预测的结果与Weissman判据预测的结果很吻合,但此法的优点是简单和方便,故本文建议此判据值得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6.
F-16飞机大迎角飞行偏离/尾旋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俯仰力矩系数随迎角的变化对F-16飞机的气动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大迎角时的偏离特性进行了剖析,通过计算给出了F-16飞机的m^βx,m^βy,m^δy,m^δyx,m^δyy,m^δyxy以及侧滑偏离参数(m^βydyn)和横向操纵偏离参数(LCDP)随迎角的变化曲线,最后通过m^βydyn和LCDP的综合,预测了F-16飞机的偏离特性,同时通过计算对尾旋运动特性和改出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分析F-16飞机大迎角飞行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合流起几何函数(The Confluent Hypergeometric Function)的特性,研究了飞机在线性加(减)速条件下纵向运动稳定性问题。同时,结合定常直线飞行状态所获得的运动方程解的特性,相应地提出了判定飞机在线性加(减)速条件下的运动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8.
李树有 《飞行力学》1990,(4):69-77,85
本文用六自由度非线性方程组计算分析了J-7(Ⅱ)型飞机的失速/过失速/尾旋特性,特别是按照MIL-S-83691A的验证要求计算检查了飞机的偏离/尾旋敏感性,检查了六自由度计算与判据计算结果的相关性,并提供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飞机在失速迎角区飞行的一些重要现象,然后根据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分支和突变理论,建立了分析飞机失速/过失速特性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目前飞机设计中常用的预测失速和尾旋敏感性判据如 Cn(?)dyn 和 LCDP 等与平衡点处线化矩阵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判据可以从飞机在特定状态下的线化矩阵经简化得到。因此,它们只能预测失速迎角区的局部稳定性。而全局稳定性应当根据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分支和突变理论来研究。最后,通过算例指出了平衡点和周期吸引子与机翼摇晃、偏离和尾旋之间的关系,并用时间历程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某型高级教练机尾旋特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各种判据分析了某型高级教练机的失速偏离特性和尾旋敏感性,建立了尾旋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分析比较了两种尾旋运动的分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动力数学模型;最后,对某型高级教练机尾旋时间历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Kalviste运动分解并结合大迎角静态、旋转天平及强迫振荡试验数据,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飞...  相似文献   

11.
张洪 《航空学报》1988,10(10):502-505
 1.引言 随着高机动性飞机的发展,大迎角飞行稳定性日益线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各自根据特定的条件作了相应的简化,提出了并种简化适用的大迎角飞行稳定性判据,如急滚机动的Phillips准则、方向发散的动方向稳定性参数m_(y·dyn)~β、横向操纵偏离参数LCDP、以及预测偏离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JJ-6飞机为例,研究了采用具有迎角/过载限制器的俯仰增稳系统对该机在大迎角下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并根据该机在大迎角下的偏离/失速运动机理,探讨系统中限制器边界值确定的原则。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抗偏离/失速的能力,进而可以防止尾旋发生。但在大迎角下过大的横侧操纵,飞机仍能进入尾旋运动。  相似文献   

13.
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全局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浩  周志强 《航空学报》1987,8(11):561-571
为了研究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时的全局稳定性,建立了飞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和气动力模型。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通过对算例的分析,讨论了目前飞机设计中常用的稳定性判据(如(C_(nβ))_(dyn)和LCDP等)与平衡点处线化矩阵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判据可以从飞机在特定状态下的线化矩阵经简化得到。因此,它们只能预测大迎角的局部稳定性。若考虑全局稳定性则必须用本文所给的方法进行。最后,指出了平衡点和周期吸引子与机翼摇晃、偏离和尾旋之间的关系,并用时间过程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民用飞机纵向地面操稳特性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海良  王立新 《航空学报》2015,36(5):1432-1441
针对民用飞机设计方案纵向地面操稳特性的评估需求,面向适航标准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评估方法。基于适航条例要求提出了纵向地面操稳特性的量化判定准则,建立了飞机的地面运动模型和驾驶员操纵模型,以实现起降等特定地面运行任务的数字虚拟飞行,最终依据数字虚拟飞行结果和判定准则对飞机设计方案的地面操稳特性做出评估。应用此方法研究了某大型运输类飞机的纵向地面操稳特性。数字虚拟飞行结果表明:前翻倾向的严重情况发生在起降过程的高速滑行段,主轮刹车引起的机身前翻倾向是显著的,起落架纵向定位参数设计以及飞行进近参数选择均会对飞机的纵向地面操稳特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During the process of aircraft desig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ilot contro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is always used to predict aircraft flying qualities (FQ). Th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o avoid pilot-aircraft adverse coupling. In order to study the FQ criterion based on closed-loop pilot-aircraft systems, first, an experimental database is built, which includes 40 aircraft dynamics configur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light simulation results. Second, the mathematical pilot models with a set of different aircraft configurations are obtained by this experimental database. Then, two FQ criteria, Neal-Smith criterion and Moscow Aviation Institute (MAI) criter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Q level evaluated by actual pilot and the parameters of closed-loop pilot-aircraft systems is studied. Finally, an improved criterion of aircraft FQ is built based on the above two criteria. This new criterion is further used to predict FQ for four new aircraft dynamics configurations,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verify its accuracy and practicability.  相似文献   

16.
大型飞机研制过程中需要进行静态测力风洞试验,获得飞机小攻角条件下的气动特性,但对于飞机失速偏离尾旋研究,静态测力试验是不够的,无法获得飞机在失速过程中的动态特性与过渡过程。模型自由飞试验是一种动态试验,是通过飞机缩比模型来研究飞机的失速偏离尾旋问题,包括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和大气模型自由飞试验。  相似文献   

17.
As one of the promising configuration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mmercial aircraft,research on depar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ended-Wing-Body(BWB) is of great signification to safe flight limits. A three-degree-of-freedom(3-DOF) virtual flight test in a wind tunnel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a candidate configuration to predict the depar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support mechanism, the test model and the control law of the virtual flight test ar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  相似文献   

18.
乐挺  王立新  况龙 《航空学报》2008,29(4):853-858
 分析了地面效应对飞机产生附加滚转和偏航力矩的气动新机理,研究了农林飞机近地作业飞行时横航向气动特性随高度的变化规律,推导了考虑地面效应影响时的飞机横航向静稳定性新准则,并分析了不同飞行高度时这些静稳定性的变化趋势。采用地效区内飞机的运动方程,计算并分析了农林飞机不同作业高度下的横航向模态特性及变化规律,并进行了模态特性的简化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林国锋 《航空学报》1990,11(6):217-222
 本文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来分析俯仰力矩曲线随迎角变化的“勺形”对飞机飞行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勺形”是飞机在小侧滑角下作大迎角非机动飞行时,引起迎角突跃而进入过失速飞行的一种重要因素。“勺形区”的宽度和深度则较大程度地影响这种过失速飞行的特性及其进入与改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在对某机尾旋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引入副翼-方向舵交联系统和稳定轴偏航阻尼器对该机尾旋进入特性的影响,看其抗偏离/尾旋效果.研究方法仍采用微分方程的分支突变理论,结合时域动态响应,计算装有这类控制系统后的飞机平衡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