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介绍了石墨/环氧宇航结构的3种连接方法:(1)只胶接,不用紧固件;(2)胶接与紧固件并用;(3)只有紧固件、不胶接。测定了原始试件及热交变后试件的拉伸强度和则度。胶接与紧因件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最高的连接强度。  相似文献   

2.
石墨/环氧宇航结构的连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石墨/环氧宇航结构的3种连接方法:(1)只胶接,不用紧固件;(2)胶接与紧固件并用;(3)只有紧固件,不胶接。测定了原始试件及热交变后试件的拉仲强度和刚度。胶接与用紧固件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最高的连接强度。  相似文献   

3.
常用紧固件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固件的防护一直是三防设计的薄弱环节,为了满足电子设备中紧固件的防护要求,本文对常用紧固件分别以单件和组件形式,进行人工加速试验来研究其耐蚀性。从而针对不同使用环境,提出选用不同材质和镀层的紧固件及紧固对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蒙皮加筋结构承力筒的结构及其特点,承力筒胶接装配质量的要求。找出了胶接装配型架设计制造技术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难点。确定了型架的设计方案,设计制造出满足胶接装配使用的型架,结果表明型架是研制高质量蒙皮加筋结构承力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螺栓轴向紧固力的超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超声波与螺栓应力之间的理论关系及基实验证明。以此为基础制成的仪器可直接测出螺栓的轴向紧固力。在大量采用螺给作为紧固件的航天领域,该项技术可保障各类火箭及其他构件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弹头防热结构采用套装胶接技术,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料的HYJ—16和HYJ—29两种耐热结构胶粘剂,将防热层、隔热层和承力构件组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整体刚度和相容性,以保障弹头在飞行和再入大气层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弹头引信天线窗采用镶嵌胶接技术,选用多种硅橡胶类胶粘剂及导电胶,解决难粘并具有脆性的材料——石英玻璃的胶接、匹配问题,保证了引信天线窗的防热密封汝导电功能。弹头加温元件的制造及其与弹头舱壁的装配,选用单组份室温熟化硅橡胶取代早期制造用的脲醛树脂与装配用的酚醛树脂,取得良好的胶接效果。胶接装配技术在航天产品制造中推向新阶段的途径在于解决耐高温胶粘剂的实际应用难点及复合连接工艺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虽然已广泛应用,但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连接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需重点解决腐蚀、安装"卡死"、抗冲击能力差、拉脱力低等典型问题。阐述了复合材料结构用紧固件可选用的材料,以及各种类型紧固件及紧固系统,如铆钉类、螺栓类、抽芯铆钉类、特种紧固件类,为国内复合材料连接紧固件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紧固件的防护一直是三防设计的薄弱环节,为了满足电子设备中紧固件的防护要求,本文对常用紧固件分别以单件和组件形式,进行人工加速试验来研究其耐蚀性。从而针对不同使用环境,提出选用不同材质和镀层的紧固件及紧固对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首先,提出了复合材料胶接修补结构与胶接装配结构的冲击损伤容限问题,指出该类结构冲击后拉伸承载能力需要关注。然后,选用基于中心差分法的显式有限元和基于D-B模型的内聚力单元法,以二次名义应力准则为胶层损伤起始准则,并采用混合型幂准则形式的能量释放率准则作为胶层破坏准则。对无损斜胶接CFRP的拉伸基准进行了确定,指出破坏位置、破坏形式和破坏载荷。另外,选取5个典型位置进行损伤容限敏感性的位置研究。在敏感性最高的位置,用不同能量级别的冲击进行胶层损伤分析,并将冲击损伤引入拉伸模型,进行冲击后剩余承载能力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胶接作为一种联接形式,在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可作为一种工艺手段,不仅其应用面宽广,而且有其独特约功效。可以制作工件,尤其是锻铸件的临时工艺基准面;可制作胶接法心轴,用来加工高精度茸壁筒体外圆表面;也可设计成胶接滚砂研磨心轴,用来加工精密内孔;刚性差的零件,还可以采用胶接法定位装夹;改装量具,应用胶接技术也是十分方便。针对不同类型的零件,应当选用不同品种的工艺用胶粘剂和使用不同的胶接方法,并应注意到胶接时工件表面的洁净和胶接后对工件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空间相机光学件用XM23胶的杨氏模量测定和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相机光学件与结构件装配时,通常使用胶接的工艺方法。XM23胶作为常用的胶接剂,其杨氏模量直接影响组件基频以及光学件卸载热应力、装配应力的能力,进而影响光学系统的性能。已有的工程实例表明,XM23胶的杨氏模量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从目前掌握的试验数据看,此数值在1.2~3.0MPa之间,所以需要在每次用胶前对其杨氏模量进行测定。文章首先设计了拉伸试验试件,通过对拉伸试验数据的处理获得胶样的名义模量;其次,通过有限元方法将名义模量换算为真实模量,并利用"高分二号"(GF-2)卫星相机模型对此数据进行校验;再次,给出了结构设计时,XM23胶选用的一般方法;最后,通过对比试验发现,不同批次胶的杨氏模量会变化,同一批次胶在储存期内,随着时间的增长杨氏模量会不断下降,促进剂的配比对杨氏模量没有影响,利用此特点可以缩短产品的研制时间。  相似文献   

12.
楔形螺纹连接件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其较标准螺纹连接件具有更良好的抗振防松性能。文章从楔形螺纹防松技术原理出发,研究楔形螺纹紧固件预紧力矩设计方法,并通过振动试验验证预紧力矩设计值下的楔形螺纹紧固件防松效果,给出不同规格楔形螺纹预紧力矩设计值。经试验验证,其中的力矩系数范围分别选0.13~0.15 (有润滑状态)和0.20~0.25 (无润滑状态下),45#钢M6和M8楔形螺纹预紧力矩值能有效紧固;可用本文方法设计其他材料及规格的楔形螺纹预紧力矩值。  相似文献   

13.
压接质量是高频接触件装配质量的关键,从接触件、电缆和压接工具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高频插头(座)在军品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立  王存斌  白越  吴一辉 《宇航学报》2009,30(1):290-292
阐述了卫星用复合材料储能/姿控一体化飞轮的结构设计及制造技术。采用独特的线型设计和结构设计,利用高强碳纤维缠绕技术成型飞轮转子,选用钛合金经精密加工成轮毂,用胶接技术将两者装配胶接为飞轮。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飞轮进行了模态分析,一阶基频为956Hz。试验测得的飞轮储能密度为79.8 Wh/kg,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一般环氧胶存在的缺陷 ,应用稍有不当时 ,伏下隐患就会造成失效。以双酚A环氧树脂为主剂 ,配合优质高胺值类固化剂等组成的弹性环氧胶 ,既保持环氧胶体系良好的胶接性能 ,又具有类似橡胶弹性行为的特性。其在航天产品电装工艺实施胶接、粘固、灌封中 ,已获得令人满意的技术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天线是夺取制信息权和制天权卫星的核心单机,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数据反演的精度和准确度.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的性能核心指标在于反射面成型精度及反射面型面精度稳定性两方面,目前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研制的精度指标仍存在不稳定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型口径大于1.5 m的星载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的低应力胶接装配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双向自由调节装置,保证反射器本体型面自由支撑状态下,通过调节背部接口,完成组件装配,最大限度降低反射器本体型面受力,降低反射器组件装配过程受力对型面精度的影响,确保反射器成型型面的高精度成型,实现反射器组件的低应力胶接装配.最终产品型面精度相较于本体精度,仅降低了不到0.012 mm r.m.s,相较于传统大口径高精度反射器胶接装配型面精度损失达0.03 mm r.m.s以上,该技术方法对高精度反射器成型具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严上加严 以前,拧紧一个螺钉很简单,几秒钟就可以快速完成;在发射神九的长二F火箭生产中,该厂开展了力矩拧紧和测量工作,不仅要施加力矩拧紧,还要进行测量并把数据都记录下来. 在执行神十任务的火箭生产中,这项要求更为严格.涉及箭体结构生产、装配及总装过程的31169个紧固件中,除4856个紧固件由于结构限制、涂胶、打冲等原因无法进行定力矩控制外,其余26313个紧固件都进行了力矩控制,比上一枚火箭增加了13319个,提高了约42.7%.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硅橡胶胶黏剂胶接石英陶瓷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温性能,研究了胶接面湿热状态、打磨程度、胶层厚度、操作等待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胶接强度的影响。在试片正常烘干、打磨的情况下,当胶层厚度为0.4 mm、操作等待时间小于0.5 h时,胶接效果最优,其压缩剪切强度达到了3.06 MPa。探索了底涂剂处理对胶接强度和耐温性能的影响。在温度不高于100℃时,底涂剂A的效果较好。经底涂剂A处理后,胶接试片常温下的强度提高了13.7%,达到3.48 MPa;100℃时的强度提升率达到37.7%。在更高温度下,底涂剂B的效果更为显著。经底涂剂B处理后,胶接试片常温下的强度提升了10.1%,达到3.37 MPa;300℃时的强度提升了44.0%,达到1.57 MPa;200℃时的强度提升率最高,为49.0%。测试结果为高温条件下石英陶瓷胶接结构的胶接工艺优化及其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简述 胶接技术在现代化技术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具有不少其他技术难以匹敌的优越性。因此,胶接技术,包括胶粘剂、胶接工艺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很快。无损检测过去和现在一直是胶接结构的主要检测手段。近年来,我国在胶接结构的无损检测研究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动压马达定子灌封是提高可靠性、改善装配工艺的有效途径。为了满足对定子灌封的诸多要求,必须设计出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绕线、整形、灌胶工装模具,并采用相应的工艺措施才能实现。对模具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材料、结构、尺寸及公差等)、灌胶的工艺过程及要点作了详细的介绍。为了防止灌封产生的二次污染,必须进行严格的脱气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