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对导弹天线罩电性能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利用虚拟仪器技术,采用hbView软件平台,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一套基于测量仪器和转台协调工作的天线罩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该设计充分挖掘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器内在功能,可同时测量并导出四个通道的八组数据,可同时完成比幅、比相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对天线阵列等测试对象的测量效率、测试精度;可以实时显示测量数据的二维图或三维图,有利于实时掌握测试情况.本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实验需要,它的实现为微波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FY-2卫星综合测试系统自动测试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建成  俞洁  周晶 《上海航天》2005,22(Z1):72-77
介绍了FY-2气象卫星综合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性能,给出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和设计原则.分析了系统自动测试设计中应用的智能专家测试库、监控终端的智能显示和智能化测试控制模式等技术.该系统具有自动执行测试程序、捕获瞬态故障和报警等功能,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测试程度较高,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所需操作人员较少.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技术应用到了大电流稳定性测试中,从而解决了CM2航天器磁环境模拟设备中的程控稳流电源输出电流稳定性测试的难题,稳定性指标高达10-5/8h。文章简述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采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技术对CM2程控稳流电源电流稳定性进行自动测试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大电流稳定性现场自动测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在我国航天测试体系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提高航天自动测试系统的结构通用性、仪器互换性、软件移植性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提升测试资源的利用率,关键在于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一种通用的、标准的测试系统体系结构.本文在深刻分析了我国目前航天测试现状的基础之上,结合国际上正在开展的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我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星载微波变频器从单一通道频率朝着多本振频点、多增益档位和多通道组件化发展。复杂的产品工况使得变频器的自动化测试难度增大。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给出了一种适应多本振频点、多增益档位、多变频通道三种特殊工况下的微波变频器专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多本振模式下的变频器频谱杂散测试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多模式频谱搜索算法,通过采用绝对频率转换相对频率的搜索方法实现了高效的频谱自动化测试。实践证明,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专用变频器自动测试系统将模块化的硬件与定制化的软件算法和测试流程结合在一起,相比传统测试系统具备更强的产品适应性,可大幅提高变频器产品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6.
小卫星测控的模块化自动测试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卫星测控的测试系统不能适应不同卫星型号、无法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小卫星测控的开放式、模块化自动测试系统。通过开放式硬件设计、模块化软件设计和标准接口设计,模块化测控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适应不同卫星型号测试需求和与外部进行数据共享的功能,增强了测试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提高了测试工作效率和质量。此研究对于构建模块化小卫星自动测试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国内外自动测试设备概况、通用接口标准、智能仪器、测试计算机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线电控制仪自动测试设备的组建方案和全弹自动测试系统组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号导向的可互换仪器驱动技术是当前自动测试领域发展的重点、热点。虚拟仪器技术、信号导向技术和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硬件资源可互换性和测试程序集可移植性提供了技术支持。文中论述的基于信号的可互换仪器驱动和测试系统架构模型借助信号导向机制和COM技术优秀的封装性和独立性,利用实时引擎技术和动态链接技术将测试程序集与测试资源无关性变成了现实。逐一分析系统架构中各功能模块的工作机制及设计思路,并重点论述信号驱动器和开关信号驱动器的实现方法,为自动测试系统首次实际应用IVI信号驱动器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VXI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柔性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不同类型的地面试验对测试的需求,提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测试行为模型,并在VXI总线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柔性自动测试系统。系统的特点是可通用性、高可靠性和易操作性,能够满足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的测试需要,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导弹天线罩电性能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利用虚拟仪器技术,采用LabView软件平台,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一套基于测量仪器和转台协调工作的天线罩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该设计充分挖掘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器内在功能,可同时测量并导出四个通道的八组数据,可同时完成比幅、比相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对天线阵列等测试对象的测量效率、测试精度;可以实时显示测量数据的二维图或三维图,有利于实时掌握测试情况。本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实验需要,它的实现为微波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有效载荷产品的生产研制具有种类多、批次多、批量小等特点。为了提升有效载荷产品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灵活性,以应对测试项目复杂性增加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链接库技术的测试系统软件架构。该架构具备线程管理、仪器资源管理和测试序列编辑的功能,通过三层动态链接库的关联结构设计实现了自动测试系统中用户管理、业务逻辑和仪器控制的软件功能,同时给出了系统架构中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产品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提出的基于动态链接库技术组成的系统架构具有更小的程序粒度和良好的扩展性。通过三层动态链接库模块之间的灵活配置与重构,使得测试系统软件整体功能得到不断升级,极大地满足了当前航天有效载荷产品生产研制对于集成测试系统的需求,从而为航天器测试系统架构设计提供了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自动测试系统ATS通用化是测试与诊断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了系统的设计维护成本、技术寿命和测试诊断性能。现有的通用ATS主要采用集中式系统架构,系统维护成本和难度较高,信息互通性和通用化程度不理想。针对集中式ATS架构的局限性,设计并验证了一种基于自动测试标记语言ATML标准集、以网络为中心的分布式通用ATS架构。经验证演示实验,该架构较好地解决了仪器和系统的互换性问题,并通过发掘仪器的智能性,缓解了网络的延时问题和带宽压力,对构建通用ATS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燕  杨孟飞 《航天控制》2003,21(4):47-52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费用占总成本的50%左右,为降低测试费用和进一步提高软件测试质量,软件测试自动化是必要的。本文以 StP CASE为例,构造了基于StP的自动测试环境,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这种自动测试环境具有测试效率高、可靠性好、易维护等优点,对今后开展这方面的测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传统卫星载荷测试系统通用性、兼容性差,测试覆盖性不足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放式硬件和软件设计的通用化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构建了通用的硬件平台以适应不同的数据接口,同时提供了模块化、开放式、可配置的软件平台,可满足不同卫星型号载荷的测试需求.并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大...  相似文献   

15.
在展望军用自动测试设备(ATE)/自动测试系统(ATS)发展趋势基础上,总结了设计通用导弹实时仿真测试系统的软硬件条件,并对该通用导弹实时仿真测试方法的思想进行了介绍。最后,从系统的硬件开发平台、软件开发、工作原理等三个方面对该通用导弹实时仿真测试系统的开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新型无线电引信的性能特点,详细介绍使用计算机测试技术、微波应用新技术实现对引信各功能参数进行自动测试的原理,并就主要技术参数、灵敏度、启爆比等参数的测试原理和方法进行重点讨论。在讨论硬件构成的同时,最后详细介绍了系统软件的组成以及主要参数的测试子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17.
机载通讯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机载通讯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如何由需求分析确定硬件设计方案、硬件设计具体内容、硬件设计流程以及硬件设计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自动测试系统已投入生产运行,满足机载设备大修时的测试、诊断需求,较大地提高了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意大利塞列尼亚公司设计的新型自动测试设备(ATE),它目前用于“阿斯派德”导弹的测试.它是一种通用的检测设备,也可用于雷达和导弹部门其他产品的测试.在不久的将来,它还将用于武器系统的后勤支援,特别是第三级维护.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包括脉冲S参数自动测试分系统原理和非S参数自动测试分系统集成技术。介绍了PNA脉冲网络分析仪自动控制的实现和系统测试软件的设计,给出了该T/R组件自动测试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小卫星传统电性能测试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这一情况,分析了目前测试方法中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流程优势缺乏、测试场地拥挤等问题;利用先进设备接口,结合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小卫星电测中,提出了一套基于柔性工作流的分布式小卫星自动测试系统;描述了系统的运行环境,分析了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并给出了运行实例。实践表明,这一方法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水平,优化了测试流程,为实现小卫星产业化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