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英国多单元联线干涉网(MERLIN), 及美国甚大阵(VLA)对河外射电源进行了多频观测, 获得了亚角秒分辨率的图象. 使用自核准技术及洁化技术, 改善了成图的动态范围. 哈勃空间望远镜(HST), 也对该河外射电源进行了光学观测. 本文介绍了射电图和光学图进行重叠的方法, 用以比较射电发射的等离子体和光学线发射云之间的物理联系.   相似文献   

2.
月球具有足够大的尺寸,能够有效地遮挡来自地球的低频电磁波干扰,因此月球背面是进行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的最佳场所。本文论述了利用低频射电频谱仪在月球背面进行空间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的意义,给出了低频射电频谱仪工作原理、科学探测目标和系统组成。研究了低频射电频谱仪的设计,并采用低频射电频谱仪对北京中关村地区空中低频电磁波辐射频谱进行了试验探测,结果表明:低频射电频谱仪能够清晰地探测到0.1~40 MHz频带内的广播电台及授时台等发射的低频电磁波信号。  相似文献   

3.
王麟 《飞碟探索》2008,(6):23-23
你听说过这样一个奇怪的星体吗?早在20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在观测星空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天体。对它的光谱所做的分析表明,它既是“冷”的,只有几千摄氏度;同时又是十分“热”的,达到几十万摄氏度。也就是说,冷热共生在同一个天体上。1941年,天文学界把它定名为共生星。它是一种同时兼有冷星光谱特征(低温吸收线)和高温发射星云光谱(高温发射线)的复合光谱的特殊天体。  相似文献   

4.
X射线脉冲星脉冲到达航天器时间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射线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TOA)的空间测量是航天器自主导航和用脉冲星钟作航天器时间标准的基础.在简要介绍地面射电观测TOA测量方法基础上,重点研究了X射线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的空间测量方法和算法.讨论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辐射光子到达时间观测,建立X射线脉冲轮廓的方法;给出了通过观测得到的X射线脉冲轮廓与标准脉冲轮廓比较,精确确定TOA的测量方法和实用算法.讨论了削弱多普勒效应对TOA测量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北京天文台在2.84GHz频率上观测到的带短时标精细结构的微波爆发与日本YOHKOH卫星上HXT在1991年10月-1992年12月观测到的硬X射线爆发(HXB)事件作了比较,发现在20个微波精细结构爆发事件只有12个与YOHKOH卫星记录的HXB有对应关系.本文对1992年6月7日典型事件中2.84GHz与HXB共同存在的百秒量级的准周期振荡作了分析及源区参数的计算,并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桑德奇用一台5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找到了剑桥射电源第三星表上第48号天体(3C48)的光学对应体。他发现3C48的光谱中,在一个奇怪的位置上有一些又宽又亮的发射线。1963年,美国天文学家马丁·施密特发现在3C273的光谱中具有与3C48类似的现象,通过仔细研究,他发现这些发射线实际上是人们早已熟知的氢的发射线,只不过朝着红光的方向移动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它们具有非常大的红移。  相似文献   

7.
深空组合导航中天文测速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宗军  李东  戴煜 《深空探测学报》2016,3(3):225-227,245
深空天文测速导航方法以空间中的某颗恒星为目标,利用航天器自身携带的光谱仪测量相对于恒星的移动速度来实时调整自行速度和路线。太阳是主要的测速导航源之一,利用目前运行的空间卫星的光谱观测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太阳相对于卫星的视线速度和速度误差变化情况,为本项目中自主导航光谱提供实测证据。选取了太阳表面5个位置的光谱观测,持续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通过高斯谱线轮廓拟合观测数据,得到了太阳表面5个位置的亮度变化、谱线宽度和速度,其中主要参数速度平均值大约在10 km/s,和速度变化在3 km/s。这是由太阳表面存在大量的微观尺度上的物质运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1994年2月4日东京时间7时20分(格林尼治时间2月3日22时20分),日本的H-2火箭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发射升空。H-2火箭在这次发射中携带了2个试验性有效载荷,即飞行器性能评估有效载荷(VEP)和轨道再入试验载荷(OREX)。这次发射的发射窗口为2个小时,从上午7时开始。火箭垂直起飞后,接着一个程序滚动机动,将俯仰轴改变到85°。H-2火箭升空1分23秒后,在23英里(约37千米)高度,火箭的两枚固体火箭助推器(SRB)停止燃烧;3秒钟后,爆炸螺栓起爆,使SRB与H-2火箭分离;SRB随后溅…  相似文献   

9.
日本BS-3N广播卫星发射成功日本广播卫星的发展一直不顺利。1990年2月因阿里安火箭发射失败,导致了1颗BS-2X卫星爆炸;1991年4月用美国阿特拉斯火箭发射时又损失了1颗BS-3H卫星。不但如此,倒霉的事还接连发生,1990年8月发射的BS-3...  相似文献   

10.
宇宙探索     
四、红外和紫外望远镜 红外望远镜 红外望远镜接收红外线探测宇宙. 红外线是可见光波长较长的红端之外到毫米波射电波之间的电磁辐射光谱.宇宙中所有温度低于3000℃、高于-250℃的物体都发射红外线,因此,使用红外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温度从3000℃到-250℃的幼年恒星、褐矮星和行星等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物质和亚毫米波辐射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在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观测得到的氢和电离钙多条谱线轮廓,以及PANDORA大气模型计算程序,对宁静太阳VAL-C'大气模型进行了诊断。文中首先讨论了模型大气中不同层次的辐射特性,着重指出H巴尔末谱线同Call共振线和红外线的源函数具有与温度不同的耦合关系。其次,通过计算得到了各条谱线在日面不同点的出射轮廓,并将其同观测轮廓相比较,存在的系统差别有:(1)Hβ和λ8498红外线线心的剩余强度较观测值高,而CaIIH和K线线翼的剩余强度则明显比观测值低;(2)Hβ及caII各条谱线在△λ=0.5?处的剩余强度值的临边增大系数较观测值大。除上所述及某些观测误差以外,计算值同观测值符合得较好。最后,文章分析了导致计算和观测不符的可能原因,并进而提出了对VAL-C'模型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国内动态     
星辰 《国际太空》2023,(5):71-72
<正>我国首颗生态环境综合高光谱观测业务卫星投入使用4月4日,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仪式举行,我国首颗具备业务化应用能力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卫星正式交付。高光谱观测卫星由生态环境部作为牵头单位组织研制建设。该卫星于2021年9月7日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入轨后,圆满完成全部测试任务,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均满足工程研制建设总要求。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对于推动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有效监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柱浓度和分布,  相似文献   

13.
太阳微波爆发动态频谱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北京天文台已投入观测的1.0—20GHz,2.6—3.8GHz太阳射电频谱仪及1999年投入观测的5.2—76GHz太阳射电频谱仪。它们是第23周太阳活动峰年我国太阳物理界的重要观测设备已投入观测的频谱仪获得不同类型的太阳射电爆发资料分别为171个和146个,这些事件在时间和频率上有丰富的幅度和结构的变化。不同太阳射电爆发反映太阳大气不同高度上耀斑的时间和空间的演化过程,为研究不同大气高度中耀斑物理动力学过程、能量释放、粒子加速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于太阳系天体VLBI观测的时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LBI观测技术可以用于对深空航天器的跟踪定位以及测速观测.这类近距离天体发出的射电信号波前是球面波.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1ps精度下近距离射电天体地面VLBI观测时间延迟模型.  相似文献   

15.
空间扫描     
英国“萨利”卫星定于1996年10月升空 它从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一个导弹发射井发射,重150kg。日本推迟H-2火箭发射 由于H-2火箭设备问题,先进对地观测卫星-1(Adeos-1)、工程试验卫星-7等卫星推迟升空。日本现正努力降低H-2的发射费用,拟于1999年把每次发射费降至0.9亿美元或大约是目前发射费用的一半;还在积极想法提高H-2的推力,争取达到能把3~4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静地轨道的水平。俄罗斯拟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射“自然”舱 如能顺利升空,对接到和平号空间站上,则该空间站将大功告成。俄…  相似文献   

16.
厉银喜 《国际太空》1999,(11):10-10
我国于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了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颗中巴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又称资源一号)以及一颗巴西小型卫星,10月15日地面站接收到第一批遥感数据,快视图像优良,从而开创了我国航天遥感新的里程碑,为全国遥感界的广大用户提供了又一种遥感数据源的选择。由于CBERS-1的有效载荷中包括CCD相机、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广角成像仪(WFI)等多种设备,所以可获取具有不同分辨率和扫描宽度的11个波段的数据。星上还有高密度磁带记录仪(HDTR),用于记录各接收站覆盖…  相似文献   

17.
航天简讯     
俄推迟发射俄救援卫星和德SAFIR-R卫星据德国OHB系统公司透露,原计划用俄罗斯天顶号火箭发射的第一颗德国小型商业卫星——信息中继卫星(SAFIR-R)的发射日期被俄推迟到秋天。这颗卫星原定于1993年7月30日与俄“救援”地球观测卫星一起入轨,但由于目前在轨的“救援”卫星仍工作良好,俄决定发射日期推迟。刘杰译自1993-08-02~08《空间新闻》美能源部反对购买俄反应堆据五角大楼透露,在1993年7月20日白宫官员参加的会议上,美能源部对国防部提出的从俄罗斯购买至少4个“黄玉”反应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太阳非热高能粒子流是产生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最主要的驱动源之一,其主要观测特征是具有快速频率漂移特征的射电Ⅲ型爆.主要介绍了国际上在空间甚低频波段(<30 MHz)太阳射电Ⅲ型爆的主要观测设备和研究进展,包括具备高时间–频率分辨能力的空间和月基甚低频频谱仪等,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系统分析了空间甚低频射电探测器...  相似文献   

19.
太阳微波爆发频谱事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家天文台1.0-2.0GHz,2.6-3.8GHz太阳射电频谱仪从1994年1月和1996年9月投入观测至2000年4月10日记录到太阳射电爆发分别为297个和316个,取得了高质量的高时间分辨率,高频率分辨率的动态谱资料,为研究耀斑各种尺度的时间及空间演化过程提供了丰富的信息,1998年4月15日的共同事件在时间和频率上显示了丰富的幅度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有空间探测器对太阳的甚低频射电爆发进行的探测主要是频谱观测,针对太阳低频射电爆发的成像观测仍然是空白,利用空间矢量天线可以对太阳低频射电爆发(包括Ⅱ型和Ⅲ型暴)进行空间定位和一定的成像观测.研究针对空间(甚)低频射电探测器对太阳射电爆发的探测,提出了利用三极子矢量天线对太阳爆发进行定位的算法;基于部分空间甚低频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