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卫星应用》2007,15(3):2-5
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是1999年7月奥地利维也纳UNISPACE Ⅲ会议后由ESA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着手开展的,并于2000年10月20日与加拿大航天局(CSA)签订了宪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孙青 《中国航天》2007,(7):10-10
2007年5月24日下午,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位于法国巴黎的欧洲空间局总部签署了“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标志着中国国家航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范围内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和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技术在灾害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成功运行的合作机制之一,2007年中国以国家航天局名义加入该机制。目前该机制已成为我国灾害遥感监测的重要数据源,  相似文献   

4.
苏联的旋风号(Cyclone)火箭和天顶号(Zenith)火箭都采用了全自动准备与发射技术,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这种技术的国家。采用这种技术能减少费用,加快操作过程。火箭一旦在发射场的组装车间完成组装,就不再需要人直接干预,发射台也不需要人操作。 这项技术在旋风号火箭上已应用了12年。直至1989年4月  相似文献   

5.
王娟 《航天》2010,(12):5-5
10月20日凌晨2点~5点,随着鑫诺六号卫星C频段转发器的陆续打开,以及鑫诺三号卫星C频段转发器的陆续关闭,位于东经125度轨道位置上的这两颗通信广播卫星顺利完成了业务倒接。至此,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鑫诺六号广播通信卫星正式接替鑫诺三号卫星工作圆满完成,进入业务运营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7,(6):3-4
本刊讯5月14日0时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是我国首次以火箭、  相似文献   

7.
《航天》2009,(3):26-29
2004年1月,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登陆火星。如今这两辆火星车登陆火星已经5年,但未来仍可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9月8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成功地执行了一次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在飞行了11天19小时10分钟后,它已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20  相似文献   

9.
神舟三号     
2002年4月2日16时51分,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9月8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成功地执行了一次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在飞行了11天19小时10分钟后,它已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20日凌晨3时56分在肯尼迪航天中』b成功着陆。此次飞行的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长期机组进站工作做准备。飞行过程中,7名宇航员将3吨重的补给物资和设备从航天飞机和早先对接到恒星号服务舱L的一艘俄制进步号货船上搬运到站内,并把食品和水等放到洗手间和脚踏训练器等相应位置,以供定于11月初进站工作的宇航员们使用。宇航员们还在恒星号舱内安装了3组蓄电池,并更换了曙光号舱内的两组…  相似文献   

11.
北斗一号     
~~北斗一号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6):704-704
11月25日12时0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六号"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遥感卫星十六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有限公司抓总研  相似文献   

13.
黄琦 《中国航天》2007,(11):19-21
2007年10月24日,中国派出的勇敢使者——嫦娥l号月球探测器出访月亮,送她远行并陪伴她飞到数万千米高空的,是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3  相似文献   

14.
1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619-619
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射时间:2011年11月9日11时21分51秒(北京时间)。发射地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乙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用途:主要服务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和"遥感卫星十二号"同时发射上天的还有"天巡一号"卫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  相似文献   

16.
正高分三号卫星于2016年8月10日6时55分由长征四号丙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三号卫星是目前"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唯一的民用微波遥感成像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m的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SAR卫星,  相似文献   

17.
潘晨 《航天》2014,(1):17-17
与嫦娥一号、二号相比,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技术跨度大、设计约束多,结构也更为复杂,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近3.8吨。  相似文献   

18.
截止到5月6日,经过长途跋涉,“机遇”号火星车已驶到一个露天足球场般大小的火星陨石坑边缘。这一陨石坑的潜在科学探测价值对火星车构成了“诱惑”,但该不该命令“机遇”号下到坑里去,目前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们还拿不定主意。  相似文献   

19.
截止到5月6日,经过长途跋涉,“机遇”号火星车已驶到一个露天足球场般大小的火星陨石坑边缘。这一陨石坑的潜在科学探测价值对火星车构成了“诱惑”,但该不该命令“机遇”号下到坑里去,目前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们还拿不定主意。这个名为“持久”的陨石坑直径约130m ,据估计最大深度在2 0m以上。在5月6日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们公布了“机遇”号从陨石坑边拍摄的一张陨石坑内部彩色全景照片。火星车项目首席科学家斯奎尔斯说,无论从科学价值还是纯粹从审美角度来看,这张照片都是迄今在火星表面看到的“最引人入胜的风景”。“机遇”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