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有的机场场面活动监视设备只有地面监视雷达,由于技术的原因,地面监视雷达的精度比较低,还不能完全应用地面监视雷达进行场面航空器活动的管理,只能作为参考,同时地面监视雷达的费用也很昂贵。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国内各个机场航班量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针对场面监视雷达、多点等传统机场场面监视传感器探测机场场面航空器、车辆等目标,出现目标虚假、分裂等现象,造成空管系统目标航迹不可靠影响机场管制运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识别数据融合的机场场面目标监视增强方法,方法采用YOLO v5网络模型的深度学习智能视频识别技术识别场面航空器、车辆、行人目标,并对存疑目标再利用云台相机捕捉特写,对初次比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二次对比分析确认,然后与A-SMGCS系统中传统监视数据融合对比处理,自动对场面目标做真伪、增减处理,剔除虚假目标、弥补丢失目标,增加场面目标监视的可信度、可靠性。为塔台管制员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的场面航空器、车辆、人员运行态势“一幅图”,提高航班管制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随着空中流量的不断增多,地面航空器和机动车辆的有效管理要求日益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当然是建设新机场、增建跑道和滑行道,从而增大地面的容量,但这受土地、资金和时间的制约,要在近期内解决好机场场面交通的拥挤和冲突问题,还需要借助于技术先进的地面管理设施,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保证管制员在全天候条件下,掌握场面的活动情况,提高场面运行率,减少场面冲突,确保地面安全。二、首都机场安装场面监视雷达的必要性(一)首都机场的现状首都机场作为我国大陆地区最大、起降架次最多的机场之一,是中国空中的主…  相似文献   

4.
正机场场面监视雷达是一种主动式微波监视设备,系统对机场场面目标的监视不需要被监视目标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非合作目标监视设备。同时,该雷达的工作性能不受外部光照的影响,具备全天时监视的能力;基于电磁波具有的云、雨、雾等介质穿透能力,而具备全天候监视的能力。基于以上特性,机场场面监视雷达不仅在机场场面导航与控制系统(SMGCS)中得到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5.
确定出每架航空器的位置和滑行路径,可以根据不同跑道使用情况得到航空器热点滑行路径,以及通过结合监视雷达解析出的速度信息,将速度畸态区域作为航空器潜在冲突区域.由于雷达监视数据是每秒更新航空器的位置信息,因此在众多的数据中找到同一架航空器连续的滑行路径是难点所在.利用改进支持向量机理论,通过对场面监视雷达数据进行训练和分类预测,结果证明,结合支持向量机可以准确地确定航空器在机场场面滑行的位置以及滑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航管监视雷达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随着雷达管制的实施,航管监视雷达对监视空中飞行目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管制区域内的多重雷达覆盖也是发展趋势。雷神二次雷达是从国外引进的一套先进的雷达设备,在全国很多机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维护雷达设备过程中,面对故障现象,如何准确地分析、判断故障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快速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对于确保空中交通管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维护雷神二次雷达中遇到的典型故障作了简要的分析总结,希望能对同行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航管监视雷达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顺风耳”,对监视空中飞行目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管制区域内的全雷达覆盖也是技术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在运行维护雷达设备过程中,如何准确地分析、判断故障点,快速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对于确保空管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  相似文献   

8.
张川 《民航科技》2005,(4):31-33
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都是沿用传统的程序管制手段,管制员对航空器的方位信息的获得都是来自于被动地接收机组位置报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各大机场纷纷装上了二次雷达(SSR)对空中交通实施监控,并逐步实施了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在雷达监控条件下实施必要的主动指挥,能够有效地减少地空通话频率,提高工作效率。这既是顺应空管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空管部门向雷达管制过渡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目前机场场面航空器运行过程冲突探测的研究,结合A-SMGCS系统场面MLAT监视技术及TDOA定位技术,重点分析航空器跑道运行冲突和滑行道运行冲突两种类型,并建立数学网络模型。利用A-SMGCS系统监视模块与路由规划模块的结合,构建冲突探测系统框架,结合具体机场冲突探测告警参数,选择网格冲突探测法,并运用全局搜索算法,确定了航空器跑道冲突探测和滑行道冲突探测方案,对提升机场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航业以世界瞩目速度发展,于此同时民航安全问题,特别是跑道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民航从业者以及普通大众的重视。随着机场场面区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以及大雨、雾、霾等复杂天气的影响,塔台对跑道和滑行道等的目视监控能力必然有所下降,此时,大中型机场建设场面监视雷达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目前基于一次雷达原理的场面监视雷达在我国大中型机场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很多机场已将场监雷达作为  相似文献   

11.
航空器在机场场面滑行时,为避免航空器之间发生冲突,需要在滑行前进行冲突预测。根据机场场面 交通的实际情况,在以航空器之间距离为冲突预测标准时,提出分时段预测滑行冲突的计算方法;以冲突概率 为标准时,假定航空器的实际位置服从二维正态分布,计算任意时刻两航空器之前的冲突风险。结果表明:分 时段预测滑行冲突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航空器路由规划的优化性和实时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价格低廉的磁和红外传感器能为管制员提供一种在地面上跟踪飞机和车辆的新的辅助设备,有助于防止地面碰撞事故。 霍尼韦尔公司技术中心最近按FAA的合同研制了一种二重红外/磁传感器。在滑行道和跑道边沿的照明灯柱上加装传感器后,便在机场上设置了数百个小型短距无源系统。由此得到的信息可给出机场上飞机及车辆位置的精确数据,可帮助装有地面探测雷达(如 ASDE-3)的机场实现地面交通自动化管制。 成本低是这种二重传感器为用户所接受的关键,对无力安装地面监视雷达的小型机场很有用。类似的红外传感器的售价不到30美元。低价的磁传感器为目前正进入批生产的制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航应优先发展ADS-B应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监视能力、加强航空企业对飞行运行的监视、改善航空器协同避撞性能,这是“十一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业加快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新一代ADS-B航行监视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因此,“十一五”期间——自动相关监视(ADS)技术,是基于卫星定位和地/空数据链通信的航空器运行监视技术。最初,ADS技术是为越洋飞行的航空器在无法进行雷达监视的情况下,希望利用卫星实施监视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ADS概念下衍生的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不仅成功应用于无雷达地区的远程航空器运行监视,而且与传…  相似文献   

14.
空中交通管制的任务是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及在机动区内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维护和加快空中交通的有序流动。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班量迅速增加,对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保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客观因素的要求必不可少,其包括先进可靠的设备、良好的空域结构和合理的程序、完善的管理体系等等。但更为重要的就是主观因素,即管制员的人为因素。对于我们管制员来说,良好的素质和特殊能力是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15.
停机位作为机场的重要资源,优化停机位分配策略,实现更优的航班运行效率和旅客满意度已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针对研究牵引车、管制员等资源受限条件下的停机位分配问题,首先以航空器延误时间最少、靠桥数最大为目标,并将靠桥数最大转化为不靠桥数最小,建立停机位分配优化模型,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其次搭建场面仿真模型以验证算法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机场实际运行情况,本文所建立的停机位分配优化模型使航空器延误降低25.5%、靠桥率提升8.8%,本文所提出的停机位分配策略可以在资源受限条件下实现场面延误和靠桥率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面向终端区航空器飞行状态识别的HMM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掌握和预测终端区航空器飞行状态及其时序,为管制指挥提供参考,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终端区飞行状态识别模型。通过对终端区雷达数据的一致化处理,形成符合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雷达航迹特征表示;采用雷达特征航迹训练隐马尔可夫模型,建立航空器飞行状态及其时序识别模型。实验表明:对于常规进场的航空器,方法快速有效,平均识别率高达91.53%;模型充分体现了管制意图信息与飞行意图信息;可以帮助管制员及时准确判断航空器的飞行状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DGPS/GIS的机场场面车辆管理和防撞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nIntroductionoftheAirportGroundVehicleManagementandCollisionAvoidanceSystemwithDGPs/GIS由于飞机的起降架次逐渐增多,机场场面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准确合理的地面车辆调度和运行,将有效地提高机场营运效率,为维护机场地面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如何才能在繁忙的机场中将飞机安全、准确地引导到预定位置,如何调配机场飞机滑行引导车、油料车、电瓶车、航空货运车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目视及话音调度,间或辅以场面管制雷达进行监视。该方法在距离较远或车辆被遮挡或低能见度的情况下,对车辆管理和调度较为困难。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以及“智慧机场”的提出,研究人工智能在机场如何有效地辅助机场管制人员,驾驶员指挥航空器在地面滑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滑行路径规划方法,构建航空器机场地面强化学习移动模型,并以海口美兰机场为案例采用 Python 内置工具包 Tkinter 进行场面仿真;在此基础上,考虑机场航空器滑行规则,采用 Off-Policy 中 Q-Learning 算法求解贝尔曼方程,实现航空器在 Model-based 环境中进行静态路径规划。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停机位到跑道出口智能静态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19.
简讯     
设在英国希思罗和盖特威克机场的精密空中交通管制(ATC)进近监控设备已进入全面运转状态.这种称为机场监控设备(AMA)的系统告警塔台管制员飞机已偏离正常的进近航迹,由管制员向驾驶员发出警告.在上述两个机场,AMA采用现有的表面运动雷达(SMR)传感器、跟踪和标记系统.AMA图像显示在SMR显示器下面.如果飞机离  相似文献   

20.
卜强 《民航学报》2023,(2):42-46
空管二次监视雷达建设对于场地条件、电磁环境、净空限制等要求较高,在选址阶段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机场周边环境复杂,造成选址困难,本文介绍了东部某机场如何利用GIS技术快速高效完成本场二次雷达选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