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NASA继“新盛世”计划之后,又推出X2000年计划,旨在为下世纪初继续执行“较快,较好,较省”地发展空间技术的方针,实现年发射12 ̄15个深空探测器的目标,并开发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的微系统技术。X2000计划从1997年起,每3年交付一批可实用的新技术,共分3批,至2006年结束。本文将介绍每一期“交付”计划的内容和拟开发的先进的微电子技术项目和特点。这些微电子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NASA“新盛世”计划的需求背景,关键技术和首批航天器;第二部分着重阐述该计划将要验证的,实现航天器微型化的一项主要关键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
立方体纳卫星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介绍了立方体纳卫星的发展概况;对“震动卫星”、Cute系列、“加拿大先进纳太空实验”卫星和Coral卫星平台等典型项目进行了分析,重点对立方体纳卫星的任务、姿态与轨道控制、电源系统、通信系统、星载综合电子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结合立方体纳卫星快速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建议:结合在轨服务、深空探测和新技术空间飞行演示试验等应用需求,发展微电子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的航天应用、微卫星平台技术和标准化辅载荷发射接口技术。  相似文献   

4.
新黄金时代计划着眼于新技术美国航宇局最近提出了“更小、更快、更好、更省”的方针,年投资1亿美元的新黄金时代计划就是专为实现“更小和更好”这两个目标而制定的。该计划旨在造就并验证21世纪行星际探测及地球科学活动所需的一些基本技术。像探测木星的伽利略探测...  相似文献   

5.
NASA将利用国际空间站测试“激光通信光学有效载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华 《中国航天》2013,(11):24-2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计划于2013年下半年利用国际空间站对“用于激光通信科学的光学有效载荷”(OPALS)进行光学技术演示验证(见图1)。这项试验所验证的技术可将航天器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10~100倍,并为发展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积累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天基红外系统”(SBIRS)是美国空军为取代“国防支援计划”(DSP)预警卫星而设计部署的后续新型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用于支持导弹预警、导弹防御和作战空间感知等领域,是美国战略战术作战与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防军事领域具有关键支撑作用。文章根据公开资料,在对SBIRS GEO-3卫星的任务、技术指标和总体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构型设计与特点以及应用的新技术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的高轨遥感卫星构型设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作战响应空间”(ORS)计划旨在发展为战场指挥官直接提供战场信息支援能力的空间系统。美军已相继发射“战术星”-2和“战术星”-3进行ORS能力的演示验证,目前正计划在2010年底使用“米诺陶”-1火箭发射ORS-1卫星。ORS-1卫星是ORS计划的首颗工作型卫星,将应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直接为美国中央司令部提供战场图像。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美国政府公布了“空间探索远景规划”.2005年9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据此出台了“空间探索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分为“科学、探测与航空”和“探测能力”两大部分。“科学、探测与航空”包括科学、探测系统和航空三项任务.  相似文献   

9.
(四)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 1.探测器智能自主导航控制技术 NASA的“新盛世”计划把智能自主技术放在首位,使深空探测器能自主完成导航控制、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和部分重构与维修工作。作为该计划的先导,美国的深空1号探测器通过远程代理、自主导航、信标操作、自主软件测试和自动编码等技术途径充分实现了智能自主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有关“和平”号年度德国与俄罗斯联合太空飞行的科学计划,它通过科学评估和长期太空飞行对抗措施研究的实验选择。加强了对生命科学领域的不同学科研究,介绍了心血管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骨骼与肌肉,实施医学和辐射生物学等学科的实验,总结不同样本实验的科学潜力,“和平”号97年度生命科学计划被看作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直接补充,以迎接未来长期太空飞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现多项“首次”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我国首个具备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基础上研制的航天器,外形相同,但却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实现航天员30天中期驻留、首次应用推进剂补加技术、提前验证空间站技术,并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随小卫星,完成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ADS—B在欧洲     
欧洲是“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技术的策源地。世界上第一次机载“飞行情报舱显器”(CDTI)与ADS—B技术的联合演示,就是1991年2月瑞典民航局在首都的Bromma机场进行的。但是在欧洲,ADS—B技术的应用似乎更艰难些。相比美国和澳大利亚,欧洲各国要统一推广某种技术标准,难度大多了。好在本世纪初,欧洲一体化进程大大推进了新航行技术在欧洲的应用。2004年5月,欧洲空管(叫ROCONTROL)发布了欧洲实施新航行技术的政策,制定了一个“欧洲民航委员会通过新通信和监视技术应用推进空管一体化”(Co—operative ATS through Surveillance an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Deployed in ECAC——CASCADE)的实施计划,吹响了欧洲空管向新技术进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3.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费尔霍伊根9月16日公布了欧洲“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计划的新名称.即“哥白尼”。他是在“GMES2008”论坛上宣布这一命名的。欧洲在论坛上将“哥白尼”称为欧空局继“伽利略”导航计划之后的第二个旗舰项目。欧盟委员会强调了欧空局将负责协调空间部分,包括负责研制和采购“哨兵”  相似文献   

14.
设计现代小卫星的新思路和技术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分析了现代小卫星设计中的新思路和技术途径选择,涉及到三维微电子封装和多芯片模块叠层,微电子机械系统,模块化和多功能系统(MAMS),集成化公司模块等诸多技术,未来的微型卫星和微型仪器也将要求采用无电缆技术代替传统的电缆设计,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而且可大大提高效费比。  相似文献   

15.
美国空军自1947年正式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一支能“全球到达、全球作战”的空中力量。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空军决定在未来战争中将更多地依靠空间力量,由“航空”向“空天”转变,建立起一支快速、机动、高效的“天军”。 美国空军部长和空军参谋长最近联合签发了《航空航天:保卫21世纪的美国》白皮书。白皮书指出,美国空军将由现在的空战为主转变为既可空战,又可在太空作战的“航空航天一体化”的空军。这是美军第一次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确定建立本国“天军”的计划。现在,美国建立“天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法国向欧洲伙伴推荐的小型航天飞机“使神号”是欧洲未来轨道飞行器和空间运输系统计划的一个组成部份。欧洲空间局已决定在九十年代实施这项计划,使欧洲能在空间发射和空间载人活动方面具有完全的自主能力。在轨道飞行器“哥伦布舱”和空间运输系统“使神号”计划中,前者包括载人舱和自动平台,它们先与美国空间站配合工作,然后再独立工作;后者将由“阿里安5”火箭发射,使其抵达轨道飞行器。轨道飞行器还将配备欧洲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该计划已得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天飞机与空间站逐步进入军事实用阶段,具有新技术革命特点的各种新式武器系统将会出现,可能会在外层空间这块新基地上导致一场“星球大战”。但防务专家们估计:至少在本世纪内,美苏战略核武器现代化的重点,仍然放在改善“三位一体”核力量体系上,其中将陆基洲际导弹高度机动化放在重要地位,以提高生存能力,保持一支可靠的报复力量。美国在固体推进、微电子技术和精密工艺方面占有优势,较早地完成了战略导弹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日在北京宣布,“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正式启动。 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近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两个近地磁层活动区的电磁场和能量粒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研究磁层亚暴、磁层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其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响应的全球过程,建立符合实际的空间环境动态模式,研究相应的预报方法。 双星计划由一颗赤道区小卫星和一颗极区小卫星组成,这两颗卫星将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地球空间重要活动区。 该计划是由中国科学院刘振兴院士牵头提出的,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美国为主,综述了导弹与航天领域在1988年里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发生的重大事件。内容涉及导弹、航天器、航天运输系统、推进系统、空间飞行和后勤支援、航天电源、空间材料加工和宇航材料等多个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20.
徐劼 《上海航天》2006,23(5):45-45
波音公司近日宣布,在模拟空间环境中利用激光束演示了转型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间的链接能力。此次与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合作进行的演示,实现了激光通信系统演示的第三个里程碑。计划共进行四次激光通信系统里程碑式演示任务。试验中,林肯实验室测试自由空间光学链接运行速度为40Gb/s,该速度能同时进行3000个高清晰电视信道广播,或约15000个普通电视信道广播。林肯实验室对波音公司硬件的性能、与美国政府新的激光通信系统协同性标准的兼容性,以及波音转型卫星光学调制解调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