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2月19日,中国航天引路人钱学森先生的著作《星际航行概论》首次出版简体字版。记者从"《星际航行概论》出版暨庆贺钱老97岁生日座谈会"上获悉,该书是根据钱学森在中国科技大学讲授的第一课讲义基础上整理出版,其中对火  相似文献   

2.
国太 《国际太空》2009,(2):22-22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宇航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了《星际航行概论》(简体字版)出版发行仪式暨庆贺钱学森先生97岁生日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星际航行概论》著作人代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先生,绕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先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先生以及钱学森先生的助教、学生等。  相似文献   

3.
星际旅行包括行星际航行和恒星际航行。人类已经实现了在太阳系内的不载人行星际旅行,要实现恒星际航行,人类还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安慧 《国际太空》2014,(7):61-61
在钱学森生前家中的客厅里,挂着郭沫若亲自手书的一个条幅,上面写的是郭沫若的《赠钱学森》一诗:大火无心云外流,登楼几见月当头,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突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  相似文献   

5.
石磊 《太空探索》2007,(2):14-15
2006年12月11日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95岁寿辰,也是他在中国航天初创时期,亲笔撰写、亲自讲授航天第一课《导弹概论》5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这不能忘却的纪念,钱学森手稿《导弹概论》日前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95岁高龄的钱老看到样书后亲笔签名认可,出版社已将这本样书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珍藏。50年前,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实力十分有限。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威胁,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垄断和全面封锁,保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自己的导弹武器,发展独立自主的航天科技…  相似文献   

6.
正一部全面反映伟大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一生丰功伟绩的《钱学森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专著,在纪念钱学森归国60周年之际,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日前,《年谱》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中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中央文献出版社总编杨茂荣,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航天档案馆原馆长刘登锐等诸多航天老专家、  相似文献   

7.
星际信使     
1610的,伽利略出版《星际信使》,这是人类以望远镜观测天文现象后,所写下的第一本书。伽利略眼中的星空,开启了宇宙新章。  相似文献   

8.
天上深渊     
李兴春 《飞碟探索》2008,(10):16-17
月亮是地球的门槛,只有迈出门槛,到太阳系更远的地方去,到银河系更远的地方去,登陆其他行星和小行星,人类才算真正地离家远行了。这就是继地球大气层飞行和近地太空飞行之后的下一步:行星际航行和恒星际航行。  相似文献   

9.
正据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报道,科学家在太阳系中发现了新的星际"高速公路"。小天体可以"借道"星际高速公路,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从小行星带向海王星之外的轨道迁移。此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该迁移过程需要几十万至百万年时间。在宇宙中航行,离不开引力,也藏有"高速公路"。星际高速公路,就是太阳系中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空间流形管道构成的超级运输网络。这些空间流形管道与太阳系天体的拉格朗日点密切相关。不同天体附近的流形管道在空间中可以相互连接,由此形成庞大的星际高速公路网络。  相似文献   

10.
正德国人赫尔曼·奥伯特是与齐奥尔科夫斯基和戈达德齐名的宇航事业先驱者。奥伯特出生于罗马尼亚,后在德国成为一名数学和物理学教授。1923年,他出版了《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一书,确立了火箭在宇宙空间推进的基本原理并对液体燃料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奥伯特的理论引起了广泛反响,激发了当时许多青年进行太空探索的兴趣。许多国家开始出现火箭和航天爱好者的研究组织。1927年,德国宇宙航行协会成立,  相似文献   

11.
40 航天、航宇和宇航是如何划分的?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人们对人类在不同范围内的活动给予不同的称呼,以示区别。如在海洋上的活动叫“航海”,在地球大气层中活动叫“航空”,冲出地球大气层,到广袤的宇宙空间活动叫“宇宙航行”,简称“宇航”。由于宇宙航行的范围过于宽广,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80年《宇宙学报》的创刊词中指出,宇宙航行应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太阳系范围以内活动,叫“航天”;第二阶段冲出太阳系,在银河系乃至河外星系活动,叫“航宇”。钱学森还指出,人类要实现航宇的理想,在科学技术上还必须有几次大的飞跃。当然,也有人将整个宇宙航行叫做航天的。  相似文献   

12.
伊卡洛斯星际航行工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科研项目,正致力于星际飞行的研究,目标便是研制出能够到达太阳系附近恒星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13.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便去征服整个太阳系。” 1903年,留下这句传世名言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利用喷气装置研究宇宙空间》的专著。这部著作从理论上奠定了星际航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江晓原 《飞碟探索》2010,(12):62-63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霍金最近心血来潮,就地外文明、外星人等话题发表了意见,引发了媒体对此类话题的很大兴趣。话题之一就是关于人类进行星际航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1980年12月3日,英国星际航行学会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在会上C·R·胡姆先生作了有关“卫星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概述了从1965年到目前为止的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在这期间内,英国星际航行学会对通信卫星的发展概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注意到了航天飞机对通信卫星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恒星际航行的三大难关钟建业人类一直向往着到其他恒星系去旅行,发现新的世界、新的奇迹和新的机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还只能是一个梦想。现在,人类要想离开地球还是非常困难的,就更不用说到太阳系以外去探险了。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类毕竟已经走完了星际...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深空任务需要大量推进工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磁桨推力器的概念,以恒星际等离子体为工质,利用带电粒子在正交匀强电场和磁场中的电漂移效应,产生对航天器的推力。根据带电粒子的漂移速度,分非相对论和相对论两种情况,推导了电磁桨推力器的推力公式,分析了电磁桨推力器的设计约束条件,并针对星际航行和无拖曳控制任务,结合实际工程技术水平,设计了初步电磁桨推力器方案和试验验证方案。计算结果表明,使用上述电磁桨推力器方案的航天器无需携带任何工质,在星际航行中每年可以得到1056m/s速度增量。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07,(12):64-64,F0003
中国航天1-封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隆重集会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2-4风云今再起双星耀九天——风云二号D星将成为北京奥运会气象观测主力军/杨振荣2-6风起云涌一览无穷2-1450年前的秘密首次公开——钱学森手稿《导弹概论》正式出版/石磊4-封二中国飞航事业鹰击长空天风壮5-封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6-封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6-42007年民用卫星发射迎来开门红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B”卫星/黄希6-6海洋一号B星我国蓝色国土的“守望者”/紫晓宗河6-10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阶段/刘思燕7-4尼日…  相似文献   

19.
4月16日,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重大活动《钱学森文集(1938—1956)》英文版全球首发仪式举行。该书收集了钱学森在美国期间用英文撰写并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51篇,涉及空气动力学、火箭弹道和发动机分析、工程控制论等领域,解决了航空航天领域一系列关键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10月11日,由神舟传媒承办的“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幸好航天有了你——钱学森与中国航天座谈会”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总装备部前副部长胡世祥、二炮前副司令张瑞,饯老的学生、空间技术研究院各单位负责人以及电视剧《钱学森》创作团队在内的有关人员聚集一堂,深情回忆与钱老在一起的日子,畅谈如何继承和弘扬钱老崇高精神,推动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到会表示感谢,并祝福航天事业基业长青,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