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应用已经好几年了,但国内目前的加热元件还不能跟上使用需要,影响了红外技术的发展。因此继碳化硅远红外元件之后,新的远红外元件相继出现,如:半导体远红外元件,埋入式陶瓷远红外元件、JID液体电加热器等。应用半导体远红外元件进行加热,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颖加热技术。与碳化硅远红外元件相比,在同等条件下,升温速度快0.8~1倍,节电率又可提高15%左右。半导体远红外元件不同于目前应用较广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远红外加热的原理,介绍了SHQ型乳白石英管远红外加热元件的特性及其在静电喷塑固化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硅酸锆粉体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采用水热电泳沉积法在C/C-SiC复合材料基体表面制备了硅酸锆外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的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沉积温度对硅酸锆涂层沉积量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及不同沉积温度下涂层的沉积动力学,同时测试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353...  相似文献   

4.
电热膜-远红外电热器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张宇东,石继红,高峰,曾周良远红外电热器,在国内已使用多年,并形成了多种产品:远红外干燥器、远红外保健器、远红外电疗器、远红外加热器、频谱仪等。然而,这些产品的原始加热元件,仍然是人类使用了100余年的电阻丝。众所...  相似文献   

5.
《航空科学技术》2003,(1):11-14
一、近几年集团公司科技情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取得的主要成绩 (1)完成了一批对预研、型号立项和研制起到重要支持作用的科技情报研究课题。 (2)科技情报信息化建设有了初步进展。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集团公司部分厂所科技情报机构计算机软硬件的建设,以及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氧化锆氧分析仪是固体离子学领域一项重要的应用实例,是应用最新研究成果“双参数校准法”研制的高技术节能产品。其核心部分的氧化锆传感器是由一个在高温情况下能传导氧离子的导体氧化锆固体电解质(ZrO2 ·Y2 O3)组成。仪器主要性能指标:(1)准确度为±0 .1% ;(2 )稳定性为±3% (2 4h) ;(3)仪表精度为三级;(4 )探头寿命平均为1年~1.5年(国际同类仪表为1年)。本成果曾获两项国家发明奖,并获国家专利和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主要指标达到并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应用于废气及炉内气氛控制,是电力、冶金、石化、轻纺、食…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情报研究的内容和特点,对西航公司科技情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提升和加强情报研究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丁羟三组元固体推进剂燃烧工况下几种不同工艺的氧化锆热障涂层烧蚀、隔热性能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揭示了氧化锆热障涂层烧蚀、隔热性能影响因素(基体厚度、粘接层种类、面层种类及面层厚度)之间的主次关系,将为后续氧化锆热障涂层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于6月8日至10日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召开了第三次情报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4个人专院校和情报研究所的54名专家、教授汇集一堂,共同商讨我国情报专业人才培养、教材建设等问题。 河南省科委副主任陈以初、省科委委员齐协山、省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孙海林等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郑州航院党委书记郭浦生、院长贾欣昊、副院长张如潮等同志。  相似文献   

10.
《推进技术》2010,31(5):641-641
<正>1980年7月15日,《推进技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创刊,作为科技情报期刊和第八机械工业部第三情报网的网刊,由三十一所主办,内部发行,季刊。  相似文献   

11.
一、信息与民航信息“信息”一词(Information),屡见不鲜。1992年8月国家科委明确规定“科技情报”应改称“科技信息”,从而使“信息”这个概念取代“情报”更被广泛使用。信息是客观事物某种属性的反映。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被反映物的属性再现,故而信息离不开载体和传递。80年代以来,信息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他们纷纷拟订对策,加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  相似文献   

12.
张巍 《航空工程进展》2018,9(4):464-482
氧化锆基陶瓷热障涂层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根据一元氧化物、二元氧化物和多元氧化物掺杂稳定二氧化锆(ZrO_2)热障涂层的相关研究报道,系统地总结了氧化锆基陶瓷热障涂层在相稳定性、服役温度、热循环寿命、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氧化锆基陶瓷热障涂层的未来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离子喷涂纳米氧化锆(ZrO_2-8%Y_2O_3)团聚粉末制备了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利用连续CO_2激光对其进行重熔处理.以常规热障涂层作为比较对象,研究了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和激光重熔涂层的组织结构、硬度、抗热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组织结构为独特的纳米-微米复合结构,主要有柱状晶和未熔融或部分熔融纳米颗粒组成;激光重熔热障涂层的组织结构为表面等轴晶+断面柱状晶.硬度试验和抗热冲击性能试验综合比较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氧化锆热障涂层,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和激光重熔热障涂层拥有更好的性能.因此将纳米技术和激光重熔表面处理技术与等离子喷涂技术结合起来制备热障涂层是提高热障涂层性能的非常有前景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瑞湘 《推进技术》1991,12(6):76-76
航空航天部第三情报网于1991年9月14日~18日在江苏吴县西山召开了第12届科技情报交流会,来自36个单位的8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上海801所主办.大会收到论文82篇,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11月11日至11月16日在镇江举办了部分国防科技期刊主编研讨讲习班。航空航天工业部、机电工业部、核工业部、兵器工业部、船泊总公司等部委所属的30多个科技期刊的主编及编辑业务骨干出席了会议。中国期刊协会理事、国家科委科技情报司副编审宋培元同  相似文献   

16.
祝贺《推进技术》发刊100期《推进技术》至今已经出版100期了。1980年7月15日,《推进技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创刊,当时作为科技情报期刊和航天第三情报网的网刊,在内部发行,为季刊。1985年全国期刊整顿之后,于6月27日,经国...  相似文献   

17.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是利用空地、空空通信完成交通监视和信息传递的一种航行新技术。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其确定为未来监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正在积极推进该项技术的应用。南中国海域面积广阔,三业飞行情报区管辖的独立国际情报区面积约28万平方  相似文献   

18.
赵瑞湘 《推进技术》1990,11(6):81-81
航空航天部第三情报网于1990年9月17—22日在浙江省宁波市由806所举办了第十一届科技情报交流会和建网十周年庆祝会.40多个单位7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报告77篇评选优秀论文7篇.这次交流会除了在发动机和推进剂研制方面进行了技术交流外,还就情报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科研服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赵瑞湘 《推进技术》1987,8(1):72-72
航天部第三情报网和中国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在成都同时举行.会议由航天部十一所主办,共有60多个单位、170名代表到会.共交流学术论文及科技情报资料130余篇,还对今后动力装置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冷气推力器的热性能,介绍了一种MEMS冷气推力器的设计和制作,该推力器体积小(40mm×20mm×1mm),重量轻(1g),功耗低。对推力器加热丝不同电压和环境下进行了热仿真,对组装到电路板上的推力器模块进行了热测试。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8V的驱动电压,经过230s后,推力器加热丝的温度可达到80℃以上,与仿真结果趋势相同,可预见真空中,8V电压下可满足推进剂对加热腔温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