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实战中的“追猎者”38战车德军部队在“二战”爆发后的头5年中几乎是不停歇地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的广阔战场上与包括苏联在内的盟军展开苦战.从而使其在残酷的战场环境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战经验。根据这些经验到1943年末,德军指挥官已经充分认识到装甲战斗车辆在不同的战场上所显示出的超凡的突击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到21世纪末,在神秘的太空中将会出现一座座新型的工厂——太空工厂。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科学家们早已把宇宙空间看成是未来新技术革命的摇篮。科学家们打算把地球上的大批化工厂和炼钢厂搬迁到太空中去,这样,地球上污染环境的因素将越来越少,而花园、树木、草坪、人工湖的面积就会一天天地扩大,地球的面貌也一定会焕然一新,重新成为“人间乐园”。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末期,许多国家和机构都相继制定了以空间站和空间平台为中心,以进行材料加工为主的“空间工厂计划”。要顺利地完成这一计划,就离不开空间自动化技术,空间机器人也无异要在空间自动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产业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的进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样。被称为“机器人王国”的日本对空间机器人的研制情况普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日本有一个雄心勃勃的空间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在天上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其实不然,天上生活并不都如神仙。刚刚荣获美国“国会太空荣誉奖章”的美国女航天员香农·露西德的亲身经历便能说明这点。 香农·露西德在俄罗斯“和平”号太空站上生活了6个多月后,追不及待地打电话给休斯顿飞行任务控制中心,要中心为她播放一首60年代轰动一时的歌曲“救救我”。这首歌正代表了她当时的心情。 她是1996年3月搭乘“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原计划8月份就返回,由于助推火箭故障和两次飓风导致航天飞机发射推迟,  相似文献   

5.
太阳系的行星阵容如果得以扩大。要更新的恐怕就不只是教科书和百科全书了。那些惯用九大行星做“命运预报”的占星家.想必也得制定新的应对方案喽。  相似文献   

6.
现有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从黑洞中逃逸出来,即使光也不例外。然而,真的是“没有任何东西”吗?其实,说“几乎没有”应该更准确一些。要说明这一点,首先要了解两个名词,一个叫“势垒”,一个叫“量子隧道效应”。势垒就是势能比附近的势能都高的空间区域,而量子隧道效应是由微观粒子波动性所确定的量子效应,又称势垒贯穿。粒子的运动过程中若遇到一个高于粒子能量的势垒,按照经典力学,  相似文献   

7.
1975年,美国国防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要求诺斯罗普和通用动力公司进行轻型隐身战斗机验证机(XST)计划研究,计划命名为“哈维”(Hervey)计划。此后未被邀请的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厂(“臭鼬”工厂一直负责美军绝密航空研制计划,如U-2,SR-71等。)主动提出一个投标方案,并在1976年战胜了其他对手中标,赢得这项价值4500万美元的合同,用以制造两架试验机。  相似文献   

8.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1,(2):5-5
实现核燃料回收 核电站发电和火力发电站要不断加煤一样:当核燃料维持不了一定的功率时,也需要更换。这些被换下来的核燃料组件,就叫做乏燃料。通俗地说。乏燃料类似于火力发电站中的“煤渣”,但是它又绝对不是“煤渣”,  相似文献   

9.
在谈论了有关空间站10余年后,世界上的几家主要航天局终于开始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切割金属”和制造飞行硬件了。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工厂、俄罗斯的克鲁尼切夫工厂和意大利的都灵,随着1997年底预定作首次发射日期的逼近,许多空间站部件已按要求顺利...  相似文献   

10.
周晓珊 《飞碟探索》2012,(10):10-11
如果认为美国航空航天局不知道月球上有这类神秘的发光物体,在准备“水星”和“双子座”计划以及登月计划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在宇宙空间与其发生接触的可能性的话,那就太天真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对宇航员在月球上可能发生的遭遇有着清晰的认识,也正因如此,他们事先准备好了保密行动。  相似文献   

11.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泰坦是一个巨人。而土星的 18颗卫星中就有一颗是用泰坦命名的 。这颗卫星也可以说是一个“巨人”,因为它比冥王星和水星的体积都要大,不仅如此,泰 坦本身还隐藏着很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秘密。解开泰坦之谜,不仅能够揭示一个令人惊奇的外 星景致,它也能帮助人们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之谜。如今美国发射的“卡西尼亚”号飞船在 泰坦星上空释放了一颗名为“惠更斯”的探测器,它正冲向土星以揭开泰坦星之谜。   那么,泰坦星为何如此神秘呢?因为它的外层包裹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大气。   泰坦星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带…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2,(2):14-14
在人们的想象中,航天员的生活是安静祥和的:他们远离人世的喧嚣,毫不费力地漂浮在太空中。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浪漫,曾在和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的航天员抱怨说,那里的风扇和气泵的噪音太大,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噪音无处不在”,美国航天员吉姆·沃斯说,“那里就像一个大工厂,不是那种打铁的铺子,而是那种机器一直在转,噪音也一刻不停的工厂。”他表示,噪音主要是由通风设备和用于降温的风扇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李杰当“部长”,海军原以为可“大展鸿图”,8艘艇购案便是其中的指标,6108亿军购特别预算沸沸扬所了一年多,现在就算“立法院”想过,美国也不一定会卖了,尤其是潜艇,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现已不打算卖潜艇给台湾军方,反而希望台湾能将有限的“围防”预算用在优先项目,如“博胜索”。此种说法早在夏馨女士任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时就已说过,只不过当时没人听得进去,一心以为鸿鹄将至。  相似文献   

14.
在多个异质性离散型生产工厂的航空零部件集成制造环境下,以最小化生产与运输总成本为目标,研究了订单的分配以及零部件加工和成品装配、产品运输的综合计划制定问题,构建了整数规划模型。所建模型既不需要单独引入订单分配决策变量,也不需要在生产量和运输量的决策变量中添加订单维度,而是通过成品配送约束解决了订单分配决策问题,大幅度减少了决策变量数量,显著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提升了模型的实用性。以某航空制造企业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植物不需要神经元,因为它们不必移动就能生活下去。但大多数的动物类群都有神经元。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可能老早就“发现”了神经元。后来被所有的类群继承了下来;也有可能是分别几次“发现”的。  相似文献   

16.
<正>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提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文学来源于生活,叙事手法寓于生活之中。因此,我的经历本身就是一场“起承转合”。我叫朱枞鹏,从名字看,就与航天有缘。我在青年时期短暂“偏离轨道”后,经过一番“修正”,终于在最恰当的时机从事了幼时就憧憬的航天工作。如今,中国空间站建造已经梦圆,作为一名亲身参与、亲眼见证的航天工作者,我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相似文献   

17.
北辰 《飞碟探索》2002,(6):15-17
一天上的神仙从来没有出现过,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已被登月行为证明是子虚乌有。进入20世纪,这种幻想已被更进一步的科学幻想所取代。遥望苍穹,无数的科幻作家喋喋不休地诉说着天外来客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大都雷同,令人十分反感,然而外星生物的相貌却有着永恒的魅力。1927年,威尔士在小说《宇宙战争》中把进犯地球的火星人描写成像章鱼一样的怪物,极端聪明而且极端残忍。此后,科幻作品中的外星人多不胜数。天文学家说,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着生命,于是,在科幻这个“工厂”里,就有许多不假思索的“工人”在信口编…  相似文献   

18.
问世已久的“幻影”Ⅲ/Ⅴ型战机,由于物廉价美因此在许多国家空军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在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下,一个“幻影”机性能提升工厂-“幻影”机性能提升公司(Mirage Rebuild Factory,MRF)因此成立。  相似文献   

19.
茫茫宇宙原属空间形态,时空一体,然而善于“运动”的物质顺应“潮流”而后来居上,竟使这位“忠厚”的空间长者退避三舍,退居为次要的配角地位。纵观全局,种类繁多的物质不可谓不重要,但倘若寻根究底地考察一番,就会发现尽管物质早已在舞台中心占尽了辉煌,却依然无力回天,依然改变不了空间之第一性的历史地位。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结构无论怎样复杂,其工作原理仍是简单的“0”和“1”;同理广袤的宇宙和宇宙间的物质无论怎样变化,其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也不过是“有”和“无”。在本体宇宙中,空间是独立的。就是说空间离开物质仍然可…  相似文献   

20.
从麦道公司接过“鬼怪”品牌 在航空界,美国前洛克希德公司有一个世界著名的产品开发机构,名字叫做“鼬鼠”工厂走出一大批响当当的飞机,如F-104、SR-71、U-2、F-117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