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ver the Glacier     
<正>64岁的美籍荷兰裔摄影师Frans Lanting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自然摄影师。照片摄于阿拉斯加的兰格尔一圣伊莱亚斯国家公园,这片崎岖的土地被人们称为"北美的喜马拉雅"。红色的水上飞机沿着蓝色的冰河飞向前方,穿梭在巨大的冰川之间。Frans Lanting正用他最擅长的语言——照片,静静地、诗意地讲述着地球上生命的故事。"他有一个科学家的头脑,一颗猎人的心,一双诗人的眼睛"。《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样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赫尔泽是一位著名的"幽灵猎人"。4岁时,他便在婴儿室里给一群惊恐万分的娃娃们讲鬼故事了。他一生写了100多本有关鬼的书,尽管以美国首席捉鬼者自居,但他喜欢人们称他为博士或更好一点称为"教授",如果能把他看作是科学家则最好不过。他说,在西方,鬼与捉鬼一直与科学纠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有图有真相     
《今日民航》2011,(1):22-23
①群起攻之12月8日,意大利业余摄影师吉安奥格·克里斯伯尼拍到一只孤独的老鹰被数千只八哥团团包围的画面,这个时候,"猎人"反而变成了"猎物"。②枫叶红了11月26日,艺术家维克多·刘用枫叶雕刻的艺术作品,在维克多的刻刀下,奥巴马、梦露、蒙娜丽莎等人都有了栩栩如生的枫叶版肖像。③雪地裸奔11月29日,寒冷和大雪继续侵袭英国,在奥赫特拉德,两名年轻男子光着膀子在雪地里玩闹。  相似文献   

4.
许允 《西南航空》2007,(8):70-74
对爱好体育摄影的人来说,王瑞林这个名字可谓响亮。两次"全国体育摄影十佳",对于西部摄影师来说,要击败京沪等地近水楼台的同行们,难度相当大,但王瑞林做到了,而且两度金榜题名。王瑞林是北京人,一米八七的身高和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暴露"了他的出身;但他又是成都人,蓉城对他来说远远超越了第二故乡的概念,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份孜孜以求的事业,北方出生的他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西部。在成都安家的北京人王瑞林两度赴京领奖,梦里不知身是客还是主,醒来已被鲜花和掌声所淹没。京城的同行都是他的老乡,个个热情洋溢地打招呼"回来啦?"王瑞林笑着,心里清楚地知道:"我还会回去的,我的家在成都。"他的家,就在离京城千里之外的锦江边上,他熟悉那里的大街小巷,甚至一草一木。正因为这份执着的爱,才让他以北京人和成都人的双重身份,默默用镜头记录着蓉城的变迁。有道是"隔行如隔山",哪怕是在摄影圈内部,也有好多比"隔山"还远的小门类,比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航》2010,(11):91-91
《Life Is Good》是他刚刚发布的一张Live EP。一半的时间大家都是站著跟音乐摆动,每首歌都是那么纯粹,当Jason说,"Life is good."只能全心全意的赞同。不管是开心或掉泪,都是人生。"The Remedy",Jason指名要全场的女生唱副歌"I won'tworry my life away。"全场嘹亮的歌声,每重复一次,难过就被抽  相似文献   

6.
叶伟民 《今日民航》2010,(4):38-38,40
这是一位将要被清退的西部代课教师,他在贫瘠的山村任教22年,教出了30名大学生。他已贫病交加,但他把自己比喻为山梁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然而,清退意味着他将要被"连根拔起"。"我不是没有机会回到城市""我不喜欢‘清退'这个词,像赶一群叫花子  相似文献   

7.
麦子 《今日民航》2013,(6):87-90,86
82岁的美国人福瑞斯特·费恩一辈子都在寻宝,堪称现实版印第安纳·琼斯(电影《夺宝奇兵》主角),但他的财富来源神秘,有人说他是寻宝人,也有人说他是盗墓贼,甚至还引发了美国联邦调查局对他的调查。尽管调查尚未有结论,但费恩决定不让自己被历史遗忘。他发起了一项"寻宝计划",埋下价值百万美元的古董和珠宝,留下线索,等待人们去发掘。  相似文献   

8.
非常嫌疑     
正家,是天使与恶魔同时滋生的卵巢。一个8岁的小男孩被发现死在了公园里。丹尼尔·亨特是伦敦一名专门为青少年犯罪案件辩护的律师。当他遇到塞巴斯蒂安——被指控为杀人凶手的11岁少年后,他的生活就被完全颠覆了。  相似文献   

9.
牧牧 《今日民航》2013,(5):22-27
当丹尼尔·戴一刘易斯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三冠影帝时,我们可能会疑惑,他演过什么?在搜索后才惊呼:那些经典的角色都是他。他是放浪形骸的布拉格医生、身残志坚的爱尔兰画家、弑杀成生的纽约黑帮、贪婪残暴的石油大亨和坚定决绝的美国总统……但在这些角色里,你都看不见戴一刘易斯本人,更不会记得他那充满英伦贵族气质的英俊面庞。"演技千面人"已经不足以形容戴一刘易斯,因为他从来不是在演,他天赋女口此。  相似文献   

10.
读童话     
周涛 《今日民航》2012,(7):121-121
惭愧什么呀。我已经到了这么一把年纪了,还爱读童话。现在我最爱读的两本童话是:《意大利童话》和《格林童话》。当初买这两本书的时候,我是为孩子买的。安徒生已经被她们弄得滚瓜烂熟,意犹未尽,我就为她们买新的。不料,翻开第一篇,《勇敢的小约翰》先就把我吸引住了。小约翰天不怕地不怕鬼神也不怕,最后他终于有了成罐成罐的金子,吃不完的香肠和啤酒,什么都有了。结果呢,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害怕极了。  相似文献   

11.
雁苇 《今日民航》2009,(9):90-91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被问及"如果能重来一次会做些什么不同的事"的时候,他回答道:"我会喝更多的香槟。"这句话道出了经济学的独特魅力,经济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这其实也是《经济学的香槟》这本书的隐喻,显然该书的作者贺雄飞认同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LoFi 《今日民航》2010,(3):122-122
回望娱乐圈过去的一年,试图找出些快乐回忆,却发现鼓舞人心的事件乏善可陈,顶多是火了刘谦小沈阳红了曾哥小柏芝,"艳照门"男女主角复出也没啥值得歌颂。当媒体都以为2009年不会有比"艳照门"更刺激的新闻时,一脸老实相的满文军突爆"吸毒门","哇塞!这么朴实的娃都走在‘时尚'前沿了,我可不能闲着!"貌似平静的娱乐圈霎时像被打了鸡血,一个个粉墨登场轮番上演了高潮迭起的牛年大戏。  相似文献   

13.
《西南航空》2011,(10):112-113
自律与标准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两大基石一直被视作滋补珍品的"血燕"终于被揭穿不过是一场骗局和闹剧,人们方才发现"补品"原来是"毒品"。受此消息影响,不但各个药店、滋补品店里的"血燕"纷纷下架,就连正常的白燕也遇冷,央视报道中,马来西亚从事燕窝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一句话道破天机"据我所知,做燕窝的人一般都不吃它(燕窝)。"这个消息导致燕窝在中国每年近500亿的市场急剧缩水。那么,同属高端滋补品的冬虫夏草这个行业呢?  相似文献   

14.
新上任的阿根廷总统德拉鲁阿曾在竞选时许下诺言 :他如果当选 ,新一届政府将自上而下地实行反腐倡廉 ,被指责为“挥霍浪费象征”的超豪华总统专机必须卖掉。这一许诺博得了广大选民的称道 ,对其赢得更多选票起了一定作用。可是 ,如今一算细账 ,新政府发现 ,卖专机不仅是一笔亏本生意 ,划不来 ,而且还未必能找到买主。于是 ,总统专机该不该卖 ,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热门话题 ,政府内部也出现岐异。这架被命名为“探戈 1号”的波音 757- 2 0 0型总统专机 ,是上届政府在 1992年花费 6 6 2 9万美元购进的。飞机当时的售价是 52 0 0万美元 ,但重新…  相似文献   

15.
梨韵 《今日民航》2012,(4):12-12
现代经济的发展,让很多国家对诸多行业都设置了专门的准入制度,不过其中有很多实在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德国人是一个素来以严谨著称的民族。近日,德国"大学城"明斯特市严抓醉酒骑车,警方套用醉酒驾驶汽车的处罚模式,任何人一旦被发现醉酒骑自行车,就将被剥夺  相似文献   

16.
<正>高效率的公务机出行使得奢侈消费的质疑逐渐被消除,阳光富豪们也更加理直气壮地使用公务机了。今年3月,马云在首个eWTP海外"试验区"的启动仪式上公开"自爆":他一年乘坐公务机的飞行小时数高达800多个小时!一年飞行800多个小时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一个职业飞行员的飞行里  相似文献   

17.
莎莉娃  奇科 《今日民航》2009,(11):86-88
王力先生在古玩圈子里绝对算得上高人,且不说他拥有诸多的藏品,单说他那判断藏品真伪的能力,就令各路藏友们叹服。但是王力拒绝别人称他是专家,他调侃道:"专家,都是专卖自己家里东西的人。其实,我那是因为看得多,积累得多,自然就有了感觉"。  相似文献   

18.
一位智者说:失败是有快乐的。否则,怎么会一再的屡败屡战?我这里就说一个"屡败屡战"的故事:香港著名建筑师杨照,三次申请入读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三次失败。他没有气馁,第四次申请,在入学面试时,建筑学院主任Chuck Tier,问:"你为何如此坚持?"答:"我对建筑很有兴趣,理想是当个建筑师。"问:"你知道为什么以前三次申请都不成功吗?"  相似文献   

19.
32岁的巴拉维是一名约旦医生,也是一名双重间谍:在为美国和约旦反恐机构提供情报的同时,还为基地组织服务。2009年年底,在与中情局官员的会面中,他引爆炸弹,7名中情局特工被炸身亡,这是自1983年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被炸以来中情局遭受的最大打击。这像一把利刃一样深深地剌入了中情局的心脏,中情局那"特工至上,经验至上"的模式也随之逝去。  相似文献   

20.
《今日民航》2010,(1):95-95
《七天》卢广仲李宗盛大哥曾表示:"初听广仲,十分好奇于他音乐的来处。因为他谁都不像,整个华语歌坛只有他一个。也因为如此,我一直保持对他的关注,而期望也随之加多,他是难得怪胎。"我相当同意,卢广仲是朵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