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调整军用航天计划法国政府于今年4月下旬宣布了6年国防预算计划,它表明法国提出的许多军用航天计划在未能吸引其它欧洲伙伴国家参加的情况下遭到大幅度的削减。导弹预警卫星和窃听卫星的方案已束之高阁,至少要等到法国经济恢复和其它欧洲国家更愿意接受这些方案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22日,29个欧洲国家通过并发布了旨在将各个欧盟(EU)成员国及欧洲航天局(ESA)发展的航天事业统一起来的欧洲新航天政策--《欧洲航天政策决议》(见本期1-4页).该政策由EU和ESA联合制定,其目的是建立更好地协调EU、ESA及其成员国之间航天活动的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投资价值,避免难以支持的重复研制,从而满足欧洲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3.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驱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两个轮子。2009年世界航天技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探索性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展。近年来,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民用和商用航天技术领域的差距,但是,美国仍然是引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领航员,并在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本刊特约航天信息资深专家,全面回顾和解读2009年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动向、热点、发现和进展,预测航天未来走势,欢迎广大读者加入讨论。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球航天计划获投资约620亿美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站近日报道,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公布,2008年世界各国政府用于航天计划的投资创历史新高,达620多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卫星发射任务将比前10年增加38%。  相似文献   

5.
载人航天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带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在载人航天上寻求新的发展,美国、俄罗斯两大航天国家,以及欧洲、日本、印度等地区或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细化了载人航天计划。长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既竞争又合作,推动了整个航天发展的进程。随着载人航天的深入发展及登月热潮的兴起,  相似文献   

6.
夏光 《国际太空》2006,(1):20-29
2005年4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公布了2005-2025年航空航天新构想.其中的航天新构想包括4个方面:建立安全和繁荣的社会;为了人类的希望和更美好的未来,促进知识的进步和人类活动疆域的扩展;发展本土能力,独立开展航天活动;推动航天产业的发展,建立自力更生和具有竞争力的航天产业.  相似文献   

7.
田莉 《国际太空》2005,(12):1-5
欧洲一体化军事航天计划正在构建之中.为此,欧洲军事航天的年支出必须在目前每年10亿欧元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到2012年达到20亿欧元.早在2001年7月欧洲就已经提出了一项共建计划,它涉及到军事航天的各领域,包括成像侦察、军用通信、导航定位、电子侦察、导弹预警和空间目标监视,并由各国分担项目费用,年投入约7.2亿欧元.法国作为欧洲军事航天的主导者,按协议要为该项目投入30%的经费,即每年2.15亿欧元,而当年法国的军事航天预算约为3.2亿欧元.  相似文献   

8.
王景泉 《国际太空》2009,(10):23-28
日本2008年新制定的航天基本法明确表述,今后将国家安全作为航天发展的前沿和重心,正式允许日本政府将航天用于国家安全目的,这就为其军事航天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该基本法还阐述了直到2014年中期日本航天应用和发展的计划,对2020年的发展也进行了构想。最近由内阁总理大臣官房长官办公室的航天政策战略总部(SHSP)发布了根据日本航天政策制定的航天基本计划,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与英国国家航天局联合举办、我校与英国驻华大使馆共同承办的“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合作研讨会”3月14日隆重开幕。此次研讨会是为落实2005年1月中英两国航天机构部长级会议的协议,在中英科技年合作框架内,进一步加强中英两国航天科学与技术的交流,推进中英航天机构在民用航天领域的合作而举行的。  相似文献   

10.
季漫 《太空探索》2002,(12):13-13
21世纪是世界航大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中国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于2000年11月,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阐述了21世纪中国航天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加快发展航天事业。2002年8月12日至15日在青岛召开的“深空探测技术与应用科学国际研讨会”上,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中国航天未来的发展战略”的主题发言,详细阐述了中国未来航天发展的7项近期目标和4项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1月,欧洲航天局(ESA)正式对外发布"航天4.0"概念。强调世界航天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航天4.0"时代。在这个时代,航天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政府、企业、公民等社会各界的力量。为此,欧洲应加快欧洲航天政策一体化进程,全面整合欧洲航天界和其他社会各界力量,从太空科学、商业航天、对地观测、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着手,将欧洲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天力量。对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全球形势下,欧洲当局已充分认识到航天活动在整合欧洲各方利益、凝聚欧洲社会共识、推动欧洲一体化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航天4.0"概念不仅是对早前颁布的《欧洲航天战略》的响应,更通过全面的布局、清晰的目标,为欧洲航天确立了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尽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着诸如英国脱欧、同类机构竞争等诸多挑战,但"航天4.0"概念无疑将给欧洲航天和世界航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美、俄、欧、日、印等航天大国为抢占21世纪航天高技术的制高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航天发展计划或新的航天探索愿景。各国政府的航天投入在经历了冷战结束10年低迷期之后,重新步入较快增长期,航天预算增长幅度较大,凸显了航天在各国科技、  相似文献   

13.
周武 《太空探索》2010,(2):33-35
<正>8位院士,近300张年轻的面孔,最酷的话题和热烈的讨论,在寒冷的北国冬日,点燃了探讨航天未来发展的巨大热情。2009年12月27日~28日,中国宇航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航天各条战线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近300  相似文献   

14.
天丽 《国际太空》1998,(9):19-20
1发展简史□□英国的航天活动始于1957年,当年成功地发射了“云雀”(SkyLark)探空火箭。从60年代起,英国加强了航天器和通信卫星的研制生产。60年代初,英国在欧洲空间研究组织(ESRO)中起主要作用。英国工业部门是该组织的第一颗科学卫星的主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对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线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热喷涂增材技术、月壤增材制造技术等用于载人航天工程的增材制造技术及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对增材制造技术在在轨制造飞行器替换件、制造大型桁架等难以在地面制造或发射的部件、制造飞行器复杂部件等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提出未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的增材制造中应发展适合载人航天工程的材料体系,应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的增材制造技术,同时未来还应发展相关工艺。  相似文献   

16.
欧洲调整载人航天发展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澈 《国际太空》2000,(11):11-13
□□ 4 0年来 ,世界载人航天共经历了 5个阶段。第 1个阶段是 50年代的准备阶段 ,第2个阶段是 60年代的以发展载人飞船突破载人航天的起步阶段 ,第 3个阶段是 70年代发展试验型空间站阶段 ,第 4个阶段是80年代发展航天飞机阶段 ,第 5个阶段是90年代发展和应用大型空间站阶段。在这 5个阶段中以美苏互相竞赛式的发展为主。欧空局也曾根据其“增强欧洲技术、工业能力 ,掌握所有航天应用技术 ,到 2 1世纪初与其他空间大国保持同等水平”的战略目标 ,确定了在载人航天领域发展哥伦布空间站、“赫尔墨斯”小型航天飞机、“有人照料自由飞行器”( …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12,(9):21-23
1992年,"国际空间年"。这一年,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化作国家发展战略,党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9月21日上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中国发展载人航天问题。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李瑞环五位常委参加会议。列席会议的人员有杨尚昆、薄一波、万里、刘华清、杨白冰、丁关根、温家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1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航天及安全专家小组报告》。航天及安全专家小组(SPASEC)是欧盟委员会在2004年6月召集的,其成员包括欧盟25个成员国、欧洲航天局(ESA)、各国航天机构、欧洲航空导航安全局(Eurocontrol)、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欧盟卫星中心等多家组织和机构的广泛代表。  相似文献   

19.
小光 《国际太空》2006,(2):32-32
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在2005年12月6日批准了一项96亿美元的2006-2008年度预算,该预算旨存保障欧洲能够与其他处于领先地位的航天国家进行竞争。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22日,欧洲正式通过了《欧洲航天政策决议》.该决议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