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4月20日上午,曹庆年校长代表学校与喀山国立技术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蔡应昌主持。喀山国立技术大学成立于1932年,前身是喀山航空学院,是前苏联建立最早的航空学院之一。1992年经俄罗斯教育部批准将喀山航空学院改名为喀山国立技术大学。大学现有58个教研室、57个实验机构、10个科学技术中心、3个实习制造机构。喀山国立技术大学是俄罗斯在飞机-直升机、引擎制造、材料科学、仪器制造、计算机技术、无线电和通讯领域里主要的高等教育学府。  相似文献   

2.
今年10月5日是西北工业大学并校四十周年纪念日。四十年来,西北工业大学在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航空航天工业的优秀人才的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取得许多重大成绩。借并校四十周年校庆之机,本刊记者采访了西北工业大学戴冠中校长,请他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特色、教学和科研成就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问:请您概括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答:西北工业大学是由西北工学院、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5日合并建立的,迄今已4O  相似文献   

3.
龚德培同志是我国航空史学界权威姜长英老教授的夫人。她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长期担任教学管理工作,是我们尊敬的老师和同事。1995年2月22日不幸辞世,享年83岁。 龚德培同志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在华东航空学院建院时,随姜长英教授由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迁来南京,随后在华东水利学院参加工作。56年华航迁校西安,即转入西安航空学院(57年合校改名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担任系的教学管理工作,长达20余年,直至退休。  相似文献   

4.
1949年10月我在上海,给《中国航空史料》写过一篇《自序》,这《史料》没有出版,只曾在五十年代华东航空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的《航院学报》上,零星刊出.到1957年春,把已在《学报》刊出的文章集合起来,铅印成一本小册子,作为参加学校第一次科学大会的论文.大会开会时,我正出差在北京,我的论文是由当时501教研室的童心同志代读的.会开过后,我不知开会的情况,也不知我的论文得到什么样的评论.  相似文献   

5.
由航空工业部科技局和602所负责召开的《军用直升机飞行品质规范》审定会,于1986年7月13日至18日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参加这次审定会的有:航空工业部《军用直升机飞行品质规范》编审委员会委员、602所、620所、630所、122厂、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工业出版社和航空工业部科技局等九个单位的代表共  相似文献   

6.
1.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发起于1990年在南京举办振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将委托南京航空学院承办。目前正在进行筹备工作。有关征文等具体事项,可与南京市御道街29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办公室联系。 2.由中国力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同宇航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发起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将委托西北工业大学和郑州工学院承办,于1990年在郑州举行,联系通讯处为西北工业大学振动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我因著名航空教育家、著名力学家、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季文美先生于2001年6月 20 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90岁。 季文美先生1912年1月 5日出生于浙江义乌县,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后赴意大利都灵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并获博士学位。 1937年,季文美先生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回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祖国,先后在南昌飞机制造厂和四川南川飞机制造广任职。 1942年后,季文美先生开如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航空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任教授,1957年后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及教务…  相似文献   

8.
《航空史研究》39期上登载了程不时同志关于运十飞机设计和试飞过程的文章。我是搞飞机工艺的,就我接触的一部分谈谈我对运十飞机试制中的感受。 运十飞机在七二年试制时,西工大发动了飞机设计教研室和飞机工艺教研室的几乎全部教师和应届毕业生开赴上海5703厂。飞机设计专业的师生参加了运十的结构设计,飞机工艺专业的师生参加了运十的工艺审查、型架设计与制造和装配工作。我曾参加延安一号客机的机身、延安三号直升机的座舱与尾撑和井冈山四号客机的机身的装配工艺工作,这次是负责运十飞机机身第三段的装配工艺工作。  相似文献   

9.
三十岁前,他与航空结下宿缘; 三十岁后,他的生命与旋翼同轴共转,成为中国第一个留学归来的直升机研究生,创立了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理论"王适存涡流理论",编写出中国第一部直升机专著<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倡导并参加了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试飞成功的直升机"延安二号",培养出中国第一批直升机专业学子,成为了中国直升机界第一位受邀以教授身份巡美讲学的学者.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18日西安航空学院、中航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挂牌庆典在西安航空学院阎良校区隆重举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迈曾、省政协副主席李进权出席,副省长朱静芝、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高建设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徐德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十所航空院校,同济大学、西安交  相似文献   

11.
项目名称备注序号单项目名称单一号一序J匕京航空学院{激光切割机的控制北京航空学院井式炉碳势控制系统一南京航空学院一飞机继电器盒及配电盘检测系统一南京航空学院一PL一9疲劳试验机西北工业大学}点焊机质量控制一西北工业大学一万能工具显微镜一三O三所一某机星形桨毅疲劳试验机l三O三所一某机桨毅和旋翼夹板疲劳试验机一三0三所微型机在惯导测试设备中的应用一三O三所一三轴惯导试验台::三O三所一SLT一04型速率转台三。三所{4吨复合振动台三七二厂一薄板钨极自动气弧焊控制一一八厂.电器产品动态自动检测技术三三一厂一J_二.必,,…  相似文献   

12.
第二十二回勤探索“延安号”发展勇实践 701机升空上面几回叙述了世界上第三代直升机的研制和发展情况。从这一回开始,简要介绍一下我国早期直升机研制情况。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建立应当从1958年仿制苏联的米-4(即直五)开始的。1958年12月直五首飞成功,1959年12月定型  相似文献   

13.
读来读往     
鼠年已至,在您享受完春节长假后,又将看到我们精心为您准备的2008年第3期《航空制造技术》。本期"封面文章"由中航二集团副总工程师倪先平研究员从未来直升机的新构型、旋翼系统、机身结构和飞行控制系统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直升机的发展;专稿由柳百成院士从建模与仿真和数字化加工制造的关系谈建模与仿真在装备制造中的作  相似文献   

14.
序号项目名称时间人数会期(天)地点筹备单位,联系人及地址发动机飞行特性研究会3~4月20~30待定几勺J任n︸﹄U叮性一﹄精密机械制造工艺学术交流会结构动力学系统建模学术讨论会4月一季度待定浙江飞机结构疲劳断裂工程应用讨论会二季度江西 西安(阎良)73信箱科研部陈启顺 北京2559信箱 南京航空学院一系朱德掀、孙平凡 成都394信箱2号王世伟引进技术与自行研究开发关系学术研讨会第三届环境控制系统学术交流会三季度待定北京48信箱陈昌慧彭国钧三季度5~6大连北京航空学院505教研室徐杨禾李敏第二届全国重量工程学术交流会三季度桂林南昌飞机…  相似文献   

15.
1977年1月8日.011基地的歼-6甲飞机设计定型,转入批生产。1月24日,直-6直升机及其发动机设计定型。7月,哈尔滨飞机厂自行设计的运-11型飞机设计定型并投入小批量生产。8月,空军组织力量研制轰-6型飞机机载自动领航轰炸系统,经反复试飞、改进后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12月5日,吕东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1978年1月11日.由航空仪表及自动器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第一套机载惯性导航系统首飞成功。1月12日,“长空”1号无人驾驶飞机在南京航空学院研制生产。2月27日命名为无人驾驶-5型靶机(靶…  相似文献   

16.
施宁光,浙江嘉兴人,1933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即分配到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教研室工作,成为与我们共事卅余年的同事和朋友。他毕生坚持在航空教育岗位,平凡而沉默地工作,于1993年10月7日过早地辞世。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1月24日,我校"西航一号"无人机一号原型机在大荔通用航空机场首飞成功。"西航一号"无人机项目为2018年立项的西安航空学院重大科研专项,采用校企联合开发的形式,由我校通用航空工程技术中心完全自主进行设计和制造,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设计、试验、试制,动力验证机、气动验证机等飞行试验终获成功。"西航一号"无人机总体采用翼身融合的常规布局设计方案。采用升力体机身+平直翼  相似文献   

18.
正期刊简介《航空工程进展》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航空学会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10年创刊,中文季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由陈一坚院士担任主编,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杨智春院长担任常务副主编。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19.
按照航空航天部科学技术研究院1989【219】号文件精神,航空航天部“机载计算机技术信息交流网成立暨首届通讯员会议”于一九九0年十二月十一日至十二月十四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航空航天部第六三一研究所筹办,部科技院主持召开。关从德同志代表部秘技司,科学技术研究院交流处、计算机处出席了会议,六三一所副所长周天孝、总师吴广茂等同志也出席了会议。与会的网员单位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学院、三0一所、六0七所、六一三所、六一五所、六一八所、六三一所、成都一六一厂、兰州一三五厂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直升机工业近50年的发展长河中,直-11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制造并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经过近10年的研制、型号合格审定和民航运航审定试飞,最近终于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总局(CAAC)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从而使这种带着设计人员梦想的“空中吉普车”,终于有了进入竞争激烈的民用直升机市场和应用领域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