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0世纪末基本情况□□我国卫星通信 2 0世纪末发展基本情况如下 :(1 )卫星固定通信 空间段建设大发展 ,相应的卫星公用通信网、卫星专用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网得到较好的发展。(2 )卫星移动通信 静止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良好 ,中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不佳。(3)卫星直接广播 国外卫星声音直播系统准备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卫星电视直播系统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前期建设准备工作已开始。(4 )卫星宽带通信 积极发展卫星宽带通信业务 ,密切跟踪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动态。2 卫星固定通信2 .1 空间段中国独…  相似文献   

2.
全球空间商业民用市场分析一、空间通信空间商业民用市场主要在通信领域。目前,在通信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卫星固定通信和广播等已进入了成熟阶段。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如分散的VSAT通信网、卫星移动通信、直接广播、无线电定位等的应用还只处在初期阶段。在这些方面,空...  相似文献   

3.
亚洲卫星电信公司将在1990年发射其第一颗卫星——亚洲卫星-1(Asiasat-1)。这颗卫星是为亚洲国家国内通信使用需要而设计的。这些国家需要国内卫星网,却又无力发射自己的独立系统。亚洲卫星可用于公共交换网、发展中的私人通信网及电视节目分配。亚洲卫星正在促进北美与欧洲现有卫星技术的发展,它将有利于亚洲国家电信系统的迅速改进。亚洲卫星将在地区卫星的通信中起重要作用。卫星的国际通信已经使世界上大部分主要城市之间能进行通信。现在,几乎能从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主要城市呼叫新加坡、伦敦  相似文献   

4.
自1974年美国在应用技术卫星六号(ATS-6)上首次成功地利用卫星直接试验广播电视以来,加拿大、苏联和日本也相继发射了实验广播卫星。这些广播卫星主要是探讨卫星广播电视的可行性,评价卫星广播的接收质量以及传输损耗等。通过这些卫星的实验,获得了很多实际经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广播卫星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八十年代将要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评述CTS与BSE的实验 1976年1月17日发射的加拿大通信技术卫星(CTS),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5.
“全球星”系统是卫星技术相对简单、卫星数量适中、形成星座复杂程度较低的典型。该系统没有星间链路,在卫星上对通信信号不采用复杂的处理技术,可实现投资低、周期短、技术风险小等快、好、省的目标。“全球星”系统空间部分由在1414km低地球轨道的48颗卫星组成。低地球轨道允许实现类似地面蜂窝电话那种低功率手持机卫星个人通信。1星座参数48颗卫星位于倾角52”的圆轨道上,星座由8条轨道平面组成,每个轨道平面6颗卫星,轨道平面间隔为什”。轨道平面内的卫星间隔为600,轨道平面间的卫星相距7.5“。2系统容量在该方案中,用户最小…  相似文献   

6.
日本1992年空间预算申请额比去年增加7.2%,达1904.75亿日元。 1.科学技术厅与1991年相比,增加11%,为1449.15亿日元,这是若干年来,要求预算增加幅度最大的一次。其原因是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及其2型(即ADEOS-2)、通信广播技术卫星(COMETS)、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技术试验卫星-7(ETS-7)等大型卫星计划,陆续进入预研阶段或研制阶段。空间站  相似文献   

7.
将来的通信卫星,由于通信容量的增加和利用形式的多样化,将向大容量化、大型化、多用途化方向发展。而广播卫星则由于要实现分区广播和电视高清晰度(日本在84年1月23日发射的广播卫星 BS-2α就有高清晰度电视的试验计划),将会向多通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器工程 40多年来经历了技术准备阶段、技术试验阶段和工程应用阶段 ,已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 ,通信广播卫星系列 ,气象卫星系列和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 ,而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至今中国已发射成功人造地球卫星 5 1颗 ,发射成功试验载人飞船 4艘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进入 2 1世纪 ,根据中国航天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 ,中国航天器工程将迎来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1 具体发射日期已定的发射活动 1月 1月5日,中国长征-3B(CZ-3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2(TJS-2),这是中国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广播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多频段、宽带高速率数据传输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1 通信广播卫星发展现状1 .1 卫星固定通信业务1 .1 .1 国际卫星通信□□国际卫星通信主要提供国际通信业务 ,所用卫星都是静止轨道卫星 ,现拥有 1 4 0多个成员国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INTEL-SAT)是国际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经营者。此外 ,俄联邦国际卫星组织 (INTERSPUT-NIK)也经营国际卫星通信业务。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发射了 8代卫星 ,第 9代卫星将于 2 0 0 0年发射 ,其第 1~第 4代卫星已寿终停用。第 5~第 9代卫星的主要参数见表 1。表 1 第 5~第 9代国际通信卫星参数 1)型号 国际通信卫星 - 5国际通信卫星 - 5A国际通信卫…  相似文献   

11.
2 通信广播卫星发展趋势 2.1 卫星 2.1.1 静止轨道卫星 商用静止轨道卫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大容量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卫星、手持机通信用的窄带业务通信卫星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用的宽带业务通信卫星.其用途和地球静止轨道特性决定了它的主要发展方向仍然是大功率、宽频带、长寿命.  相似文献   

12.
2 通信广播卫星发展趋势 2.1 卫星 2.1.1 静止轨道卫星 商用静止轨道卫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大容量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卫星、手持机通信用的窄带业务通信卫星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用的宽带业务通信卫星.其用途和地球静止轨道特性决定了它的主要发展方向仍然是大功率、宽频带、长寿命.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日本自从1977年和1978年由美国代为发射了实验中等容量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以来,利用入轨的卫星进行了种类繁多的通信和广播实验,取得了大量的实用数据,进而为1983年2月和8月相继发射的两颗实用通信卫星及1984年1月和1986年2月两颗实用广播卫星创造了条件。这四颗实用通信和广播卫星使日本跨入了正式空间通信和广播卫星的实用时代。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印度已发射了4颗通信和气象合一的卫星(Insat);还发射了2颗资源卫星(IRS),因此,继美、苏、法、日之后,印度已成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本国资源卫星的国家。两类卫星的主要有效载荷有两类,一类是Insat上的甚高分辨率辐射计(VHRR),其主要性能列在表1上;另一类是IRS上的CCD相机(LISS),有两种分辨率的相机正在使用,主要性能列在表2上。这两类遥感器均由印度空间应用中  相似文献   

15.
2 通信广播卫星发展趋势2 .1 卫星2 .1 .1 静止轨道卫星□□商用静止轨道卫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大容量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卫星、手持机通信用的窄带业务通信卫星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用的宽带业务通信卫星。其用途和地球静止轨道特性决定了它的主要发展方向仍然是大功率、宽频带、长寿命。表 9给出了国际通信卫星 (IS)第 1代~第 5代的性能提高和效益增长情况。从第1代~第 5代卫星性能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及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个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表 9 第 1代~第 5代 IS卫星的性能和效益情况卫星名称 IS- 1 IS- 2 IS…  相似文献   

16.
日本1984年1月23日,将用N2火箭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大崎发射场发射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第二颗将在1985年8月发射。卫星定点在东经110度静止轨道上。使用单位是通信和广播卫星组织及日本广播协会。用来进行新的广播技术研究实验和其它未来卫星广播普及的应用验证。广播卫星能够覆盖日本整个国土,具有地面广播和电视所达不到的高音质和清晰图象的能力。BS-2有两个电视频道,家用电视机可直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7.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卫星计划部常务副主任村山最近披露,日本打算耗资13亿美元发展通信广播技术卫星,定于1997年利用H-2火箭发射这颗卫星。该通信广播卫星将采用Ka波段进行以下几项业务尝试: 1.利用一个应答器播发其它航天飞行器和未来国际合作开发的空间站提供的数据,接收日本的先进地面观测卫星(该卫星定于1995年利用H-2运载火箭发射)提供的遥感数据,然后再将该卫星积累的观测数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台北召开了一次发展通信和广播卫星计划的代表会议,由台湾信息办公室主任Jason Hu主持,他在会上声称,台湾必须在卫星广播市场里占主要地位,向讲华语的地域传输自己的新闻和电视节目。他认为这样的广播卫星能提高台湾的国际地位。李登辉也出席了讨论华语区域广播卫星、卫星试验及其他空间计划的会议,他支持台湾建立一个全球卫星网的计划,以便向亚洲、欧洲以及南北美的海外华侨广播华语节目。会议认为世界人口有1/5以上的人讲华语。这是一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日本空间开发委员会已完成了到本世纪末的空间规划提案。将研制成大型运载工具 H-2代替现在的 H-1;拟发射通信、广播、导航、海洋及陆地遥感、气象及环境观察卫星、天文卫星与行星际飞行器等78颗飞行器。其中有14颗重2200磅的卫星,2颗重2650磅的卫星,一个重3080磅的飞船.9个重4410磅的空间飞行器。  相似文献   

20.
展望21世纪中国空间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到下世纪初的目标是逐步建成几个急需的、长期稳定运行的应用卫星系统:通信广播,环境资源勘测,减灾,微重力资源,小卫星等;优先发展卫星的有效载荷技术和公用平台技术,加强卫星应用研究,重视预研和基础技术开发,加深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也将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