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空隧道——壁垒下的迷途李万成人们设想了意念能、平行世界,历数了灵魂转世、特异功能、世纪预言,并且也到博大精深的易经里面寻求启迪,把那八卦图腾联网到数学王国和宇宙时空。总之,人们用一切旁敲侧击之法试图叩开飞碟现象的秘密之门。时空隧道这一概念衍生于相对...  相似文献   

2.
正霍金认为,虫洞的重要作用在于连接时空隧道。如果把时空比喻为苹果,虫洞就是连接苹果表面上两个点的洞穴,这个洞穴对应的是连结时空中相异两点的捷径。从一个洞穴到另一个洞穴,如果沿苹果表面走就比较远,而走苹果里面的隧道就比较近。宇宙中的虫洞就好像这个隧道。假定存在虫洞,我们有可能穿越虫洞去别的宇宙旅行吗?科学家认为有这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地球上的生命进行了长期而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人类已经走出地球。人类的信息已经跨越太阳系进入宇宙深处,而外星生物或者其信息进入地球的可能性也正在被人类关注和解读。有关的研究被不同学者命名为外星生物学、空间生物学、太空生物学、天体生物学、宇宙生物学、外星胚种学等等,这表明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学研究范围确实有必要重新界定。但上述生物学新学科的命名,笔者认为都不够准确。有鉴于此,笔者建议生物学的总称采用宇宙时空生物学,其主要分支学科包括地球生物学、地外生物学、生命起源与分布学和生命星际迁徙学。  相似文献   

4.
从时空观的角度来看,宇宙是人类关于时空存在范围的极限概念。在牛顿力学时代,人们以为时空是绝对静止的,宇宙作为星系运动的框架也应该是始终不变的。爱因斯坦虽然在相对论中提出了时空的可变性,但连他本人也没有意识到宇宙作为时空存在的极限形式,其实也是具有可变性的。  相似文献   

5.
飞往太空,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从古至今一直是整个人类的梦想。自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太空飞行虽然变得不那么稀罕了,但有机会进入太空的人并不多。在太空中,人类如何生活,不仅科学家,就连普通人都会很感兴趣。当人处在太空中时,会有许多物理变化。由于失重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0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评选出2010年十大太空探索发现,包括“适居行星”、“怪异极光”、“最大满月”、“预测时间尽头”、“黑洞内可能存在宇宙”以及“宇宙之外可能存在未知结构”在内的发现纷纷榜上有名,其中的“黑洞内可能存在宇宙”问鼎2010年最大太空发现宝座。  相似文献   

7.
读者园地     
今天,《太空探索》杂志更名已整整一年了,在此我们要衷心感谢那些热心的新老读者,正是由于你们的关心与支持,《太空探索》杂志才能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宣传中国航天、普及航天知识、探索宇宙奥秘”是我们的办刊宗旨,“视点”带给你国际航天的最新动态;“太空新航线”告诉你航天界的奇闻轶事;“中国航天”让你了解中国航天的历史与现状;“宇航博士”教你掌握更多的航天知识;“探索时空”带你进入浩瀚的宇宙;“星空夜话”与你分享星空的美丽与神奇……  相似文献   

8.
有关时间旅行的思考谭学斌古往今来,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使无数人为之神往。按中国古代的说法,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宇宙就是时空,对宇宙的探索也就是对时空的追寻。正如先民们将时空合称为宇宙,近现代亦有许多人将时间与三维空间相合,将时间作为第四维而合称为四维时...  相似文献   

9.
吕哲 《飞碟探索》2002,(3):35-36
20世纪50年代,当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各种航天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为征服自然而欢呼雀跃,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总有一天,那些完成了历史使命而因为无法回收被废弃在太空中的航天器,会变成致命的太空垃圾,从而给人类自己带来难以想像的麻烦。现在,各种太空垃圾不仅威胁到了在太空飞行的卫星,而且已危及地球上的居民,人类再也不能对这类垃圾熟视无睹了。事实上,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也分布着一些自然生成的“宇宙碎屑”。它们大多是彗星和流星的残骸或者是宇宙尘埃的聚合物,它们是自然界生成的太空垃圾。而我们所谓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0.
李元 《太空探索》2007,(1):60-61
在太空探索的伟大事业中,太空美术是一首首赞美诗,一幅幅风光画。它显示宇宙的壮丽,它颂扬太空的辉煌。它用艺术的手法去描绘人类在太空探索征程中的技术与成就。太空美术(SPACEART)就是太空探索的美术。我国著名艺术家、科普美术家、我国太空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的老友沈左尧教授对太空美术的特色有精辟的论述:“太空美术使广漠无垠、变化万端的宇宙浓缩于尺幅之中,画面有的恢弘雄壮、绚丽夺目;有的宁静恬幽、寓意深远;有的形态诡异、摄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面对画卷,觉宇宙之无穷、时间之永恒。太空美术作品既给人以丰富的科学知…  相似文献   

11.
太空画是诗。诗言志,太空画是太空美术家向往太空、向往宇宙航行的心声;诗有宽广而深刻的寓意,太空画表现的是高深的科学原理和超前的尖端技术。  相似文献   

12.
时空隧道的发生,使得关于时空隧道的话题成为热点,各种各样的观点,也就应运而生。 有一篇文章直截了当地这样写道:“时空隧道使我们联想到许多:外星人的到访、时间和年代的转换、我们与异度空间的交流之门……”  相似文献   

13.
王朋 《太空探索》2006,(8):36-41
航天测控网宇宙浩瀚无垠,无数神秘深蕴其中。自古至今人类都在探索其奥妙。从地球进入太空,从太空中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家园、利用太空资源为我们人类服务、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手段就是航天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飞行。事隔  相似文献   

14.
在经过维修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各项功能不仅恢复正常,而且有所提高,目前它又正常工作了3年。在接受了第五次的维修后,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了更多新的照片,获得了更多的观测数据。负责哈勃太空望远镜项目的一名科学家表示,事实上,一些观测数据已经产生了与最早时期宇宙有关的惊人结果,不过这些观测资料至今还未公布。  相似文献   

15.
空间扫描2     
小夏 《国际太空》2005,(2):13-13
美军将研制近太空侦察飞行器,宇宙神-5将于2006年再发射1颗侦察卫星2004年12月。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在最近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中指出,三个在可见宇宙边缘的人们熟悉的星系并非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完全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由欧洲庞大太空望远镜系统摄取的这三个射电源的最新的图像显示,这些星系中藏匿着黑洞。 这三个星系最早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 (HDF)于 1996年发现的。通过对宇宙中一块好像是一臂的距离以外的沙子大小的、看起来空洞无物的空间目不转睛地观察, HDF小组的天文学家们发现了隐藏在宇宙中星系的令人惊异的多样性,这些星系的寿命为从宇宙形成到现在时间的一半多。天文学家马…  相似文献   

17.
正观宇宙之浩瀚,方知人类之渺小。无限宇宙,无限奥妙,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梦想。中国古人曾提出"盖天说"和"浑天说",汉代学者张衡也曾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无限宇宙概念。飞向宇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了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太空的环境的特殊性,人类在太空中的生活终究和在地面上有很大的差别。曾幻想,假如有一天地球没有了引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的飞翔。那么现实中没有重力的太空生活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8.
正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作为NASA的四大空间望远镜之一,于2003年8月25日发射升空,以观测天体红外波段的方式研究充满无限未知的宇宙,是人类送入太空的最大的红外望远镜。2020年1月30日,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正式"退役"。它在太空中工作的16年间,拍摄了大量惊为天人的图像,揭示了红外宇宙的美丽景象。斯皮策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天体物理学家莱曼·斯皮策。他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把望远镜放入太空以消除地球大气层遮蔽效应的建议,曾直接造就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03,(5):47-47
2003年1月,美国航宇局用德尔它Ⅱ型运载火箭,将“冰星”和“宇宙星际热质增计”两颗卫星送土太空。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的火星旅行首先要经过太空,然后到达火星表面,最后又通过太空返回地球。在火星旅行的整个来回过程中,航天员要经受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的“考验”,但其中主要是失重、低重力、火星大气和宇宙辐射。因为这四种因素对航天员的危害最大,因此需要很好地研究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