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受油机的类型、尺寸、吨位、受油形式、机群组成以及受油体制等因素对加油机会形成一定约束作者在分析各种约束的基础上,揭示了受油机对加油机发展的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空中加油机作战效能评估问题,构建了空中加油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空中加油机的作战效能指标数据进行挖掘,利用信息熵概念求得各指标属性的重要度,并归一化处理为各效能指标的权重系数,克服了传统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主观性;然后,建立了基于理性解法的空中加油机作战效能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对几种现役典型的空中加油机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并得到了计算结果,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简介了空中加油方式及加油点布局形式,对加油机机翼尾涡面的空间位置、加油机的下洗和侧洗流场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油机尾涡流场对受油机干扰影响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飞机采用固定式空中受油装置后,可能引起飞机飞行过程中的振动,严重时危及飞机的飞行安全。本文通过受油装置固有频率的计算和地面振动试验确定其频率特性,利用激波和旋涡共振理论,对受油装置的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某型飞机的试飞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经过飞行试验证明分析结果是正确的,本文提出的计算分析方法对分析飞机圆形、椭圆形突出物的振动问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空中加受油时,加油机尾流场会对受油机产生复杂的流动干扰。采用基于Navier-Stokes(N-S)方程的CFD方法分析加油机尾流场,并对加油机、受油机之间的气动干扰进行一体化模拟研究;系统地分析加油机不同迎角及双机不同高度差、不同侧向距离、不同前后位置时,受油机的纵向、横航向气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典型状态下,加油机迎角增大,对受油机的气动干扰增强;高度差越大,对受油机气动干扰越小;侧向距离越大,对受油机气动干扰先增加后减小;前后距离对受油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空中加油技术对提高航空兵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世界上装备空中加油机的国家有30个.21世纪以来,空中加油机在战争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近年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中,空中加油无不显示其重大作用.而加装空中受油系统的高级教练机一方面可以用于空中受油的训练以节约先进战斗机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弥补教练机航程... 相似文献
8.
9.
10.
从阐述受油飞机收放式受油插头装置机构正常运转功能可靠性原理出发,进而对收放式受油插头装置收入状态放出启动可靠性和放出状态收入启动可靠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给出了可靠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舰艇编队作战效能分析方法中存在的对数据利用不充分、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效能拟合方法。从最具有代表性的敏感性分析方法Sobol指数法入手,利用深度学习方法优越的特征学习能力,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构建了效能拟合网络,结合无监督预训练和有监督调优实现了网络训练和参数优化,构建出效能拟合模型。将产生的数据应用于效能分析模型并与完全数据条件下的效能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效能拟合模型对于不完全数据下的作战系统敏感性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13.
以给定冷却工质质量流速下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热流表征冷却能力,对影响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数值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发散冷却的冷却能力受冷却工质的吸热能力和冷却工质与固体骨架之间的换热能力共同制约。在小冷却工质质量流速下,发散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主要取决于冷却工质吸热能力,而随着冷却工质质量流速的增加,流固换热能力则逐渐成为决定冷却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而导致固体热导率和冷却工质比热容对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影响在不同冷却工质质量流速下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现代战争的体系化,战斗机性能的设计与优化开始结合具体作战任务,从作战效能的角度来分析.尤其是在概念设计阶段,基于作战仿真论证战斗机指标对整个设计过程和全寿命成本都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应用构造型仿真进行战技指标论证工作的方法论,并以AnyLogic软件为平台搭建了战斗机突防任务仿真框架,构建了突防战斗机与防空系统的Agent(智能体)行为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敏度分析。最后,提出了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独联体(CIS)适航相关条例要求,对新舟60飞机现有的单套机械硬式升降舵操纵系统进行了改进。将升降舵左右驾驶联动操纵,改进为卡滞情况下可以断开联动,左右驾驶员分别控制左右升降舵。针对改进情况,通过风洞试验,获得了无动力和带动力条件下单边升降舵卡滞的升降舵效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纵向操纵恢复飞行品质及适航条例符合性,为后续飞行试验验证及适航取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以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模型为基本框架,分析了攻击机作战效能性能指标,建立了攻击机编队攻击地面目标的战场想定,从实战角度提出了攻击机对地攻击的WSEIAC模型及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效能评估的基本过程并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为对地攻击飞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与综合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