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4年9月7日民航总局在京召开国际航空运输研讨会,会上国际合作司王荣华司长介绍了中国民航国际运输的现状,国际合作司国际处柳芳处长介绍了近两年与东盟、中美、中法、中英、中荷、中北欧、拉美、中澳、中新、中韩等新签的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和航权安排,运输司何锦日副司长介绍了第二天即将签署的香港航权谈判情况,最后民航总局杨国庆副局长就中国民航构筑航空枢纽和全球航线网络促进国际航空运输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作了总结发言。一、中国民航国际运输的现状截止2004年9月,中国已与93个国家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与3个国家草签了航空运输协…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第五届世界航空运输大会在蒙特利尔召开,通过了《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全球原则宣言》,同月,民航总局批准海南省进行开放航权试点。随着海南开放航权的实施,一股“天空开放”的热浪在各地泉涌。如何面对全球航空自由化的到来,接受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的洗礼,加快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发展进程。本文立足新疆谈一些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中秘签署新航空运输安排协议China and Peru Sign New Air TransportAgreement2005年12月12日,民用航空总局国际司司长王荣华与秘鲁共和国驻华大使LuisChang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京签署了关于修改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及扩大两国航空运输安排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该谅解备忘录,双方可指定多家空运企业,在3个中间点和3个以远点享有充分业务权。备忘录还增加了双方运力额度,并就空运企业间代号共享合作内容达成协议。中秘两国于2000年正式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建立了双边航空关系,但至今未通航。此次签署的中秘航空谅解备忘录,扩大了中秘双边航权…  相似文献   

4.
刘宇 《国际航空》2006,(4):24-26
在"十五"期间,中国民航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与2000年相比,中国民航2005年的旅客运输量翻了一番,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增长111.6%和89.2%.到2005年底,我国又与42个国家签署了新的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或航权安排.然而,本文的相关统计表明,目前中国民航与有竞争力的外航相比,在航班数量、通航城市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逆差.中国民航距离航空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正>从传统上讲,美国便有限制外资进入其基础设施领域的习惯,如广播电信、电力、核能量、船运等。在航空领域方面,美国在1944年芝加哥会议上即倡导以"天空开放"理念建立多边交换航权的自由化机制,1978年开始国内航空运输放松管制,1992年与荷兰签署第一个"天空开放"协定。美国以其强大的航空公司竞争实力作为后盾,准动着航空运输自由化,引领世界航空发展趋势。尽管如此,作为航空运输完全自由化的最后一个障碍——航空公司跨国投资限制,自1926年首次写入美国《商业航空法》以来,几经修改,至今仍然采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上航空自由化的推动和国内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权问题不仅在航空运输业界而且在国内各界,特别是公众媒体,受到相当重视。2004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议定书”的签订更是受到全世界媒体和有关人士的关注。航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航权解悟、航权开放、航权运用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6,(2):10-10,12,14
中蒙达成新的航权安排China and Mongolia Reach Agreementon Aviation Rights1月24至25日,中蒙两国航空当局在北京举行了新一轮双边航空会谈,就扩大航空运输安排、空中交通管制、航空事故调查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两国间新的航权安排达成了协议,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新的协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空》2007,(6):1
自2004年《中美航空运输协定》签署以来,中美航权问题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热点话题,而前不久在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中美航空运输当局签署的新航权协议,又一次引起广泛关注。新协议规定,在2007~2012年的5年内,中美双方在美国至中国东部地区的客运运力将逐步增加到70班/周,这相当于到2012年,每天从美国飞往中国的航班数量在今年的基础上将增加一倍,即美国的航空公司往返中美两国间的每日航班数将由目前的10班增至23班。同时,我国中部地区(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西)至美国的直达航空运输市场将完全开放。中国的航空公司也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这一市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民航按照积极、有序、渐进的原则,在逐步加大国内市场管制放松和国际市场开放力度方面,取得了被航空业内外和中国国内外所公认的成就。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是在中外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中航权管制政策的开放。在最近频繁举行的双边协定谈判过程中,中国承运人和大多数外旗航空公司都在第三和四航权方面获得了非常大的收获,而且在多个新协定的谈判中,第五航权的开放也已经成为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外航空公司第五航权使用情况的分析,借鉴周边国家航权开放的实例,阐述关于实现中国开放第五航权对行业内外的实际价值、以及如何通过…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6,(12):90-90
中国与荷兰扩大双边航空运输安排China and Holland Expand Bilateral Air Transport Arrangements11月8日,中荷两国民航当局在北京举行会谈,就进一步发展两国航空关系、扩大两国间航空运输安排达成协议,签署了《中荷两国民航当局关于航空运输安排的秘密谅解备忘录》。中荷两国政府于1996年签署了两国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目前中荷双方共有5家航空公司在7个中国城市和荷兰阿姆斯特丹间建立航班联系。客运方面,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每周飞7班阿姆斯特丹-北京、9班阿姆斯特丹-上海、2班阿姆斯特丹-成都;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每周经营7班广州-…  相似文献   

11.
民营奥凯航空公司的新型波音737飞机在2005年的早春伴着众人的关注飞上了蓝天。这是我国民航历史上诞生的首家民营航空运输企业。紧随其后,鹰联、春秋等民营航空公司的筹建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两家航空公司很有可能也将在年内拔地而起,飞上蓝天。在此之前的2003年,我国在海南首次进行开放第五航权的试点,随后,厦门、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相继在不同程度开放第五航权。2004年7月,《中美航空协定》签定,它使多家势力强大的美国航空公司得以登陆或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不仅如此,席卷世界的廉价航空潮也在开始冲击中国的“堤岸”,泰国亚…  相似文献   

12.
梁馨 《中国民用航空》2003,(9):22-22,24,2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航空运输的自由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对外航权的开放速度正在加快。5月22日,厦门、南京对新加坡航空公司开放少量第五航权。6月底,民航总局同意海南开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权,成为中国第一个开放部分航权的试点省份。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申请开放航权。为进一步了解民航在航权开放方面的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民航总局国际司司长王荣华。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6,(11):48-48
杨元元获航空安全终身成就奖;首次中国-东盟区域航空运输安捧会谈举行;民航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在武汉启动;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委员会成立;欧盟签署《欧美航空安全协定》;Ameco获得国内首份A320起落架大修订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航权开放是国际航空运输面临的大趋势,是各国参与国际航空运输竞争、拓展航空运输市场的必要手段。但是,航权开放也会对本国的航空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航权开放谈判中,如何能获得"双赢"结果,是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政府及行业     
民航总局给予海南开放航权最新优惠政策CAACOfferedNewPreferentialPolicyonTrafficRightOpeninginHainan2月23日,海南省开放航权优惠政策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这是自2003年3月24日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同意海南省作为航权开放试点省份后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会上海南省航权开放领导小组组长王欣、副组长冯鸣宣布了国家民航总局《关于对营运海南航线的外国航空公司扩大经营权问题的复函》和《海南省关于开放部分航权若干政策的规定》。国家民航总局的复函中明确了对海南省开放部分航权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允许外国航空公司经营的至海口和三…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1日,《中国民航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我国危险品航空运输从此有法可依。该部规章的发布对开放我国的危险品航空运输市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要做好这部规章的贯彻落实工作,还需要我们民航人的共同努力。在此介绍一下香港危险品航空运输的管理概况,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一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刘伟民 《中国民用航空》2003,(9):26-26,28,30
2003年,“开放航权”,成了中国民航界以及关心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人们的热门话题。 “航权”概念是历史的产物 “航权”是航空运输中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航会议,是历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双边航空运输协定自由化影响研究是对政策有效性评估的基本依据。研究试图解决在数据种类和时间长度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对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影响进行评估的问题。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中美双边航空运输市场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运输量值进行预测,然后与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实际运输量值比较,进而定量判断中美双边航空协定自由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9年和2004年两次修订的《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对中美航空运输业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9.
“天空开放”是美国全球航空运输自由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b界重要的航空市场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亚洲在美国航空运输政策制定者的眼中一直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一俟与12个欧洲国家签定“天空开放”的协定,美国即把目光投向亚洲。它在这一地区推行“天空开放”的策略是“先易后难,逐个击破”。据此,它首先选择的是那些与美国已经存在着比较自由的航空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台湾和香港。美国国务院和运输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官纷纷到访这些亚洲国家和地区,推销他们的“天空开放”主张,并且取…  相似文献   

20.
5月25日至27日,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航空运输市场开放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亚太地区各国政府及航空企业的代表济济一堂,就如何进一步开放这一地区的航空市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次会议是我国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后首次作为东道国承办的国际民航组织高级别研讨会。作为东道主,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在会议主题发言中表示,未来15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期,也是中国民航快速发展机遇期。中国民航将继续按照“积极、有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的力度,积极发展航空运输双边关系,不断扩大航权安排,拓展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重视发展航空运输多边关系,积极参与多种范围、多种形式的多边航空合作;加强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外国民航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这次会议的内容,本刊特别聘请会议代表之一的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刘伟民教授对这次会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