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汶川地震,如果我们事先有该地区连续的空间监测的热和电磁效应的图像,可能会有预报.发展中国的地震电磁卫星对地观测技术,将伫间手段与地基监洲相结合,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立体地震电磁监测系统,将明显增加地震前兆的信息量,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用日本卫星预报地震据美国《空间新闻》报道,去年6月,北京的遥感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在日本北部岛屿北海道的西南沿海有不寻常的温度升高。两周后,他们说,根据日本地球遥感卫星(JERS-1)的资料,预计一周内在该地区会出现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1993年...  相似文献   

3.
熊延龄 《国际太空》1990,(11):20-23
1.目的该计划是通过绕地球运行的地球观测卫星及配置在静止轨道上的数据中继卫星,对全球进行观测,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这一重大课题将延续到下个世纪。在对引起灾害的异常自然现象进行监视、预报及预测的同时,将进一步监视、把握全球范围内的灾害状况,其目的是把二次灾害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也就是说,利用人造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环境监测、灾害监测,以便保护地球,使人类安居乐业、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4.
地震电磁卫星任务规划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电磁卫星任务规划是支持卫星在轨业务运控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地震电磁卫星任务规划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地震电磁探测卫星任务规划的基本原则, 设计了地震电磁探测卫星任务规划系统架构, 分析了系统功能需求和规划处理流程, 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电磁卫星进行了原型实现.   相似文献   

5.
地震电磁卫星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震例表明, 地震与电离层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这为地震电磁卫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分析了各国地震电磁卫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对目前地震电磁卫星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建立多种类型、多种手段、多颗卫星组成的综合卫星星座观测是实现地震预报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空间科学探测,不仅对认识自然界,研究发生在近地空间、日地空间和行星际空间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大气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同人造卫星和其他航天器的研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在空间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空间环境。例如,地球附近的辐射带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质子和电子),尤其是伴随着太阳耀斑爆发而喷射出的强大的太阳质子流,对于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的材料、元器件、仪器设备以及宇航员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高空地磁场与航天器内通有电流的导线和铁磁材料等相互作用,会改变航天器的姿态;高空的稀薄大气是直接影响人造卫星运行轨道和寿命的主要因素;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紫外辐射、X射线等对航天器的表面材料和器件,如温控涂层、太阳电池和光学镜头等性能有重要影响;高空大气电离层结构影响着无线电波的传播,因而也影响卫星通信的传播方式和通信性躲宇宙无线电噪声也会对空间通信的性能和效果产生影响;近地空间的微流星物质对航天器结构可能造成损害。因此,把空间科学探测仪器送到外层空间,对太空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直接观测,取得定量结果,作为航天器的设计依据,其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地震的"预兆"和"预测"" 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许多人在震惊之余不禁感到疑惑:地震局为何没有发出预报?这么大的地震会一点征兆也没有吗?一时间网上出现了众多质疑、指责、嘲笑地震局的声音,人们或者批评地震局玩忽职守忽视地震预兆,或者怀疑地震局为了社会稳定有意不发出预报.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地壳的应变结构,进一步了解地震的成因,美航宇局已在美国和太平洋地区部署了7个激光卫星跟踪站。据认为,地壳是由12大块坚硬的“板块”组成(见图)。这些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各板块边缘都是参差不齐,犬牙交错,而且经常不断的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当两块板块边缘的岩石卡在一起,应力超过其断裂强度时,地震就发生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几乎都是发生在板块交界之处,这些地方往往被称为“地震带”。科学家们根据历史的地质材料推断出,在这12大板块中,其中有些是静止或移动甚慢的,如非洲板块每年大约只移动1厘米;而另一些板块移动  相似文献   

9.
<正>1跨世纪争论催生的科学计划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强烈地震以其突发性、毁灭性和链生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影响,但地震预测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学术界围绕地震能否预报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困惑中的地震预报与巨大的地震灾难触动了关于地震预报方法论的思考。2003年2月18-19日,中国地震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等共同组织香山会议,正式启动地震卫星规划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地震多发于夜间之谜据国内外地震资料记载,地震大都是在夜间发生。为什么地震多发于夜间呢?大家知道,月球的引力可以引起海洋潮汐。其实,这种潮汐现象并不仅限于海水,固体地壳也同样可以发生“潮汐”,只是我们一般很难发现而已。但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发现,在月球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地震是危害性极强的灾害之一,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因此,如何进行地震预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监测地震的主要手段是地面台站观测,但受观测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国境边界、海洋、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建台比较困难,全球的观测台网密度很不均匀,存在许多监测空白区,且无法实现全天候、全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十分复杂的。天气预报之所以获得成功,是由于牢牢抓住了大气能量锋带的踪迹,摒弃了其它一些细节的纠缠。地震预报也必须牢牢抓住地震能量锋带的踪迹,摒弃一些细枝末节,才可以能达到预报目的。天气预报员每天都要关注着高空槽线和地面冷锋的动态,来做出每天的天气预报。由于高空槽线和地面冷锋是处于冷、暖湿气团的交界面上,沿交界面过渡带内具有较大水平温差。在气象学上,称之为"大气能量锋带",而大气能量锋带正是天气变化的制造  相似文献   

13.
1 地震电离层耦合震例及机理 □□地震是危害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之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54%左右.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的人数达260万,每年由地震灾害造成的平均死亡人数达8000~10000人,平均经济损失达几十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2月2日,张衡-1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由长征-2D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的张衡-1卫星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即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星。旨在建造全球电磁场和电离层监测平台,对我国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电离层多种物理量动态准实时监测,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能力。张衡-1卫星将尝试开展地震电磁信息分析研究,探索地震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为地震观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类就大气能延续寿命这一理论予以极大关注,这个觉醒主要源于对太空观测的结果,并改变了我们对大气整个环境的认识,使我们从认为大气本质上是一种无限的和平静的介质改变到认为大气是一个有限的和宝贵的资源。由于气候是一种全球范围的现象,因此,太空观测的根本目的是收集横跨整个纬度、季节和时间的资料,要完成这样的观测需采用大型的和精密的摄谱仪。这也只有在航天飞机产生的时代才能研究出先进的高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卫星无线测量双向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系统部件参量的选择。采用了随机和正交阵接合的优化方法,给出了系统数学模型,解决了离散变量的曲线和曲面拟合,及约束条件的处理。完成了三站微波中继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徐克 《飞碟探索》2001,(2):13-14
自从 1609年伽利略从望远镜中观测月球表面以来,许多天文学家和业余爱好者都曾目击到月面上闪光点的移动、雾状物的涌出、气体的喷发,以及火山口和在 50年间就改变得面目全非的月面地貌。这些现象与我们历来所认为的月球是一个真空的死寂世界,毫无相同之处。由于到目前为止,这些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缘何发生,还不能做出确切的判断,所以月球并没有成为广泛议论的话题。很多学者认为,在月面观测到的异常现象无论如何不能归于自然现象;而且即使是自然现象,那么也不应当在我们已知的月球自然条件下发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不是…  相似文献   

18.
UFO研究的主题   美国著名的 UFO否定论者菲利普·丁·克拉斯认为: UFO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任何证 明它是外星来客的痕迹和证据都是不存在的。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国内外众多的具有可 信人证的 UFO事件,发现从目击的形态特征以有无智能行为表现为准可划分出两类 UFO:某 种未知自然因素形成的无生命的不明光亮 (移动 )现象,如地震光、“鬼火”、等离子火球 等形成的 UFO;在被目击时表现出智能行为的 UFO,说明它们是智慧生物遥控或亲自驾驶的 飞行器,它们的行为特征用“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是绝对解释不了的。为了与第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我国1985年10月发射的国土资源调查卫星资料研究河北省潘家口水库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结合近年来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地壳应力实测资料,应用“密度平衡椭球体理论”探讨水库诱发地震问题。从而指出该区将可能发生不大于5级的地震,并提请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空间科学是以航天器为主要工作平台,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空间科学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探寻从宏观的天体到极端条件下原子与分子的基本规律,揭示客观世界的物质规律,是当今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沿。半个世纪以来,空间科学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领域,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