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镕基总理在刚刚结束的人大五次会议上要求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快中国民航的改革重组。刘剑锋局长在200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今年将全面推开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三大航空运输企业集团和三大服务保障企业的改革重组,研究制定民航行政和机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开始实施。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资产和业务的整合往往要比企业文化和员工思想的融合更容易一些,但恰恰是后者,对企业重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作用。中国民航重组时间紧、任务重,为了防止文化融合成为民航企业重组过程中的瓶颈,使重组遭遇困难和失败,必须重视企业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研究(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少成  郑兴  颜明池 《中国民用航空》2005,(7):10-10,12,14,16,18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四期连载《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研究》。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中国民航和世界民航发展现状及前景“、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发展环境分析(PEST分析);第二部分详细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第三部分根据前两部分的分析结论,提出增强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的措施;第四部分根据前三部分的论述,提出提高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7月21日,由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和民航企业管理研究基地(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联合组建的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市场研究中心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隆重挂牌。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小平、副总经理陈进和民航企业管理研究基地主任魏锦才、学术委员会主任田保华出席了挂牌仪式。中航商飞市场研究中心是中航商飞和“民航企业管理研究基地”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双方的共同磋商、共同筹建成立的。中航商飞市场研究中心主要依托“民航企业管理研究基地”在民航市场研究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实力,从国家重点型号工程——新…  相似文献   

4.
民航学院与中科院联手助推民航科技CAUC and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Set up Lab11月5日,“民航安全智能监控与识别联合实验室”签字和揭牌仪式在中国民航学院举行,该实验室由民航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成立。双方的成功合作对提升中国民航学院科研实力,参与并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培养高素质科研梯队,吸收外部先进的科研和管理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民航安全智能监控与识别联合实验室”是在国际民航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中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中国民航学院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经过充分协商和论证,依托中科院…  相似文献   

5.
1997年11月月-28日,中国民航协会、民航总局体改法规企管司和英国航空公司在京联合举办了为期3天的“民航企业经营管理国际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增进了中国民航各航空运输企业对国外航空企业、特别是英国航空公司经营管理情况的了解,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航空公司先进的经营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民航各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中国民航协会常务副会长柯德铭、英航快翼咨询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CurtEkstrom先生、民航总局体改法规司司长夏兴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民航各管理局、各航空公司、各机场有关领导及管理人员共月余人参加了研…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用航空》2006,(8):22-22
7月21日,由深圳航空公司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合作建立的中国民航企业管理研究基地深航分基地,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管理研究深圳试验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工程与信息技术深圳研究基地三大基地在深航揭牌。此举标志着我国民航院校与民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TheDesignofChineseAirlines'StrategicCostmanagementModel1998年民航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全行业亏损面之广、亏损额之大,不但使全体民航人大惊失色,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提出民航应“坚持安全第一、打好经济翻身仗”的明确要求。而在目前国内航空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下,增收已变得比较困难,于是民航的各层管理人员才纷纷把扭亏为盈的希望转向成本降低等管理举措上来。虽然是在尝到亏损的苦果后才意识到管理的重要,但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民航各层管理人员这种经营理念的转变仍然使人欣喜,让人们对中国民航的未来充满信…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强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创新中国民航现代人才新机制指明了方向。民航是高投入、高风险和技术密集且国际性强的行业,人才是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决定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民航全行业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民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航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创业型科技人才、高素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能否顺应民航战略机遇期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航学院喜庆50华诞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Celebrates Its 50th Anniversary 9月22日,位于渤海之滨的中国民航学院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来自四面八方的历届民航学子、各界嘉宾及教育部、民航总局、天津市的领导在这里共庆中国民航学院50华诞。 50年前,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中国民航学完的前身一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民航飞行、机务和运营管理人才的民用航空学校在渤海之滨的天津诞生了。刚刚从硝烟包火中走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宫兵和从香港“两航起义”归来的知识分子,承担起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培养人…  相似文献   

10.
王海 《民航管理》2022,(9):89-92
<正>中国民航教育培训在线(以下简称“民航教育在线”)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办、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共民航局党校、中国民航安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承办的行业在线教育平台。2016年1月18日民航教育在线平台建设项目获得民航局批准立项。民航教育在线的总体目标是“立足民航、面向基层、服务边远、覆盖全行业”,通过实施“互联网+”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