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用于小卫星的小型低成本半机动S波段地面站的性能极限。首先介绍空间新技术有限公司(SIL)地面站硬件和天线控制软件,然后计算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包括对低地球轨道、高椭圆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任务的性能。最后为卫星任务设计者或规划者提供一些实际极限,特别是各种卫星任务中小卫星配合小型地面站可达到的下行链路性能。  相似文献   

2.
小型低成本地面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用于小卫星的小型低成本半机动S波段地面站的性能极限。首先介绍空间新技术有限公司(SIL)地面站硬件和天线控制软件,然后计算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包括对低地球轨道、高椭圆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任务的性能。最后为卫星任务设计者或规划者提供一些实际极限,特别是各种卫星任务中小卫星配合小型地面站可达到的下行链路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目前对航天飞机计划中的通信和跟踪无线电线路所作的射频覆盖分析和性能评价工作。综合应用轨道、天线数据、地面站和航天飞机硬件特性以及射频线路数学模型,预测航天飞机的三个基本飞行段的射频线路性能——上升段、在轨段和返回段。结果表明早期设计有许多不足,需要重新配置地面站。目前,性能已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于净 《机场工程》2001,(4):33-35
本文对VSAT小型卫星地面站的建立过程、建立方法和设备选择等方面作了一定的介绍,对欲建立VSAT小型卫星地面站和从事VSAT小型卫星地面站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使小型科学卫星计划的总费用保持低水平,必须尽量降低地面站操作和支持费用。不仅要求操作和支持本身低费用,还要求地面站硬件以及与卫星任务有关的软件的开发也如此。Rutherford Appleton实验室(RAL)最近在IRAS和AMPTE国际卫星工程的经验已证明利用国家小型设施可以实现低费用目标。本文介绍了RAL的设施以及研究软/硬系统模块化、可靠性和少量高水平专业操作人员的不同关系而降低成本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地面站发展日趋综合复杂,为了减轻地面站操作员工作负荷,避免飞行事故发生,保证高效、安全地完成飞行任务,开展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方法研究十分重要.分析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特点;借鉴有人驾驶飞机人机工效评价力法,利用德尔菲法,明确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提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专家调查表的构架及其内容;并探索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方法.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可以满足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需求,可为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的设备时延包含在伪码测距的测量值之中,精确标定设备时延是提升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精度的关键。针对卫星双向时间比对中的设备时延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源零基线测量的设备时延标定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1套3.7m天线地面站和2套5m天线地面站并址安装,3套地面站同时进行卫星双向时间比对模式的观测,以此来标定3套地面站之间的设备时延相对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设备时延标定的精度达到亚ns量级,能有效减小设备时延对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精度的影响,对于多个地面站站间时间比对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无人机地面站软件升级缺乏标准,而地面站软件架构复杂、规模巨大,需要一套标准的软件升 级协议保证无人机地面站软件升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本文在深入研究ARINC 615A 数据加载协议的基础上, 根据地面站领域的实际情况,对ARINC 615A 协议进行了裁剪和适用性优化,设计了一套适合地面站领域的标 准软件升级协议,用于保证无人机地面站软件升级的标准、安全和高效。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地面站发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主要介绍了无人机地面站的发展,包括无人机地面站典型的配置、功能及其关键技术。并展望了未来无人机地面站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小型科学卫星的地面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小型科学卫星计划的总费用保持低水平,必须尽量降低地面站操作和支持费用。不仅要求操作和支持本身低费用,还要求地面站硬件以及与卫星任务有关的软件的开发也如此。Rutherford Appleton实验室(RAL)最近在IRAS和AMPTE国际卫星工程的经验已证明利用国家小型设施可以实现低费用目标。本文介绍了RAL的设施以及研究软/硬系统模块化、可靠性和少量高水平专业操作人员的不同关系而降低成本的各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BW-1是我国在JJ-6飞机基础上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变稳飞机。在这架试验机上首次采用了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电液伺服人感系统、数字式目标跟踪显示系统。机上装有完备的数据采集、记录和遥测发射系统。其中通过越限插件对飞机响应参数进行限制,并可自动切断变稳控制系统。地面站对整个飞行情况进行监视,其中16个参数(如高度、速度、角速度、杆力、过载等)中的任何一个超出预定值时,地面站会自动给飞行员发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外卫星测控地面站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国外地面站的维护也越来越频繁,本文通过对测控地面站的分析,试图找到一条提高国外地面站维护效率的途径,以降低对人力、物力的消耗。  相似文献   

13.
在紧缩军事、民用和商业航天预算的时代,需要一种解决多星控制的现成方法。适用于多种航天器的标准操作接口允许地面和航天器操作采取同一种手段。许多航天工程的一个共同趋势是使航天器和地面站自主化,从而减少操作人员。接口和控制系统公司(ICS)开发的“航天器控制语言”(SCL)系统为航天器操作提供了一种现成的手段。SCL系统提供了一种超描述接口,该接口对各航天工程都是标准的。它撇开航天器和地面站的硬件特性,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系统虽然机上没有人员,但是其安全使用需要机组人员在地面站进行操纵,以及维修保障人员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理,特别是无人机人员不在机上有着更为复杂的人系综合需求。通过本项研究给出了一套大型无人系统人系综合设计方法,重点是无人机飞行员和无人机系统的综合,该方法以无人机地面站的适航和空管要求作为基本输入,通过开展任务识别和功能分析确定任务要求、操作员工作、信息要求、控制要求,通过人系综合技术评估找到最优设计方法并为设计指南编制提供初步依据,开展任务分析确定任务瓶颈、完善设计指南并指导地面站设计,最后通过试验与评估验证人系综合要求设计的充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成果,设计了一种多模式无人机人机交互界面(HCI)系统。设计了多模人机交互的沉浸式显示、运动捕捉、眼动跟踪和语音识别等功能,并根据无人机地面站(GCS)运行的实际情况,完成硬件选型。整个系统可以提供多模式无人机交互的人因工程验证评估平台,支撑新型人机界面(HCI)设计开发,提供高逼真单兵无人机操作训练环境,支撑新型CGS地面操作者个性化训练。  相似文献   

16.
HowtoCarryoutADSTestwithHFDLinWesternChina四、采用HFDL进行ADS试验工程的技术方案1.试验工程建设目标根据HFDL应用原理,在合理选定地面站的数量和位置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可用频率,合理计划系统服务的飞机的数量,保证HFDL系统的可用性,将HFDL作为我国西部航路的辅助监视手段是完全可行的。西部地区,包括兰州、乌鲁木齐、成都和昆明高空管制区所覆盖的民航航路大多是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和天山山脉,以及塔克拉马干大沙漠,这些地区基本不具备建设VHF地面站和雷达站的可能性,而且存在很多HF话音通信的音…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地面站是飞行员操纵飞机、执行任务的重要场所,地面站操作界面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安全与使用效率,因此对操作界面的静态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估方案的实施以问卷调查形式展开,评估过程以召开专家评审会为起点,以界面评估问卷数据处理完成,形成界面人机工效评估数据分析报告为终点。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德尔菲专家咨询法、G1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对评估问卷设计、确认与数据处理工作,最终得出地面站静态操作界面人机工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识别出无人机地面站操作界面设计存在的工效问题,为界面迭代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与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相比于飞机系统,无人机地面站的系统设计,还欠缺相应的指导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无人机地面站设计过程中,参考借鉴飞机系统的设计标准与规范,来提高无人机地面站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是一种可行的设计思路.本文参考了ASAAC标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分层级的地面站系统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具有半双工数据链变形无人机地面操控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Windows平台下供外场使用的便携式变形无人机地面站一体化设计方法。采用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消息与内存共享机制,实现了变形无人机数据链从物理半双工到虚拟全双工的转换,完成了便携式变形无人机地面站的工程化。经外场试飞验证,该地面站在虚拟全双工模式下数据指令最短发送周期能够达到20ms,其性能已经达到物理全双工系统的指标,为今后研制开发低成本、小型化的无人机一体化地面站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架具有自主返回模块和增稳模块的模型直升机。该直升机硬件电路以C8051F020单片机作为机载部分控制器,使用MEMS陀螺仪和MEMS~JI速度计测量姿态信息,运用无线收发模块实现和地面站的通信。文章介绍了模型直升机系统的软件流程和实现,用系统辨识法分通道建立了直升机模型,设计了直升机的增稳控制模块。设计的模型直升机可完成悬停、返回、着陆等简单的自主飞行任务,为后续舰载小型模型直升机自主起降开发与验证平台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