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学锋  樊丁 《推进技术》2006,27(4):339-344
1引言航空发动机加力过程控制通常分为接通加力和断开加力两个不同的过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1,2]。然而,航空发动机的加力过程参数变化剧烈,将对发动机控制系统产生很大的扰动,严重时会造成发动机喘振、超温以及超转。另一方面,发动机的加力过程是一个大偏离且具有较强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2.
在面向对象的发动机性能仿真平台基础上,建立了1个通用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利用此仿真平台,构建了某涡扇发动机的高压转速阶跃控制系统,整定了全包线内PID控制器参数,并模拟发动机超温、超压、超转状态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高压转子阶跃响应能在保证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转的前提下,达到了调节时间小于1 s,超调量小于5%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COTS 器件使用风险和管理现状进行说明,对国内外电子器件管理要求的分析和研究,提出 了针对COTS 器件管理的适航要求建议,期望能达成限制机载设备中COTS 器件使用的风险,提升机载设备可 靠性及民用飞机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航空发动机现有可靠性评估方法进行优化改进,并以某型国产军用发动机为例进行使用可靠性评估。改进后的评估方法采用两种常用参数估计法,分别对薄弱系统故障数据进行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单参数指数分布、双参数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参数估计,随后采用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及线性化处理并结合matlab编程进行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5.
以气流温度测量原理为基础,简述了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方法,分析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现场校准的基础上,通过在校台用航空发动机上安装精密抽气式热电偶组, 对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进行在线校准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无失效数据下航空轴承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某型航空轴承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无失效问题,在对轴承寿命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多层Bayes法,研究了无失效可靠性试验中的试验分组问题,发现分组数在6~9之间选择时评估效果相对较好,且航空轴承的寿命越长分组数可以越少.其次,分析了多层Bayes法和E-Bayes法的原理和计算过程,通过Monte Carlo仿真,以最佳分组数为基础,发现两种方法的估计结果相差不大,但从可靠度角度综合来看,E-Bayes法相对较优.最后讨论了超先验分布中参数c的选值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相对较适合于航空轴承无失效数据分析时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7.
引入主成分、相关系数矩阵、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等概念,得出影响航空发动机性能的各个主成分,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估方法对发动机性能进行评估。与单参数性能评估方法相比,多参数性能综合评估方法更加客观有效,在对发动机进行性能评估时大大减少了出错的概率,并指出航空发动机多参数性能综合评估在工程应用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樊丁  吴琪华 《航空学报》1990,11(2):93-97
 <正> 1.概述 通常对航空发起动过程的要求是:起动迅速,不发生熄火、超温、喘振等现象。在航空发动机使用液压机械式控制器时,为了保证起动过程的顺利完成,一般都设置了自动起动器,但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大气条件对起动过程的影响,这种自动起动器常因不能对起动供油量及的进行自动修正,而导致发动机起动失败。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空发动机台架试验中空气流量测试不确定度的评定问题,使用GUM法进行评估.计算结果揭示了测量不确定度大小与空气流量的关系,确定了流量管合适的工作范围.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了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大小主要受压力测量精度的影响,而流量管尺寸以及进口总温的测量精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盘腔瞬态壁温动态预测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递归预测模型。通过时序数据多维重构的方法建立训练样本,强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时滞性”的预测能力,分析了模型固有超参数和由多维重构引入抽样控制参数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采用简化的典型盘腔壁面换热模型结合公开的试验历程转速数据,构建了供模型训练和测试的瞬态壁温数据样本,以递归调用模型的方式完成了对测试样本时序数据的预测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的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的平均相对预测偏差由3.0%降低至0.45%,有效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为航空发动机盘腔瞬态壁温异常监控及超温排故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预判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气流温度测量原理为基础,简述了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方法,分析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现场校准的基础上,通过在校台用航空发动机上安装精密抽气式热电偶组,对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进行在线校准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在飞行试验中考核航空发动机的性能特性时,发动机进口的大气总温和总压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参数,需要在进气道出口加装总温总压测头。为了确保测头的结构强度能够满足要求,同时不造成大的总压损失和进气畸变,需要对测头装机的强度及气动性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测头的强度校核和模态分析以及测头对发动机进气道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评估两个方面。通过以上分析确保了测头装机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能指标,推进了航空发动机试飞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后续航空发动机型号中测头的设计和使用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某航空发动机使用中出现多级涡轮叶片和放气活门随动杆断裂故障,通过现场勘查、断口分析、金相检查和机理分析等手段,确定各断裂件的断裂模式,最终确认放气活门随动杆疲劳断裂是导致涡轮部件超温断裂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的发展以及航空设备研制能力的逐步提高,主机所加设备供应商的供应链模式能够快速培育我国的民用航空设计水平,提升各次级设备供应商参与国际民用航空装备市场竞技的能力。机载民用航空装备的研制不仅考察装备提供者的技术实现水平,而且更关注其对于适航要求的符合性设计。当前机载电子设备的研制越来越多使用复杂电子可编程器件进行开发,而其测试验证的不可穷尽性使得适航当局对机载复杂电子器件的适航审定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论述航空仪表在近代电子技术成就的推动下正进行着重大的变革。新型的航空仪表中,无论是原始参数的测量,或者信号转换与信患处理,或者数据的显示与输出,各个环节中均日益广泛地采用新型的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技术。像数字式大气数据中心仪和综合电子显示仪表的发展,标志着航空仪表技术已进入电子化的新阶段。尤其是近几年来以微处理机为中心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与应用,正在推动航空仪表向着更新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测试平台,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得到涡扇发动机部件、传感器及执行机构典型故障数据,经过参数换算、趋势监测、异常检测等过程进行故障诊断,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实现故障隔离.利用故障诊断测试平台中的评估指标准则对诊断算法性能做出定量评估,采用遗传算法对虚警率、漏报率和Kappa系数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极限评估的目的在于评价元器件极限能力是否满足宇航应用条件对电子元器件的高可靠性要求。根据航空元器件应用验证可靠性验证要求,分析了航空装备应用场景极限评估技术需求,航空国产处理器关键参数及特点,给出了处理器元器件级和板卡级极限评估试验条件,总结了航空国产处理器应用验证极限评估实施方法,为航空国产处理器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飞阶段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试验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将基于2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小子样零故障寿命试验方法用于航空发动机等高可靠性航空武器装备设计定型试飞阶段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评估以及可靠性专项试飞/地面试验设计,通过计算给出可靠性评估及试验设计系数用表;同时采用Matlab对航空发动机历史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对应的形状参数;在此基础上,以某航空发动机为例对该方法工程应用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性,可用于解决试飞阶段航空发动机等高可靠性产品可靠性评估及试验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9.
航空电子产品金属外表面防护通常采用防腐蚀涂层进行防护,对其耐蚀性评价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刻画耐蚀性的多个参数进行加权分析,提出使用综合评分系统对涂层耐蚀性进行ρ综合评估,避免单因素评分方法无法综合评分的缺点。  相似文献   

20.
连续纤维增韧的碳化硅复合材料火焰筒是航空发动机重要的热端部件之一,对其进行热冲击性能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为了考察陶瓷基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连接性能及火焰筒本体特征部位的抗热疲劳性能,采用扣锁式壁面温度测试方法和基 于材料热响应试验制定的热冲击时域循环,对连续纤维增韧的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试件进行燃气热冲击性 能研究。试验中,通过准稳定壁温获取试验得到了火焰筒试验件准定常状态时外壁面温度参数;按照加速试车原则确定了热冲击 时域循环参数;参照航空发动机100次起降对应的燃烧室经历的热载荷,以100次时域循环作为火焰筒试件试验评估的最终循环 次。试验结果表明:经100次热冲击循环后,试件考核部位表现出较好的连接性和抗热疲劳性能,为连续纤维增韧的碳化硅复合 材料制备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工程优选和设计优化提供了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