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一、概述民用飞机的适航性通常是指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应具备的各种品质都符合飞行安全标准的要求。它通常包括飞机的初始适航性和持续适航性两个方面。初始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和每个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与适航当局规定的适航标准和规范的符合性;而持续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在取得适航批准投入使用之后,其运行的固有安全性与适航当局批准的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的符合性。因此,航空器的适  相似文献   

2.
张华  孔维 《航空工程进展》2017,8(3):359-366
在当今的军机研制过程中,军方借鉴民机的适航管理方式力推适航性审查,以确保飞机的安全性水平.如何贯彻适航要求、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设计深度融合成为飞机研制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飞机总体设计单位的角度,探究适航与安全的关系,对比适航工作与安全性工作的异同,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军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管理、设计和评估工作有机结合、高效开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建议.有效避免了适航工作和安全性设计工作的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情况的出现,可供军机承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系统适航与安全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人机系统安全性需求,首先根据载人航空器适航审定规范及安全性评估依据,表明由于无人机系统的特殊性造成直接应用现有安全性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具有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无人机系统适航安全性评估的几点改进:①考虑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和综合保障设备,扩大安全性评估边界进行无人机系统级的功能危险分析;②考虑无人机系统“人机分离”特点,需要对无人机系统失效状态的严重程度进行重新分级和定义;③考虑无人机系统本身受起飞质量的影响很大,强调必须根据无人机系统分类对地面撞击和空中碰撞两个关键事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改进从无人机系统本身特点出发,通过给定的目标安全水平进一步确保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启动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飞机电源系统必须满足CCAR25(FAR25)适航规章要求[1].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源系统适航性设计与验证时,由于缺少系统性的指导材料,对如何充分表明适航条款的符合性思路和方法不清晰,尤其对一些新的要求如复杂系统设计、电气互联系统(EWIS)设计、安全性评估等在系统设计验证时缺乏经验.本文通过对电源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技术总结,以及对相关适航条款要求的技术分析,提出电源系统适航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专题研究方向,供相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梳理国家适航法规要求、适航管理机制、民机研制过程、适航审定过程的基础上,对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过程相关适航工作要求开展分析,明确了民机起落架系统随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和适航合格审定一起批准(随机适航)过程中的适航工作目标和主要适航工作内容,并对起落架系统持续适航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随机适航工作虽然属于航空器适航取证工作的组成部分,但起落架系统研制单位仍承担其产品适航性的“第一责任”,研究内容对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单位开展项目策划和研制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综合模块化航电是未来民机发展趋势。IMA系统硬件架构复杂,需要健壮的软件系统支撑,必须予以充分的理论研究,评估系统安全风险以满足适航取证要求。结合系统安全性分析理论和基本方法,本文重点讨论了在IMA研究和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以期为型号研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7.
梳理了当前我国轻型运动飞机适航取证政策要求,以固定翼轻型运动飞机为例,分析梳理轻型运动飞机取证适航管理要求、适航性技术要求,从审定基础、设计保证体系构建、适航性设计和符合性验证、符合性验证试飞、制造符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固定翼轻型运动飞机取证需注意的问题,为固定翼轻型运动飞机研制单位适航取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人航空器系统在军事、民用领域快速发展,但适航理论研究发展缓慢,这带来了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风险,也限制了无人航空器系统行业的发展。对无人航空器的适航理论及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引入舆情因子和区域因子,提出一种改进的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地面碰撞模型。该模型能够综合反映安全、舆论以及区域特殊性对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的影响,可以为其适航管理提供依据,也能作为无人航空器系统行业适航申请的参照。该模型的提出有助于加快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研究基础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适航指令管理(AIRWORTHINESS DIRECTIVE)对于航空公司来讲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航空公司如果能够严格执行适航指令的相关要求,在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持续适航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世界各国无人机适航性条例概况,对比分析美国、英国、北约等国适航性条例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讨无人机飞行品质验证过程中综合应用适航条例、电传飞机飞行品质的适用性,指出我国无人机飞行品质研究方向,考虑安全性、任务性、系统性方面的要求,以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的无人机飞行品质设计验证要求,并提出了构建飞行品质框架和规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用飞机结冰研究相关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结冰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冰研究对分析民机安全性、适航性等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飞机结冰形成机理以及对飞行特性的影响,描述了按结冰部件、结冰物理过程和几何形状的结冰分类形式,介绍了结冰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分析了与结冰相关的应用研究,包括防/除冰方法和适航验证技术,最后对飞机结冰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驾驶舱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以下简称HMI)是连接飞行员和飞机的重要桥梁,人机界面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飞机的使用效率及运行安全。以民用飞机为例,分析研究了在飞机的设计过程中驾驶舱领域的人机界面设计评估相关问题和理论,并结合实际,建立了人机界面评价指标,提出了以适航规章为基础的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估方法。该方法有助于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评估验证活动,可提高评估效率,促进设计更为合理的符合适航规章和使用需求的驾驶舱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13.
飞机适航管理是以民用航空器为对象的强制性、法规性和技术性飞行安全管理。简述美、欧等世界航空大国飞机适航管理及适航规章;研究美国NASA在飞机适航领域开展的气动研究工作;探讨我国国家空气动力试验机构服务于适航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涡轮噪声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噪声源,其噪声评估对飞机适航取证非常重要.为解决涡轮噪声适航性评估难的问题,将NASA涡轮噪声预测方法和中国航空发动机噪声适航标准相结合,利用Matlab GUI软件设计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噪声适航性评估平台.该平台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视化显示等优点.通过将预测结果与涡轮静态测试噪声数据进行对比以及软件对包括涡轮转速、涡轮叶片数和涡轮直径对涡轮噪声适航性影响分析功能展示,验证了所设计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飞机的防冰除冰能力对飞机在恶劣天气下的飞行安全有重要影响,是适航审定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运输类飞机防冰除冰系统有关适航标准、相关技术性文件、咨询通报及运输类飞机防冰除冰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的研究,介绍了CCAR25R4(草案)中对飞机不同部件、系统的除冰防冰要求,适航性验证时对大气结冰环境参数的要求;并对几类常规的飞机防冰系统试验进行综述,对大飞机防冰除冰系统的适航取证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常类航空器包括正常类飞机和正常类旋翼航空器,是通用航空产业的主要机型,发动机进气系统是此类航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优劣关系到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在适航审定中需要重点加以关注。为了全面研究正常类航空器进气条款的适航符合性,对正常类飞机及正常类旋翼航空器的适航标准、符合性验证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某型农林飞机及某型直升机的适航审定案例开展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类飞机及正常类旋翼航空器进气条款均采用说明性文件及飞行试验来表明符合性;说明性文件需要对进气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组成等进行介绍,在具体型号中,此部分内容可以单独给出,也可以包含在动力系统设计说明文件之中;飞行试验验证不必单独开展,一般可与动力装置工作特性检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比不同型号的审定案例,给出了正常类航空器进气条款的符合性验证方法与思路,可为后续同类型号的研制与适航审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特性与铝合金金属材料特性的区别、不同材料机体飞机损伤容限设计理念的差异,以及不同材料机体在后续运行环境中的表现,参照CCAR-121-R5附件J《航空器的持续适航与安全改进》及相应的咨询通告(AC)中对结构持续适航管理的要求,归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机体飞机在持续适航管理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民用飞机最小风险炸弹位置(LRBL)是航空运营面对炸弹爆炸恐怖袭击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对民用飞机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内民用飞机LRBL工作缺乏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的现状,以AC25.795 6为指导,以满足FAR 25.795(c)(1)中有关LRBL的适航要求为目标,首次对LRBL的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该工作,一方面明确了LRBL周围设备的系统安全性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增强LRBL相关系统安全性分析工作在型号设计中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爆炸物在LRBL发生爆炸对飞机结构的安全性影响分析,得出了LRBL周围结构设计的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该研究建立了面向FAR25.795(c)(1)的LRBL适航符合性验证体系,为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适航性提供了更为详实、可操作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民用飞机制造商作为适航的第一责任人,对飞机的安全性负直接责任。根据适航规章,制造商不仅要以有效的设计保证手段,设计.制造出符合适航要求的航空器,并向适航当局表明其规章符合性,还被要求能够及时收集航空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或多发故障,根据需要编发技术服务通告,提出改装方案。确保交付给用户的航空器始终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以固定翼轻型运动飞机为例,在分析其适航取证必须满足电气系统(尤其是电气负载和电源容量)相关适航性技术要求基础上,研究总结了电气负载和电源容量的分析方法、流程及需要关注的问题,以表明电气负载和电源容量相关适航性技术要求的符合性,为固定翼轻型运动飞机适航取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