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电子技术》2009,40(2):53-53
本刊为与航空有关的综合性电子技术季刊。主要刊登国内外航空电子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综合评论、信息动态等方面的文章,也欢迎军转民和军民两用技术、理论探讨和实际经验总结等文章。稿件基本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2.
《航空电子技术》2010,41(2):53-53
<正>本刊为与航空有关的综合性电子技术季刊。主要刊登国内外航空电子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综合评论、信息动态等方面的文章,也欢迎军转民和军民两用技术、理论探讨和实际经验总结等文章。  相似文献   

3.
《航空电子技术》2014,45(4):55-55
<正>本刊为与航空有关的综合性电子技术季刊。主要刊登国内外航空电子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综合评论、信息动态等方面的文章,也欢迎军转民和军民两用技术、理论探讨和实际经验总结等文章。稿件基本要求如下:(1)稿件请勿涉及保密内容,投稿时请出具本单位保密部门证明,文责自负。  相似文献   

4.
《航空电子技术》2014,(2):55-56
<正>本刊为与航空有关的综合性电子技术季刊。主要刊登国内外航空电子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综合评论、信息动态等方面的文章,也欢迎军转民和军民两用技术、理论探讨和实际经验总结等文章。稿件基本要求如下:(1)稿件请勿涉及保密内容,投稿时请出具本单位保密部门证明,文责自负。(2)稿件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据准  相似文献   

5.
《航空电子技术》2007,38(1):54-54
本刊为与航空有关的综合性电子技术季刊。主要刊登国内外航空电子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综合评论、信息动态等方面的文章,也欢迎军转民和军民两用技术,理论探讨和实际经验总结等文章。稿件基本要求: (1)文章请勿涉及保密内容,必要时请出具本单位保密部门证明,文责自负。(2)文章应做到主题明确,选材精当,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顺畅。尽量减少常识性科普内容,科技论文和综述文章以8000字为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为与航空有关的综合性电子技术季刊。主要刊登国内外航空电子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综合评论、信息动态等方面的文章,也欢迎军转民和军民两用技术、理论探讨和实际经验总结等文章。本刊虽不收版面费,但对稿件有以下基本要求:(1)稿件请勿涉及保密内容,投稿时请出具本单位保密部门证明原件,文责自负。(2)稿件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密,方法新颖,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顺畅、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述了航空技术与航空武器的相互关系;介绍了飞机、武器、传感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先进技术对实战的作用及意义,以及技术发展对现代空中作战的一些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航空构件成形与连接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围绕航空发动机、大飞机、高空高速无人机、高级教练机等飞行器开展关键构件成形与连接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和成套装备的开发、应用。实验室充分利用学校在航空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围绕航空产业急需的关键航空制造技术开展研究,以突破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瓶颈、建设一流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航空制造先进焊接技术、航空构件精密成形技术、高效高精密加工技术和航空构件增材制造技术等领域建立创新平台,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研发高精尖装备,并以项目为牵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航空工业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的永恒驱动力,是航空发动机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源泉。航空发动机 创新模式对航空发动机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先进创新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在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和产品研 发中引入多元思维、第一性原理、技术进步S 形曲线、颠覆性创新等理论或方法,从认知边界、创新领域、创新强度等三个维度探索 跨界、跨域、跨越(简称“三跨”)创新模式,以期为航空发动机创新发展提供科学实用的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一、本刊欢迎作者撰写下列内容稿件:民用航空方针政策研究,现代化管理和体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国内外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的运营与管理;国内外飞机、发动机、设备、空管、航行保障系统及机场建设、设备等航空新技术的进展。包括学术探讨、技术及管理及分析研究、述评、动态报导等各类文章。二、来稿请用方格稿纸书写,字迹清楚,标点符号占格。一般文章不超过5000字,简讯不超过500  相似文献   

11.
读来读往     
<正>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制造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航空制造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制造方式转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期中,专稿由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魏小红讲述了航空发动机水平脉动总装生产线规划研究;封面文章中,张立武研究员与大家分享钛合金精密热成形技术在航空航天的应用进展。同时,本期还设置了数控加工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等专题,从不角度阐述了目前航空制造中的先进技术……本期责编贾静宇  相似文献   

12.
一、科研基地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1. 研究内容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研究基地以民航学院为依托单位,将从以下三方面对航空地面特种设备进行研究:⑴ 应用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主要解决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科研中的相关理论与试验问题,进行理论与试验的技术积累。建立实用的理论与试验技术平台。为研发不同功能的航空地面特种设备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包括:·自动化技术在航空地面特种设备中的应用研究;·系统仿真技术在航空地面特种模拟设备及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典型液压系统在航空地面特种设备中的应用研究;·典型机械结构在…  相似文献   

13.
稿约     
一、本刊欢迎作者撰写下列内容稿件:民用航空方针政策研究;现代化管理和体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国内外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的运营与管理;国内外飞机、发动机、设备、空管、航行保障系统及机场建设、设备等航空新技术的进展。包括学术探讨、技术及管理及分析研究、述评、动态报导等各类文章。二、来稿请用方格稿纸书写,字迹清楚,标点符  相似文献   

14.
<正>电气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技术在测控过程中的应用,掌握航空航天等领域基本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具有本专业方向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能在航空、航天,民航或国民经济相关领域从事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试验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航空概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与检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测控电路设计、航空发动机基础、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虚拟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飞机噪声控制技术历史发展演化过程的总结分析,研究了民用航空发动机气动与声学一体化设计的目标、方法、流程、理论模型和发展趋势等。基于对航空发动机气动设计过程的分析,给出了航空发动机气动与声学一体化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分别从“发动机总体热力循环设计”“发动机部件通流设计”“发动机部件三维详细设计”等三个流程,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声学设计理论和技术国内外的发展情况,详细论述了发动机气动声学设计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分析了目前航空发动机声学设计理论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并以具体发动机设计实例分析了不同设计阶段航空发动机的气动与声学一体化设计方法思想。  相似文献   

16.
电气化飞机电力系统智能化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莉  戴泽华  杨善水  毛玲  严仰光 《航空学报》2019,40(2):522405-522405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推动了绿色航空的发展,飞机电气化是绿色航空的主要实现手段,已经成为航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飞机电气化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电气化飞机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先进飞机电力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指出了飞机电力系统综合化、智能化的发展特点。在分析飞机电力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文章初步提出了电气化飞机电力系统智能化设计平台的理论框架、功能和特点,分析了支撑电力系统智能化设计平台的关键技术,指出了航空智能化设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展望了飞机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的未来发展和概念.指出未来飞机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面临的挑战将是安全、成本、效率和环境影响.并介绍了未来飞机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将要采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飞行器制造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工程素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航空制造技术,能在飞行器制造领域从事飞行器制造工艺制定、零部件加工、装配、工装设备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造工程和飞行器制造等基本理论,掌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等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航空器和反导体系的发展,均离不开新的技术支撑。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被航空发达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基础领域之一。文章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改善气动性能和推进效能、等离子体材料处理与表面强化以及磁流体动力与等离子体点火助燃等方面,阐述了这一新技术诱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航空发动机汇集各领域高精尖技术,是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综合体现。复杂结构与恶劣服役环境致使其故障频发,发动机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技术成为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撑。由于振动类故障是航空发动机的主要故障模式,本文从整机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系统研制与应用、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3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航空发动机振动类故障诊断技术进行梳理、剖析,具体包括动力学分析、信号处理及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分析航空发动机振动类故障诊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归纳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