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阿里安空间公司经理比高遣责美国麦道公司,在最近几次国际卫星发射报价中低于正常商业价格。生产德尔它火箭的麦道公司在近两年内三次击败了阿里安空间公司,获得了发射印尼“统一B4”卫星(4500万美元)、德国第三颗国内通信卫星-3(4600万美元)和两颗南朝鲜卫星(9200万美元)的合同。比高认为,麦道公司给印尼提供非常低的价格主要考虑其是第三世  相似文献   

2.
美国麦道公司最近为韩国电气通信事业公司发射两颗通信卫星。该公司通过与其它4家竞争,最后中标,于1993年5月底签订了正式合同。这两颗卫星分别定于1995年4月与10月发射。届时韩国将具有本国的第一个卫星通信系统。这两颗取名朝鲜卫星1号与朝鲜卫星2号的通信卫星可向整个朝鲜  相似文献   

3.
南朝鲜也参加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为第44个成员国。它目前有1800艘商船航行在三大洋上。其余43个成员国的3700多艘的船只现在都利用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卫星,两颗美国海事卫星,一颗欧空局海事卫星,以及国际通信卫星—5上的专用转发器。到1988年才发射自己的第二代国际海事卫星。  相似文献   

4.
1984年5月5日法刊《航空与宇宙》发表了国际通信卫星总经理里查德 R·科里诺和副总经理金内·德格南联合撰写的《在前进道路上的国际通信卫星二十年》一文。现择译如下:从1965年4月6日发射国际通信卫星第一代“晨鸟”,至1986年将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Ⅵ为止,共有六代卫星,其中国际通信卫星-Ⅵ还派生出国际通信卫星-ⅥA,而国际通信卫星-Ⅴ也有 A 和 B 两个派生卫  相似文献   

5.
1991年7月16日阿里安火箭发射了欧洲地球资源卫星-1,其上还搭载了4颗小卫星。今后,该火箭还将搭载发射下述小卫星。 1.南朝鲜的实验中继卫星“Kitsat”它是南朝鲜的第1颗小卫星,采用英国提供的Uosat平台,并由英国帮助培训南朝鲜技术人员。南朝鲜将制造、发射两颗这样的小卫星,每颗卫星重50公斤,其中第1颗将于1992年7月搭载在阿里安-4火箭上发射,该火箭的主要载荷是美  相似文献   

6.
南朝鲜科技部促进委员会的一个所属组织提出,南朝鲜要在九十年代初用自己的火箭发射卫星,包括通信卫星、观测卫星、气象卫星、遥测卫星等。该组织将在今年春季提出一项有关南朝鲜1985—1996年空间政策的计划。它还提议在1985年底成立一个由政府投资的空间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7.
小光 《国际太空》2009,(5):35-35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2009年4月5日报道,朝鲜于当地时间5日11:20在位于咸镜北道花台郡的东海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光明星-2试验通信卫星。报道称,该卫星由朝鲜自行研制的银河-2三级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9min2s后进入高490km/1426km、倾角40.6°的椭圆轨道,轨道运行周期为104min12s。不过,俄罗斯和美国均表示,未发现在轨运行的朝鲜卫星。  相似文献   

8.
1980年12月4日美国联邦通信局又批准了八家公司制造和发射二十颗新的国内通信卫星。发射时间是从1981到1985年中期为止。这20颗新的国内通信卫星的制造费、发射费以及地面站兴建费总达二十亿美元。例如,1980年11月15日美航宇局为三家公司联合集资向休斯公司订购的三颗“卫星商业系统”卫星的制造费、发射费和为三家公司屋顶用的一百座小型接收站费、总计约为四亿美元。仅这一个国内通信卫星系统就占整个费用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将于1983年2月发射第一颗实用型同步轨道通信卫星(CS-2a)。该卫星先在美国完成了装配和试验之后,干12月17日运到发射基地——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这是世界上首次应用亚毫米波段通信的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目前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该卫星已于2月4日发射入轨——编者)。日本的国内通信卫星只有1977年12月用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的中等容量试验通信卫星。随着通信容量需求的不断增加,日本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邮政省打算研制一颗大型多波束通信卫星。1987年开始由国内自行设计。共有两颗定名为“超型通信卫星” (SuperBC),预计用H2火箭分别在1991年和1994年发射,供商用通信。“超型卫星”重两吨,可与美国私营国内通信卫星媲美。另外,引人注目的是,在日本将研制一颗大型通信卫星的同时,日本私营C.Itoh  相似文献   

11.
日本已经发射了三代国内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这几代卫星尽管国产化程度不高,离不开美国一些航宇公司的合作,但是提高了日本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的制造技术。日本拟在1995~1997年第四代国内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上实现完全国产化,这一时期也正是日本H2火箭投入实用和开始载人飞行的时期。日本政府要求今后对国内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实行商业化,由用户承担研制费和运营费,尽量减少国家补贴。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3年世界通信卫星发射统计,世界各国共进行28次发射,共计发射45颗通信卫星,其中有1次发射失败,成功发射44颗。世界通信卫星发射次数占航天器总发射次数的34.1%,通信卫星发射数量占航天器总发射数量的21%。2013年,世界通信卫星的计划发射次数和发射数量均超过2012年。  相似文献   

13.
正3月9日,"阿里安"5ECA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单独发射了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欧洲通信卫星"西65A通信卫星。这是"阿里安"5火箭连续第二次以单星发射方式发射静地轨道商业通信卫星,1月底"阿里安"5单星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国际通信卫星"29e。"欧洲通信卫星"西65A原定今年下半年发射。由于难以找到届时可一同发射的另一卫星,欧洲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4.
东亚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但通信能力明显不足。为满足该地区通信的需求,南朝鲜、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决定发展卫星通信,今后几年内将耗资8.8亿美元建立商用卫星通信网,以减少它们对国际通信卫星的依赖性,并与日本、中国、香港和印尼在卫星通信服务项目和价格上展开竞争。南朝鲜电信局不久将宣布其第一个价值4亿美元的通信卫星的主承包商。投标承建两颗通信卫星的厂家有美国休斯公司、美国洛拉尔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亚太地区在未来5年之内将发射多颗卫星:1994年初,奥卜克斯2号(Orbx-2)将被发射升空;同年,马来西亚比纳林昂公司将一颗通信卫星送入轨道;1995年,亚洲2号和南朝鲜的商业卫星也将相继被送入太空。奥卜克斯2号卫星是全球第一个私营卫星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卜克斯卫星系统是一个由4颗卫星组成、覆盖面积遍及全球的卫星体系。为了营建这个卫星体系,美国阿尔法·莱雷康姆公司投入了多达5亿美元的资金。在1988年,该公司已先期将“泛美卫星”送入太空;这  相似文献   

16.
航天简讯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想购买中国长征火箭 1991年12月11日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在华盛顿召开了一年一度的理事会,代表121个成员国批准与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协商发射一颗国际通信卫星合同。除了阿里安空间公司外,国际通信卫星组织需要第二家供应者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A(两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言人称:“我们的兴趣应使发射供应者多样化。”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在1992年1月同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开始协商,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一颗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7.
陆征 《国际太空》2015,(2):42-49
<正>截止2014年底,世界各国通信卫星一共发射29次,共计升空52颗通信卫星(其中1次发射失败,损失1颗卫星),占总发射次数的31.9%。世界通信卫星发射数量占航天器发射数量的17.8%,低于2013年的21%。目前在轨运行的通信卫星有652颗。1美国2014年,美国共发射7次通信卫星,共计有13颗通信卫星升空,其中民商用通信卫星11颗,军用通信卫星2颗。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轨道通信公司"一箭六星"发射了"轨道通信卫星"(Orbcomm),壮大了其低轨通信卫星网。而直播电视-1 4  相似文献   

18.
巴西空间研究院(INPE)想利用参与两颗斯帕航空航天公司(Spar公司)通信卫星和4颗巴西卫星的发射所获得的经验,作为九十年代发射自己的通信卫星的技术基础。作为Spar公司和巴西通信卫星公司总合同的一部分,巴西空间局正在坎波斯总部接受加拿大Spar公司培训通信卫星的发射和操作技能。Spar公司预定于1985年2月和8月为巴西通信卫星公司各发射一颗通信  相似文献   

19.
现将日本1980年7月《火箭新闻》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宇宙活动月报》有关卫星连续发射失败的报道,综合整理如下: 日本1978年初首次用N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静止实验技术卫星,之后便积极准备继续用N火箭发射重130公斤的静止实验通信卫星1和2,进而掌握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技术及跟踪技术,以期在八十年代中期拥有自己发射国内通信卫星的能力。但遗憾的是,事与愿违,1979年12月用N火箭发射的“菖蒲-1”实验通信卫  相似文献   

20.
印尼通信公司总经理卡丘克·苏达里雅托1991年1月24日说,印尼想发射一颗新的通信卫星,以解决迅速增加的国内和区域需要的服务业务。这颗新的通信卫星名为“统-b4”,实际上是第三代“统一卫星”的第一颗,计划于1995年发射,现要提前到1992年或1993年初发射。这将改变印尼在一个时期内在轨道上只保持2颗卫星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