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园地     
《航天员》2009,(3):78-78
读者业信 尊敬的编辑:您好!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来看我的来信!第一次看到《航天员》这本杂志.就深深为它的内容所吸引。透过它,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更是看到了我们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信心和努力。  相似文献   

2.
“我想让大家看到,我们‘80后’是敢于迎接挑战的一代。”这是即将在太空闪亮登场的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衣橱     
航天员在太空穿什么衣服,这是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通常借助媒体看到的航天员大都是穿着一整套的航天服。其实,航天服并不是直接贴在航天员身上而与航天员身体亲密接触,除了大家直接能从照片上看到的航天员所穿的航天服以外,还有更多的航天服装,由这些服装共同组成的“航天员衣橱”也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13,(5):76-76
亲爱的《航天员》编辑部: 你们好! 在翻阅今年第二期《航天员》杂志时,看到了你们向广大读者约稿,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顿时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阅读贵刊的感想与你们分享。但我又犹豫了,作为一名从未向刊物投过稿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稿件是否能达到这样一本严谨、专业的杂志的标准而被采纳。而内心想一吐心声的冲动,终于在这炎炎夏日里驱使我提笔。  相似文献   

5.
姚爱英 《航天》2011,(7):13-13
“尊敬的航天员叔叔,我们是嘉兴市阳光小学的学生。我们想问一下,给我们写信的德米特里·康德拉吉耶夫航天员叔叔现在还在国际空间站吗?他现在好吗?,他什么时候还能给我们写信?”“尤里叔叔和马克西姆叔叔!你们是我们的偶像!你们什么时候也能来嘉兴,来我们阳光小学做客!”  相似文献   

6.
正嗨,大家好。我是神舟十一号的航天员秋丰白玉。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从没听说过我的名字?还问我为什么发射的时候只看到两位航天员的飒爽英姿,没看到我?因为那时候我正躺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29厂的哥哥姐姐们为我特制的太空屋里睡觉呢。哦,忘了告诉你了,我不是人类,我是一条蚕。这次"天神交会"任务中,两位航天员要在天宫二号这个太空之家中生活30天,还要完成很多科研试验任务,其中一项任务离开我可是没法完成哦。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4,(1):74-74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崭新的2014年,《航天员》再次与您相见。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里对我们的关注和厚爱,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8.
欧空局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将于2014年12月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她的首次太空值守任务。自2009年5月正式成为欧空局的一名航天员以来,克里斯托弗雷蒂一直在世界各航天机构进行培训和训练。我刊曾在2012年第五期刊登了她于2012年初在俄罗斯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写的一篇博文,时隔一年半,我们再次通过她写的一篇有关空间站消防演习的博文,进一步了解这位即将飞天的女航天员的近期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钱航 《航天员》2013,(5):62-63
每当人们提起航天员,都会认为它是一份神圣而光荣的职业。然而,要成为一名航天员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下面有一个机会,让我们走近航天员,和他们一起进行航天员训练,切身体验这份艰辛,并锻造自我健壮的身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航天员训练能够顺利、安全和有效,绝大部分的训练科目航天员教员必须先进行亲身体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之后,再对航天员进行训练。2005年11月20日上午,为帮助航天员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海上救生训练,我参加了海上3级海况下的自主出舱体验训练。  相似文献   

11.
孙奶奶: 您好! 罗格回来之后,便一直在这样称呼您,觉得特别亲切。因此,我也想这样称呼您。在此我特别感谢您及航天员体验营赠送给我的那一整套装备,使我感到自豪和欢欣,谢谢!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07,(2)
当长征火箭烈焰腾起,你是否感受到了大地在震撼?当中国航天员微笑着走出返回舱时,你是否有些感动需要诉之笔端?载人航天科幻小说,正是一个任你时空穿梭、纵横宇宙,挥洒激情的天地!值此神七蓄势待发之际,《航天员》杂志特别推出首届“航天员”杯全国载人航天科幻小说有奖征文活动。本次征文不分职务高下,不论男女老少!我们期待您运笔挥毫,写出更多更好更具时代气息的载人航天科幻小说来。  相似文献   

13.
孙铭华 《航天员》2008,(5):65-67
在整个神七任务中,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直播画面中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航天员们的影子一样贴身跟随:发射场,最后离开航天员的是他们;着陆场,打开舱门,三位航天员见到的第一张面孔还是他们;发射前后航天员们处于三级隔离状态期间,能通行无阻的悉心照料航天员的仍然是他们;甚至在神七成功发射进入地球轨道之后,在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前与航天员们直播通话的,依旧是他们。这个享受"特殊待遇"的群体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医监医保医生们,被称为"航天员的健康守护神"。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13,(3):80-80
亲爱的《航天员》: 面对大众的赶时髦,你没有猎奇;面对媒体的从众,你没有跟风;面对多元化的视觉轰炸,你没有流俗。从你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多元化世界下的坚守者——《航天员》。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4,(5):78-78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读到了这本宝蓝色封页的期刊,就这样,此后的每一期我都会很认真的阅读、咀嚼。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想把自己对这份刊物的一些想法写下来。 航天员,一个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名字,一个我们渴望而又不可及的名字。自2005年以来,《航天员》杂志为我们对这些陌生而又渴望了解的名字一一解析、作答,为我们揭晓航天员荣光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英雄留言板     
《航天员》2007,(4)
克洛迪·艾妮蕾Claudie Haignere对《航天员》杂志的所有读者致以最良好的祝愿。梦想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出发吧!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14,(4):78-78
亲爱的《航天员》:你好!每次收到邮递员送来的《航天员》杂志时,我都非常激动,迫不及待的想立刻打开,一睹为快,看看一期《航天员》又会为我们“揭秘”哪些航天趣事啊!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2014,(3):47-49
《航天员》:当初,成为本国首位航天员,骄傲自豪的同时,是否感到有很大压力?谢赫:的确有压力,但是,我进行太空飞行之时并不是为了荣誉,我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更多人听到,自己可以带来一些改变,尤其是激励青少年,让他们好好学习,这是我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应欧洲航天员中心(EAC)邀请.中国航天员中心(ACC)一行6人到德国科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其中包括中国的两名航天员。EAC为代表团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课程和训练体验项目,使我方对欧洲航天员的训练有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对于中欧载人航天领域的未来合作,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特意采访了ACC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费俊龙。在采访中,他给我们讲述了欧洲航天员中心之行的见闻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北京之行     
金洋 《航天员》2008,(1):42-42
编辑手记:2007年12月1日,来自上海的6位中学生在北京航天城里受到了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热情招待,6位中学生当面提问中国首位"太空人",并深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中华航天博物馆,参观中国航天的"心脏"禁地。虽然整个行程仅仅36小时,孩子们却圆满带回了中国航天人解答的"太空问",并目睹长征系列火箭、中国航天员大本营、"嫦娥"卫星"中枢神经"等中国飞天"真家伙"。此次采访活动系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组织的"我问星空"上海市青少年航天科普系列活动三部曲之二。"嫦娥"一号发射时,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特别受邀.派出3人小组前往卫星发射现场,直击"嫦娥"飞天全过程。回沪后,制成40分钟的科普片,为上海中小学生送上一部激动人心的"我问星空"开幕大片。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将选拔20位上海"问天少年",撩开"我问星空"第三部的神秘面纱。届时,沪上少年将"举头望星空",朗声"问天",请距地400千米远的国际空间站航天员逐一解答疑问。"航天员俱乐部"栏目特此登出金洋和何晨琳两位小记者的采访文章,在看到以他们为代表的青少年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密切关注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当代青少年们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支持与鼓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