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航空业竞争加剧,可修理件资金占比较大的现状,探索通过航材共享降低可修理件保障成本的可行性。在对可修理航材备件特点及保障成本构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共享模式下备件保障需求产生机制,建立航材共享保障成本模型,并以自主供应为对照,采购单价为影响因素,保障率为约束,将两种备件供应策略下的最小保障成本做差,建立差值成本模型,用蒙特卡洛法对备件故障时间及维修周转时间进行模拟,通过案例分析采购单价变化对差值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差值成本与备件采购单价正相关,且机队规模扩大将增加差值成本增幅,即航材共享在备件采购单价较高,购买成本较大时,优势明显,而机队规模扩大将增加航材共享保障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2.
航材是保障飞机完好率、增进航空兵部队作战训练效能的重要军需物资,航材部门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备件,以保证部队对航材的需求,如何科学地确定采购航材的品种和数量是一个备件采购策略问题。首先分析备件保障流程中备件延误时间和订购数量的关系,然后从效费比的角度研究备件保障延误时间与备件成本的关系,最后提出基于平均备件保障延误时间成本的备件采购方案,并以美国B-1B飞机航材备件采购为例,对三种不同的采购策略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保障延误时间成本制定的航材备件采购方案是可行的,并优于其他两种采购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型直升机服役时间短、机型较新、备件采购周期长等特点,使用核近邻非参数回归对平稳型航材建立消耗预测模型。对比多种回归方法,证明基于非参数回归的航材消耗模型对区间预测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航材物流相关领域的可用技术,通过分析飞机维修企业航材计划采购流程中主要环节的自动化可行性,初步建立起一个通用的飞机维修企业航材计划采购自动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航材保障工程的初始航材推荐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材保障是航空公司成本控制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合理的航材保障水平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从而提高航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介绍了航材保障工程的重要意义,基于新机型初始运营的特殊需求,着重探讨了初始航材推荐清单编制的一般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编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用于指导航空公司初始航材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6.
根据当前中国航空公司航材采购送修业务需求,通过对业务需求和.NET规范体系架构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一个基于.NET平台、应用Web Services技术的航材采购送修系统的解决方案。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思想(RBAC),结合现代管理思想以解决航材采购送修过程中复杂的业务评估和繁重的日常业务等难题。  相似文献   

7.
试析航空公司航材管理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一再滑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上升很快。航空公司成本费用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航材费用。航材支出,不仅包括航材本身的价值,还包括航材占用资金本身的成本以及仓储费用和采购费用等,因此航材管理的经济效益对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了航材管理在航空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剖析了体现航材经济效益的几个方面,针对影响航材管理的因素,提出了建立科学的航材管理信息系统、全面的成本管理和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及目标定额管理等几个方面,以加强和改善航材管理,提高航材管理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航材作为装备保障的关键部件,其精确化保障在降低库存管理成本、优化资金分配、提高飞行安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为保障飞机正常起飞,增加航空公司运营收入,降低航材保障费用,针对飞机航材消耗样本小、变化大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航材消耗预测模型。以某国产民用飞机实际消耗数据为例,对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对小样本数据有很好的适应性,相比指数平滑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民用飞机缺乏合理、灵活的航材价格计算模型,而合适的航材销售费用分解结构模型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利润。本文综合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不同的维度对航材定价进行研究,阐述民用飞机航材成本费用的构成;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航材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国产民用飞机全寿命周期不同航材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销售费用分解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分解结构模型合理、有效,能够指导国产民用飞机型号航材定价分析,航材销售价格影响因素分析能够结合不同部门维度或工作维度对全寿命周期内的航材成本进行结构分解,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航材仓库保障工作具体情况,查找相关国军标规定,构建了航材仓库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隶属函数,进而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模型。结合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航材仓库保障效能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针对空战环境下出现的大量不确定信息,将影响图决策方法和多Agent系统理论引入到编队协同空战决策研究中,把编队看成一个多Agent系统,编队中的长机和僚机都看成是Agent,利用影响图对多Agent系统进行建模,实现了编队中长机、僚机在不确定空战环境下做出结果最佳的决策。仿真结果表明了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空中交通流仿真可用于分析空中交通流特性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揭示空中交通流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阐明空中交通现象及其机理。采用多智能体仿真工具NetLogo建立终端区进场交通流仿真模型,并实例化描述了工具在空中交通实验中的建模和实验过程。结果表明,基于智能体的仿真建模工具可用于空中交通仿真实验,较好地再现真实世界的交通流特性。NetLogo是一个方便实用的空中交通仿真建模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型客机APU舱传热过程和进行结构热分析,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APU舱温度场。采用商业CFD软件Fluent,选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S2S热辐射模型建立了APU舱内流动和传热数值计算模型,得到了流场、温度场和热流信息。APU舱中主要传热过程是辐射传热;APU防火罩和排气管隔热罩起到了热辐射遮热罩的作用;防火罩内的APU冷却空气对于降低防火罩温度有重要作用;排气管内的引射冷却空气有效降低了壁面温度。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在航路交汇点上的飞机排序问题。利用进化思想建立航路交汇点的数学模型,在遵循飞机尾流间隔要求的情况下,找到更合理的飞机通过航路交汇点的次序。算法采用特殊的进化算子和目标函数,以便能够满足空中交通管制实时性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排序效果好、效率高,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带支板的冲压燃烧室的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含组分守恒方程的质量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B-L代数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带支板引射器的模型燃烧室内部的流场结构,对比研究了燃料注入角度对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计算过程中,对方程中的对流项采用了空间为二阶精度的AUSMPW格式,对扩散项采用了二阶中心差分离散.研究结果表明,燃料有角度注入改善了燃料的混合性能,强化了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了发动机燃烧室的动量增量.此外,燃烧室的性能研究需考虑燃烧效率、总压损失及动量增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使仿真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以热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摆动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动态特性,将压缩机进、排气流道作为制冷系统的一个环节,建立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方法的探讨,并编制程序,实施动态仿真,得出动态过程表示在p-V图上,其研究思路为改进压缩机性能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飞机地面空调恒速送风所造成的客舱热舒适性和节能效果不佳的问题,运用CFD技术建立了Boeing737飞机客舱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室1∶1尺寸的Boeing737实验舱进行验证,证明所建立的CFD模型合理有效。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了飞机客舱内的风速场、温度场,根据采样点的风速和温度,分别得到不同送风速度下的客舱内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和PPD,通过高斯拟合得到地面空调送风速度与PPD平均值之间的曲线关系,求解得到了满足热舒适性要求的地面空调最佳送风速度,从而实现地面空调的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18.
李军  李军  钟志农  景宁  胡卫东 《航空学报》2013,34(7):1682-1697
利用空天资源的互补优势进行协同观测是对地观测领域的新趋势.为提高对地观测效益和多阶段观测任务的完成度,分析了空天资源协同观测任务规划问题中的观测资源异构性和多阶段观测任务分解方式的多样性.针对卫星和无人机的任务规划模型不一致的特点,建立了异构多智能体系统(MAS)多阶段协同任务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将问题求解分解为两个协商过程,并分别提出了基于市场模型的异构MAS多阶段协同任务规划算法和基于自适应“超级步”的资源Agent协同任务规划算法.最后,研究了该方法在空天资源联合观测中的应用情况,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空天资源对地观测协同任务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空管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对安全要求很高.为了提升空管系统防护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空管系统防护分析方法.基于防护性质的不同,将系统防护分为预防性防护、恢复性防护和事故减轻性防护,建立了空管系统防护模型.根据空管系统防护模型构建了空管系统防护本体,并自定义推理语句,实现空管系统防护分析的智能化.最后以乌伯林根空难为例详细说明了空管系统防护分析过程,并编写软件加以实现,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油气两相流流动数值研究及验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检验传统的单向耦合模型是否适用于轴承腔油气两相流流场计算,建立了双向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不同转速喷油后,两种模型腔内空气速度和湍动能的分布.并将双向耦合模型计算的数据与文献中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喷油后空气速度分布总体变化规律与单相空气流动相似,但各点处空气速度均明显下降,平均空气速度在转速为8000r/min时变化最快;油滴的运动与蒸发对空气速度和湍动能影响较大,尤其是腔室主流区域空气速度由于油滴的耦合作用将会下降10%~15%,所以油滴对空气场的作用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