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激光焊接过程中的等离子体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对激光束有屏蔽作用,降低了焊接熔深,甚至出现缺陷。本文在综述当前国内外激光等离子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叙述了激光焊接过程中几种物理参量对等离子体的影响及等离子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激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的基本假设;介绍了电子温度、密度光谱计算最常用的方法;同时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焊接等离子体光谱诊断的研究进展.旨在对激光焊接等离子体光谱诊断基本理论和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对开展激光焊接等离子体光谱试验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高功率激光焊接技术可实现高速、极小焊后变形的中厚板焊接,焊接接头质量良好,某些钢种的激光焊缝和热影响区表现出远优于常规焊接的冲击韧性,为激光焊接在重大装备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高功率激光焊接的优越性逐渐得到业内的认可,高功率激光焊接工艺必将在重大装备的中厚板焊接甚至厚板焊接中得到更为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YAG激光焊接钛合金TA15熔池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高速摄像,对YAG激光焊接钛合金TA15时的熔池特征以及动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熔池可以分为3部分:(a)金属蒸气/等离子体区,它是一个以1kHz以上频率波动的过程;(b)温度超过2 000K的液态熔池区域;(c)半固态熔池区域,这是熔池的主要部分,其温度虽有一定的梯度,但基本保持在熔点温度.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麦克风传感器、光电管传感器和电荷传感器对焊接过程中的等离子体进行检测,利用检测信号可以准确区分稳定深熔焊、稳定热导焊和模式不稳定激光焊接三种过程,提出了用等离子体信号对最佳熔深入焦量进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真空度条件下用低功率YAG激光焊接304不锈钢的情况.为证实真空度对等离子体的抑制作用.分别对不同真空度下能量输入以及焊接速度对焊缝熔深的影响做了系统的分析:对比了真空和大气中获得的焊缝表面宏观形貌.分别做了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和显微硬度测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激光深熔焊过程中焊接熔池流体流动的各种驱动力,分析了熔池流动热边界层和固液界面粘性边界层的作用,研究了激光小孔出口的等离子体焰流对熔池Marangoni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T型接头常见于大型构件的筋壁板,其加工方法和质量往往影响着整个结构件的性能。研制了十轴六联动双光束激光焊接机床,其中六轴联动控制单元实现了在三维激光焊接中对位置和姿态的控制,同时对T型接头两侧进行实时焊缝测量,实现了对双侧焊缝的跟踪与补偿。通过对试验件的焊接,验证了十轴六联动双光束激光焊接及其跟踪控制系统满足大型结构件三维T型接头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深对激光支持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工作过程的认识,本文对有无陶瓷隔离板和不同初始电压下的激光支持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放电伏安特性对比了放电特性参数和性能参数,然后利用结合窄带滤光镜的高速摄影技术揭示了性能差异背后的物理过程变化。结果表明,陶瓷隔离板可以有效避免放电电弧对工质的烧蚀,这可以抑制滞后烧蚀的产生,从而提高推力器的推进性能。对激光烧蚀产生的工质的电离和加速是在多次振荡放电过程中进行,而不像理想电流片模型那样只电离和加速一次。放电通道内工质的电离和加速效果最为显著的时间为放电的第2个半周期。随着初始电压的增加,单位放电能量产生的推进性能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然后继续增加。单位放电能量产生的推进性能在初始电压高于2050V后得到较大的提高,通过放电等离子体图像推测,这意味着附着等离子体电弧的存在对推力器性能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Gauss热源模型的BT20钛合金管口激光焊接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建立激光焊接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使用其APDL语言,对BT20钛合金管接头激光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有限元模拟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数值计算,讨论了激光焊接过程中采用瞬间空冷后,试件内应力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强调了激光直接制造金属零件材料体系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饶伟  王广宇  潘虎 《推进技术》2015,36(10):1567-1573
为了解决TDLAS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对发动机或激波管内流场测量时所遇到的偏振干扰问题,开展了传输激光偏振特性对TDLAS测量技术的影响研究。基于一个典型TDLAS工程应用系统的传播光路,推导了TDLAS工程测量系统中归一化出射光强随入射光波偏振角的变化关系式,利用这个关系式从理论上研究了由于入射光波偏振态扰动而引入的偏振噪声,利用实际工程测量中使用的发动机尾喷管搭建了实验验证系统,并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通过正入射方式或采用保偏光纤可以将幅度抖动范围在20%以上的偏正扰动有效地消除,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提出了抑制这种偏振噪声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脉冲激光测距机宽范围测距设计了一种具有时控增益的激光回波放大电路.该电路采用时控增益技术,解决了近距离测距虚警问题,兼顾了近距离测距和远距离测距,从而扩大了测距机测距范围和性能.  相似文献   

14.
The first experiments on hardening metals by laserpeening induced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in the sur-face of metals for improving their resistance to cracking,stress corrosion and fatigue took place more than 30years ago. However, only to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high-intensity pulse repetitive rate lasers, this methodstarts to compete to traditional peening, which use influ-ence of small metal balls.Laser peening uses pulses with high intensity 109 ̄1010 W/cm2 [1]. The laser energy abso…  相似文献   

15.
激光喷丸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激光冲击喷丸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零件上的应用,包括其原理、所用的喷丸系统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A feasibility study is presented of a laser altimeter conceived as an auxiliary device of an imaging camera to perform stereo pairs correction by high accuracy range measurements. System configuration is compliant to microsatellite constraints and is integrated to a high-resolution imaging sensor. System performanc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analytical models and computer codes and plots are presented to select key parameters allowing definition of a preliminary laser altimeter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先进焊接技术,激光焊接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特点,是已经得到大量应用的高能焊接方法。随着一些工艺难题被不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是典型薄壁结构,通过激光喷丸强化在叶缘引入残余压应力,是提高其抗异物撞击能力,延长疲劳寿命的有效途径。为解决双侧同步强化方法存在的材料层裂损伤风险的问题,提出薄壁结构双侧异步激光喷丸强化方法。试验研究发现:单侧薄壁激光喷丸试验中,光斑功率密度的改变会使薄壁结构相对于激光入射方向呈现"∧"或"∨"两种扭曲变形趋势;另一面采用同样参数进行激光喷丸后,扭曲变形会恢复;合理采用激光喷丸参数,双侧异步激光喷丸强化与同步强化相似,可以在两侧表面均得到残余压应力场,并且扭曲变形能满足形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反射率测量装置对几种激光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常用金属粉末和金属板材的激光吸收率进行间接测量。对比不同粒度、球形度金属粉末激光吸收率的大小;测量金属粉末和金属板材分别对1064nm红外激光和532nm绿光激光的吸收率大小。测量结果表明,粉末的球形度越好、粒径越大,粉末对激光吸收率越高;金属粉末和金属板材对1064nm激光的吸收率小于532nm激光的吸收率。测量结果可为这些金属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提供试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常浩  金星  叶继飞  周伟静 《推进技术》2013,34(10):1426-1431
为研究激光功率密度对纳秒激光烧蚀冲量耦合影响,建立了一个复杂的一维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模型。以空间碎片常见材料Al为例,用建立的物理模型数值计算了纳秒脉宽激光烧蚀产生的冲量随时间变化情况,数值结果和已有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数值计算表明:辐照的激光功率密度越高,发生等离子体屏蔽时间越早,等离子体屏蔽越明显,能量利用率越低;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逐渐增大,获得的冲量逐渐趋于稳定,冲量耦合系数降低,数值计算结果与Phipps的最优能量耦合规律一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